一种硅碳棒原料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7839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硅碳棒原料搅拌装置,属于搅拌装置技术领域。其主要针对现有装置搅拌效果不好的问题,提出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底板、侧板、搅拌缶、第一电机、转盘、升降板、搅拌罩和搅拌装置;底板上设置有两个平行的立柱,立柱上端设置有顶板,顶板中心设置有通孔;侧板设置有两个,两个侧板均设置在底板上且沿横向分布,侧板外侧设置有限位孔;搅拌缶横向两侧分别设置有轴头和连接轴,轴头贯穿一个侧板并与该侧板转动连接,连接轴与另一个侧板转动连接;第一电机设置在侧板上并与连接轴驱动连接;转盘设置在轴头横向一端,转盘内偏心处设置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用于将转盘固定在侧板上的弹性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时搅拌效果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时搅拌效果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时搅拌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碳棒原料搅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搅拌装置
,尤其是一种硅碳棒原料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硅碳棒是用高纯度绿色六方碳化硅为主要原料,按一定料比加工制坯,经2200℃高温硅化再结晶烧结而制成的棒状、管状非金属高温电热元件。氧化性气氛中正常使用温度可达1450℃,连续使用可达2000小时。硅碳棒原料以碳化硅为主、加入工业硅、碳粉,需要混合均匀,靠人工混合,往往混合不够均与,且费时费力。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15877711U的专利中公开的一种硅碳棒原料搅拌装置,包括机架、搅拌缶和可升降搅拌器;所述机架包含底板和顶板,底板和顶板之间设置有四根竖向的导柱;所述底板的左右两边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搅拌缶具有两个外耳轴,所述搅拌缶通过两根外耳轴架设在两根所述支撑柱上;四根所述导柱上设置有可沿导柱上下移动的所述可升降搅拌器。上述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节省人力等优点。
[0003]但是上述技术实际使用时,由于没有对搅拌缶设置固定机构,因此在搅拌罩与搅拌缶盖合的时候容易发生错位,导致搅拌罩无法精确盖在搅拌缶上;同时在搅拌的过程中,搅拌缶发生晃动会导致搅拌效果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搅拌效果好的硅碳棒原料搅拌装置。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硅碳棒原料搅拌装置,包括底板、侧板、搅拌缶、第一电机、转盘、升降板、搅拌罩和搅拌装置;
[0006]底板上设置有两个平行的立柱,立柱上端设置有顶板,顶板中心设置有通孔;侧板设置有两个,两个侧板均设置在底板上且沿横向分布,侧板外侧设置有限位孔;搅拌缶横向两侧分别设置有轴头和连接轴,轴头贯穿一个侧板并与该侧板转动连接,连接轴与另一个侧板转动连接;第一电机设置在侧板上并与连接轴驱动连接;转盘设置在轴头横向一端,转盘内偏心处设置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用于将转盘固定在侧板上的弹性组件;升降板滑动设置在两个立柱上;搅拌装置设置在升降板上,搅拌罩设置在升降装置底部,搅拌装置位于搅拌罩内,搅拌罩位于搅拌缶上方。
[0007]优选的,弹性组件包括移动块、限位柱和复位弹簧;移动块滑动设置在空腔内,移动块沿横向滑动;限位柱贯穿转盘内侧设置在移动块上,限位柱与转盘和侧板均滑动连接,限位柱位于限位孔内;复位弹簧设置在空腔内,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空腔内壁和移动块连接。
[0008]优选的,弹性组件还包括拨杆;空腔底部内壁上设置有侧口,拨杆贯穿侧口设置在移动块底部,拨杆与移动块滑动连接。
[0009]优选的,还包括电动推杆;电动推杆设置在顶板上,电动推杆伸缩端与顶板连接。
[0010]优选的,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器和第二电机;搅拌器转动设置在升降板底部,搅拌器位于搅拌罩内,第二电机设置在升降板上,第二电机与搅拌器驱动连接,第二电机位于通孔下方。
[0011]优选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型号均为KS

37GB3540。
[0012]优选的,还包括连接环;连接环设置在搅拌缶上端,连接环为圆台环结构,搅拌罩的内径和外径均大于连接环内径,均小于连接环外径。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4]本技术进行搅拌混料时,只需要启动电动推杆,电动推杆推动升降板下降,从而带动搅拌罩下降,进而带动搅拌罩罩在连接环的斜侧面上。然后工作人员启动第二电机即可驱动搅拌器转动,对物料进行搅拌,这个过程中会,搅拌缶不会发生转动,稳定性高。进行卸料时,工作人员向左拨动拨杆,将限位柱从限位孔内拔出,就能够通过启动第二电机来带动搅拌缶转动,进行卸料。整个过程中,搅拌缶不会发生晃动,搅拌效果好,稳定性高。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0016]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7]附图标记:1、底板;2、立柱;3、顶板;301、通孔;4、侧板;401、限位孔;5、搅拌缶;501、轴头;502、连接轴;6、第一电机;7、转盘;701、空腔;702、侧口;8、移动块;9、限位柱;10、复位弹簧;11、拨杆;12、升降板;13、电动推杆;14、搅拌器;15、第二电机;16、搅拌罩;17、连接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实施例一
[0019]如图1

2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硅碳棒原料搅拌装置,包括底板1、侧板4、搅拌缶5、第一电机6、转盘7、升降板12、电动推杆13、搅拌罩16和搅拌装置,其中:
[0020]底板1上设置有两个平行的立柱2,立柱2上端设置有顶板3,顶板3中心设置有通孔301;侧板4设置有两个,两个侧板4均设置在底板1上且沿横向分布,侧板4外侧设置有限位孔401;搅拌缶5横向两侧分别设置有轴头501和连接轴502,轴头501贯穿一个侧板4并与该侧板4转动连接,连接轴502与另一个侧板4转动连接;第一电机6设置在侧板4上并与连接轴502驱动连接;转盘7设置在轴头501横向一端,转盘7内偏心处设置有空腔701,空腔701内设置有用于将转盘7固定在侧板4上的弹性组件;升降板12滑动设置在两个立柱2上;搅拌装置设置在升降板12上,搅拌罩16设置在升降装置底部,搅拌装置位于搅拌罩16内,搅拌罩16位于搅拌缶5上方。
[0021]弹性组件包括移动块8、限位柱9、复位弹簧10和拨杆11;移动块8滑动设置在空腔701内,移动块8沿横向滑动;限位柱9贯穿转盘7内侧设置在移动块8上,限位柱9与转盘7和侧板4均滑动连接,限位柱9位于限位孔401内;复位弹簧10设置在空腔701内,复位弹簧10的两端分别与空腔701内壁和移动块8连接。空腔701底部内壁上设置有侧口702,拨杆11贯穿侧口702设置在移动块8底部,拨杆11与移动块8滑动连接。电动推杆13设置在顶板3上,电动推杆13伸缩端与顶板3连接。
[0022]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器14和第二电机15;搅拌器14转动设置在升降板12底部,搅拌器14位于搅拌罩16内,第二电机15设置在升降板12上,第二电机15与搅拌器14驱动连接,第二电机15位于通孔301下方。第一电机6和第二电机15的型号均为KS

37GB3540。
[0023]实施例二
[0024]如图1所示,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环17;连接环17设置在搅拌缶5上端,连接环17为圆台环结构,搅拌罩16的内径和外径均大于连接环17内径,均小于连接环17外径。
[0025]通过设置连接环17,保证搅拌罩16能够完全罩在连接环17的斜面上,进而保证搅拌罩16的准确性。
[0026]工作原理:本技术进行搅拌混料时,只需要启动电动推杆13,电动推杆13推动升降板12下降,从而带动搅拌罩16下降,进而带动搅拌罩16罩在连接环17的斜侧面上。然后工作人员启动第二电机15即可驱动搅拌器14转动,对物料进行搅拌,这个过程中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碳棒原料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侧板(4)、搅拌缶(5)、第一电机(6)、转盘(7)、升降板(12)、搅拌罩(16)和搅拌装置;底板(1)上设置有两个平行的立柱(2),立柱(2)上端设置有顶板(3),顶板(3)中心设置有通孔(301);侧板(4)设置有两个,两个侧板(4)均设置在底板(1)上且沿横向分布,侧板(4)外侧设置有限位孔(401);搅拌缶(5)横向两侧分别设置有轴头(501)和连接轴(502),轴头(501)贯穿一个侧板(4)并与该侧板(4)转动连接,连接轴(502)与另一个侧板(4)转动连接;第一电机(6)设置在侧板(4)上并与连接轴(502)驱动连接;转盘(7)设置在轴头(501)横向一端,转盘(7)内偏心处设置有空腔(701),空腔(701)内设置有用于将转盘(7)固定在侧板(4)上的弹性组件;升降板(12)滑动设置在两个立柱(2)上;搅拌装置设置在升降板(12)上,搅拌罩(16)设置在升降装置底部,搅拌装置位于搅拌罩(16)内,搅拌罩(16)位于搅拌缶(5)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碳棒原料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弹性组件包括移动块(8)、限位柱(9)和复位弹簧(10);移动块(8)滑动设置在空腔(701)内,移动块(8)沿横向滑动;限位柱(9)贯穿转盘(7)内侧设置在移动块(8)上,限位柱(9)与转盘(7)和侧板(4)均滑动连接,限位柱(9)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劭华赵强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群强电热元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