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进针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8830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针灸进针固定器,包括安装箱,所述安装箱下端为开放式结构,内部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上端水平设置有一个握杆,所述握杆相对于安装箱做上下直线运动,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板,所述夹板数量为两个,两个夹板相对远离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拉伸弹簧,两个夹板之间滑动连接有一个针灸针,所述夹板上固定连接有一个拉绳,所述夹板Ⅰ上的拉绳与握杆右端固定连接,所述夹板Ⅱ上的拉绳与握杆左端固定连接,本装置通过上下移动握杆,配合拉绳与拉绳弹簧可使得向上移动握杆的过程为准备过程,此时两个夹板相向运动,实现对针灸针固定效果,向下移动握杆的过程即是针灸过程,此时两个夹板相背运动,解除对针灸针固定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针灸进针固定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具体为针灸进针固定器。

技术介绍

[0002]针灸是中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针法和灸法,其中针法是指中医人员将针灸针采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对人体特定的部位施加刺激从而达到治病的效果。由此可知,中医针刺手法对针刺的治疗效果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0003]对于初学者来说,由于技术不熟练其往往不能够准确判断进针位置从而使得针灸针不能够直接进入穴位内,很多时候初学者需要固定器来帮助固定针灸针使得初学者能够将针灸针直接插入病患穴位内。
[0004]现有技术装置大多都是利用螺杆与弹性件或者勾爪来代替手指握持针灸针,使得针灸针能够足够稳定从而使得针灸针能够准确刺入对应穴位之中,但不论是弹性件还是夹爪都需要用户额外调整其间距以适应针灸针直径保证在刺入过程中针灸针不会随意移动位置,这就导致在多次、多穴位针灸过程中用户需额外付出大量时间来完成针灸针与弹性件或者夹爪之间的组合、拆卸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针灸进针固定器,具有不需要用户额外操作,可在针灸过程中自动完成针灸针的固定、脱离过程从而节省用户时间、便于用户操作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装置在多次、多穴位针灸过程中用户需额外付出大量时间来完成针灸针的组合、拆卸过程的缺点。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针灸进针固定器,包括安装箱,所述安装箱下端为开放式结构,安装箱内部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上端水平设置有一个握杆,所述安装箱上针对握杆竖直设置有滑槽,所述握杆左右两端延伸至安装箱外,握杆相对于安装箱做上下直线运动,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板,所述夹板数量为两个,从左到右分别是夹板Ⅰ、夹板Ⅱ,两个夹板相对远离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另一端与安装箱内壁固定连接,当拉伸弹簧不受力时,两个夹板之间的相对距离大于针灸针最大直径,所述夹板上固定连接有一个拉绳,所述夹板Ⅰ上的拉绳与握杆右端固定连接,所述夹板Ⅱ上的拉绳与握杆左端固定连接,两个夹板之间滑动连接有一个针灸针。
[0008]优选的,所述拉伸弹簧内部水平设置有一个伸缩杆Ⅰ,所述伸缩杆Ⅰ一端与夹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安装箱内壁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握杆上端竖直设置有一个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上端竖直设置有一个限位管。
[0010]优选的,所述安装箱上端从上到下贯穿设置有内螺纹孔,所述限位管外针对内螺纹孔设置有外螺纹,限位管与内螺纹孔螺接,所述限位管上端面固定连接有转动件。
[0011]优选的,所述限位管内竖直设置有安装槽,限位管下端为开放端,所述限位管内竖直设置有一个伸缩杆Ⅱ,所述伸缩杆Ⅱ上端面与限位管上端内壁固定连接,下端面与握杆转动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握杆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一个,所述垫块纵切面为倒梯形。
[0013]优选的,当握杆上端面与滑槽上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时,所述垫块下端面与安装箱下端面之间的相对距离大于针灸针的相对长度。
[0014]优选的,所述拉绳从左到右贯穿滑槽,位于握杆下端,所述滑槽下端针对拉绳设置有一定弧度,滑槽下端相对靠近夹板一端相对高度小于滑槽下端相对远离夹板一端。
[0015]优选的,所述安装箱纵切面为“几”字型。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专利技术通过上下移动握杆,配合拉绳与拉伸弹簧使得本装置能够根据实际针灸过程自动完成对针灸针的固定、分离过程,在针灸的前期准备工作中,用户仅需要向上拉动握杆即可利用拉绳对针灸针形成牢固固定,在针灸过程中握杆向下运动推动针灸针进入人体,此时在拉伸弹簧的作用下,两个夹板相背运动从而使得两个夹板之间的相对距离变大从而解除对针灸针的固定,同时用户向上提拉握杆的方式也更贴合实际握手动作,符合人体实际运动模式从而能够更进一步便于用户使用。
[0018]本专利技术通过压缩弹簧使得当用户解除对握杆向上的拉力时,握杆能够自动向下运动,此时既能够使得针灸针自动刺入病患体内节省医护人员时间与体力,还使得本装置能够自动完成针灸针与夹板之间的分离过程。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伸缩杆Ⅰ与拉伸弹簧连接示意图。
[0022]图中:1、安装箱;2、拉绳;3、握杆;4、滑槽;5、限位管;6、转动件;7、压缩弹簧;8、伸缩杆Ⅱ;9、夹持机构;901、夹板;902、拉伸弹簧;903、伸缩杆Ⅰ;10、针灸针;11、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5]请参考图1

3,针灸进针固定器,包括安装箱1,所述安装箱1内部为中空结构,安装箱1下端为开放式结构以方便针灸针10进出安装箱1。
[0026]所述安装箱1纵切面为“几”字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安装箱1下端面与病患皮肤直
接接触,纵切面为“几”字型的安装箱1能够增大与病患皮肤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压强优化病患的使用体验。
[0027]所述安装箱1上端从上到下贯穿设置有内螺纹孔,所述内螺纹孔内竖直设置有一个限位管5,所述限位管5外针对内螺纹孔设置有外螺纹,限位管5与内螺纹孔螺接,通过螺纹连接能够使得当用户限制安装箱1不相对于限位管5转动时,转动限位管5可改变限位管5与安装箱1之间的相对距离,即改变限位管5下端面与安装箱1上端内壁之间的相对距离。
[0028]所述限位管5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一个转动件6,所述转动件6位于安装箱1上端以便于用户通过转动件6转动限位管5。
[0029]所述转动件6可采用转动杆、转动球等多种形式。
[0030]所述限位管5内竖直设置有安装槽,限位管5下端为开放端。
[0031]所述安装槽内竖直设置有一个压缩弹簧7,并且压缩弹簧7上端面与限位管5上端内壁固定连接,即当压缩弹簧7不受外力影响时,压缩弹簧7下端面相对高度可通过调整限位管5与安装箱1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改变。
[0032]所述压缩弹簧7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一个握杆3。
[0033]所述握杆3左右两端延伸至安装箱1外,并且安装箱1上针对握杆3设置有滑槽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针灸进针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箱(1),所述安装箱(1)下端为开放式结构,安装箱(1)内部设置有夹持机构(9);所述夹持机构(9)上端水平设置有一个握杆(3),所述安装箱(1)上针对握杆(3)竖直设置有滑槽(4),所述握杆(3)左右两端延伸至安装箱(1)外,握杆(3)相对于安装箱(1)做上下直线运动;所述夹持机构(9)包括夹板(901),所述夹板(901)数量为两个,从左到右分别是夹板Ⅰ、夹板Ⅱ,两个夹板(901)相对远离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拉伸弹簧(902),所述拉伸弹簧(902)另一端与安装箱(1)内壁固定连接;两个夹板(901)之间滑动连接有一个针灸针(10),当拉伸弹簧(902)不受力时,两个夹板(901)之间的相对距离大于针灸针(10)最大直径;所述夹板(901)上固定连接有一个拉绳(2),所述夹板Ⅰ上的拉绳(2)与握杆(3)右端固定连接,所述夹板Ⅱ上的拉绳(2)与握杆(3)左端固定连接,当两个夹板(901)与针灸针(10)紧密贴合时,握杆(3)上端面低于滑槽(4)顶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灸进针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弹簧(902)内部水平设置有一个伸缩杆Ⅰ(903),所述伸缩杆Ⅰ(903)一端与夹板(90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安装箱(1)内壁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灸进针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杆(3)上端竖直设置有一个压缩弹簧(7),所述压缩弹簧(7)上端竖直设置有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静丽袁宁华王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