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南萍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热电力智能调控针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7789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6: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热电力智能调控针刀,涉及刀具技术领域,包括刀体以及与刀体连接的导线,所述导线上设置有束缚机构,所述束缚机构包括用于连接到医生手肘部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置有固接导线中部的固定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导线上设置能够与医生手肘部的固定的固定件,并且通过固定部使得导线与固定件相固定,从而使得导线受到拉拽的受力点作用与固定件上,而针刀与固定件之间的导线不会受到拉拽的影响,从而有利于避免刀体受到导线拉拽而导致穿刺偏斜等情况发生。致穿刺偏斜等情况发生。致穿刺偏斜等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热电力智能调控针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刀具
,具体为一种新型热电力智能调控针刀。

技术介绍

[0002]公知的,针灸指的是用特制的金属针体,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相应的操作手法以达到治病的目的,在针灸的基础上,根据柳百智

《论针刀》

中国针刀医学网中的文献所记载,“针刀是中西医结合的产物,是一种外形如针灸针,其尖端有刃的医疗器械,应用于临床闭合性手术治疗,”即针刀是在针灸针的基础上而改进的,针刀既具有针的穿刺的特点,由于其尖端具有一个小小的刀刃部,则也具有手术刀的特点;
[0003]此外根据杜杰、张松、郭鹏、王秀丽

《针刀疗法在软伤疾病中应用的界定与探讨》所记载,“凡是以针的理念经皮进入人体,在体内发挥刀的治疗作用的一种医疗器械,就叫针刀∶通过针和刀的双重作用,在"盲视"下对病变的软组织进行切割、铲剥、分等,离达到疏通经络,松解组织、调整平衡的闭合性、微创性治疗方法,叫针刀疗法。”[0004]根据林凌峰、梁燕萍

《电热针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观察》

中国针灸2005年10月第25卷第10期中所记载,“通过电热针治疗,体现了中医

寒者热之

的治疗原则,起到温经散寒除湿、活络止痛的作用,使病情得以缓解,治疗结果表明电热针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针刺,电热针的热辐射到达人体深部的病所。而魏秀丽、刘智权

《电热针治疗轻度髋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246.2、胡熙耀、穆敬平、程建明等

《电热针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246.2中公开的均是电热针在疼痛性疾病治疗中具有积极效果。
[0005]而在针刀的基础上,通过接入电流而使得针刀的刀体发热,使得针刀具有温针以及针刺的双重功效,从而构成一种新型热电力智能调控针刀,其发热原理与电热针基本相同,通过控制电流大小而控制针体温度,根据王超兰、潘虹、权娜娜等

《电热针的临床应用进展》

湖南中医杂志

第33卷第8期中记载;“电热针是根据电针的原理专利技术的一种能使针体发热,当破入机体的一定穴位后可治疗疾病的新的针刺治疗方法,具有温针和针刺之两重功效,它是在中医学的经络学说的和针灸的

淬刺

(火针)的理论基础上,结合现代学技术而改进的一种针刺方法,具有传统的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的优点,且具有针刺定量的优势”。
[0006]如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热电力智能调控针刀通过接入电源来进行电加热,现有方式是通过导线连接,现有方式的不足之处在于,在实际操作中导线的拖拽力容易影响医师的操作,例如在穿刺过程中针刀受到导线拉拽而导致穿刺偏斜等情况,对整个操作造成干扰,不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热电力智能调控针刀,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新型热电力智能调控针刀,包括刀体以及与刀体连接的导线,所述导线上设置有束缚机构,所述束缚机构包括用于连接到医生手肘部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置有固接导线中部的固定部。
[0010]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有与医生手肘部相缠绕的带体,所述带体的一端固定有能够对缠绕在医生手肘部的带体进行限位的锁扣件。
[0011]优选的,所述带体上开设有与锁扣件相适配的棘槽轨道,所述锁扣件为自动扣皮带扣,所述锁扣件包括有壳盖以及弹性铰接在壳盖上的卡片,所述卡片能够沿着棘槽轨道滑触棘卡,从而调节带体医生手肘部相缠绕的松紧度。
[0012]优选的,所述固定部包括有与锁扣件的壳盖相固定基座盒,所述导线固定贯穿于基座盒的盒体,所述位于基座盒的盒内空间的导线上固定有膨大块,从而使得导线在基座盒上无法抽动。
[0013]优选的,所述壳盖上弹性转动安装有与卡片相固定的轴杆,所述壳盖上安装有控制轴杆偏转范围的限位组件。
[0014]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转动安装于基座盒盒内的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盘体边沿开设有平面部,所述壳盖上开设有与基座盒的盒内相连通的连通口,所述连通口的内部贯穿有与轴杆相固定的档杆,所述档杆的杆体能够与平面部相接触。
[0015]优选的,所述导线包括接入导电线以及延出导电线,所述接入导电线与延出导电线之间通过安装于基座盒内部的接线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接线单元能够控制延出导电线的电流的通断。
[0016]优选的,所述接线单元包括有固定贯穿于基座盒盒体的插筒,所述插筒的伸出于基座盒外侧的筒口插接有插块,所述插筒与接入导电线电性连接,所述插块与延出导电线电性连接。
[0017]优选的,所述插筒靠近于转动盘的一侧活动插接有电插头,所述插块朝向电插头的一侧开设有与电插头插接适配的插口,所述电插头与接入导电线电性连接。
[0018]优选的,所述插块的插入端为锥形端。
[001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热电力智能调控针刀,通过在导线上设置能够与医生手肘部的固定的固定件,并且通过固定部使得导线与固定件相固定,从而使得导线受到拉拽的受力点作用与固定件上,而针刀与固定件之间的导线不会受到拉拽的影响,从而有利于避免刀体受到导线拉拽而导致穿刺偏斜等情况发生,避免导线拉拽对整个穿刺操作造成干扰,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热电力智能调控针刀的整体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热电力智能调控针刀的固定件局部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热电力智能调控针刀的转动盘在基座盒中位置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热电力智能调控针刀的转动盘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热电力智能调控针刀的基座盒剖视示意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5中A处放大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刀体;2、导线;2.1、接入导电线;2.3、延出导电线;3、束缚机构;4、固定件;4.1、带体;4.2、锁扣件;4.21、棘槽轨道;4.22、卡片;4.23、壳盖;4.24、控制轴杆;5、固定部;5.1、基座盒;5.2、膨大块;6、限位组件;6.1、转动盘;6.2、平面部;6.3、连通口;6.4、档杆;7、接线单元;7.1、插筒;7.2、插块;7.21、斜面部;7.3、插口;7.4、电插头;8、盲孔;9、拨块;10、空缺口;11、导电片;12、弹簧;13、活动辊;14、盲插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热电力智能调控针刀,包括刀体(1)以及与刀体(1)连接的导线(2),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2)上设置有束缚机构(3),所述束缚机构(3)包括用于连接到医生手肘部的固定件(4),所述固定件(4)设置有固接导线(2)中部的固定部(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热电力智能调控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4)包括有与医生手肘部相缠绕的带体(4.1),所述带体(4.1)的一端固定有能够对缠绕在医生手肘部的带体(4.1)进行限位的锁扣件(4.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热电力智能调控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4.1)上开设有与锁扣件(4.2)相适配的棘槽轨道(4.21),所述锁扣件(4.2)为自动扣皮带扣,所述锁扣件(4.2)包括有壳盖(4.23)以及弹性铰接在壳盖(4.23)上的卡片(4.22),所述卡片(4.22)能够沿着棘槽轨道(4.21)滑触棘卡,从而调节带体(4.1)医生手肘部相缠绕的松紧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热电力智能调控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5)包括有与锁扣件(4.2)的壳盖相固定基座盒(5.1),所述导线(2)固定贯穿于基座盒(5.1)的盒体,所述位于基座盒(5.1)的盒内空间的导线(2)上固定有膨大块(5.2),从而使得导线(2)在基座盒(5.1)上无法抽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热电力智能调控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盖(4.23)上弹性转动安装有与卡片(4.22)相固定的轴杆(4.24),所述壳盖(4.23)上安装有控制轴杆(4.24)偏转范围的限位组件(6)。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南萍张玉梅梁福盛
申请(专利权)人:陈南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