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机设备转运车的双浮式制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7736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6:02
本发明专利技术车载制动系统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风机设备转运车的双浮式制动器,通过两个分体泵在其进油口的进油管接头进行供给高压液油,使得其分体泵的两个推杆外探进而经过横向销将两个制动蹄向制动鼓内壁靠近,使得带有黄铜的摩擦片压紧在制动鼓内壁上,从而产生制动力,制动效果好其及时(此处指的是单位时间制动效果好),根据需要使车轮减速或在最短的距离内停车,当接触制动效果时,在拉簧作用下制动蹄相互靠近,进而使得其分体泵内部的液压油反流出分体泵,且通过调节螺母可以调节摩擦片和制动鼓内壁的距离,相当于调节单位制动时间制动蹄的行程以及单位制动程度下的制动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机设备转运车的双浮式制动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载制动系统的
,尤其涉及一种风机设备转运车的双浮式制动器。

技术介绍

[0002]山地风电场多建设在人迹罕至的高山峡谷,风电场道路崎岖不平,而风机设备具有体积大,重量大的特点,山地运输较困难,多采用大型平板拖车,传统的平板拖车的制动采用气压,例如CN201920278936.9公开一种制动蹄,包括制动蹄面板、制动蹄衬板和刹车片,所述制动蹄面板、制动蹄衬板和刹车片均为弧形结构;所述制动蹄面板的一端设有销套;所述销套内设有销轴,所述销轴的两端均部分伸出销套;所述制动蹄面板的内周面上设有加强筋板和对接槽;所述制动蹄面板的外周面上设有拱形凸起;所述制动蹄衬板的外端面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制动蹄衬板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销轴槽和第二销轴槽;所述刹车片的内周面上开设有筋槽;所述刹车片通过铆钉连接在制动蹄面板的外周面上;所述拱形凸起贴合在筋槽的内部;所述制动蹄面板在对接槽处以焊接方式与制动蹄衬板的外周面连接为整体;所述加强筋板贴合在定位槽内,部分伸出的所述销轴的外侧壁贴合在第一销轴槽内。再如CN200920142992.6公开一种载重汽车前桥制动装置,属汽车制动装置,其特征是转向节与制动底板制成一体,为锻造件,转向节主轴居中呈悬臂状,转向节主轴后端部的四周为制动底板,在转向节主轴左侧的制动底板上对称地开设上、下制动蹄销孔并对应压装上、下制动蹄销;在转向节主轴右侧的制动底板上开设气室支架的定位通孔和安装通孔以在制动底板后侧面安装气室支架,在气室支架主杆下端段的制动凸轮轴孔和悬臂式轴套的内孔中穿装制动凸轮轴,在主杆上端段后侧面的立面式筋板上开设中心通孔和上、下通孔安装制动气室,在制动气室与制动凸轮轴的花键段之间安装制动摇臂,转向节和制动底板制成一体,刚度好强度高,不易变形,前桥制动均匀,刹车平稳。
[0003]但是利用气压制动的车辆存在以下问题:1.有效制动路程长,刹车不及时易造成事故;2.气压制动时打气时间长燃油消耗多,不经济;3.制动时后推易导致方向跑边出事故;4.维修过程复杂;5.刹车片耐磨块,其上的铆钉易磨到轮鼓,增加修理成本;6.易导致因漏气制动失灵、造成重大交通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足,故此提出一种风机设备转运车的双浮式制动器,利用油液的油压力取代气的压力,不需要打气过程,大量节约时间和能源,结合带有黄铜的摩擦片使用其制动效果好,不易跑偏导致事故,维修次数少而方便,劳动强度小,不需要特殊加工轮鼓,经久耐用。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风机设备转运车的双浮式制动器,包括盘型架,还包括左右对称安装在盘型架凹陷区域内部的两个分体泵,两个分体泵的内孔中安装有两个背对设置的活塞,且活塞
上安装有密封圈和皮碗,两个活塞相对的一侧开设有沉孔,两个沉孔之间安装有保持弹簧,两个活塞背对的一侧连接有一推杆,每个推杆上通过螺纹匹配安装有一调节螺母,每个推杆的端部加工有半圆弧槽,每个半圆弧槽内安装有横向销,每个横向销上设置有卡环,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横向销上的两个卡环之间安装有制动蹄,每个制动蹄的左右中间处焊有加强筯板,每个加强筯板的两端带有左右向与横向销相适配的半圆弧槽,每个制动蹄外侧安装带有黄铜的摩擦片,两个制动蹄上安装有两组对称设置的拉簧,在分体泵安装轴水平轴心线的下方加工与活塞主孔相通的进油孔,在进油孔的右端口安装进油管接头。
[0007]采用上述方案,通过两个分体泵在其进油口的进油管接头进行供给高压液油,使得其分体泵的两个推杆外探进而经过横向销将两个制动蹄向制动鼓内壁靠近,使得带有黄铜的摩擦片压紧在制动鼓内壁上,从而产生制动力,制动效果好其及时(此处指的是单位时间制动效果好),根据需要使车轮减速或在最短的距离内停车,当接触制动效果时,在拉簧作用下制动蹄相互靠近,进而使得其分体泵内部的液压油反流出分体泵,且通过调节螺母可以调节摩擦片和制动鼓内壁的距离,相当于调节单位制动时间制动蹄的行程以及单位制动程度下的制动效果。
[0008]在本申请方案中作出如下改进,所述制动蹄的外圆弧表面和摩擦片的内圆弧表面为齿形接合,齿形接合面左右向不同,其左边的向左、右边的向右。
[0009]在本申请方案中作出如下改进,所述齿形接合的齿高不大于摩擦片上下厚度的五分之一。
[0010]在本申请方案中作出如下改进,所述分体泵的右端面轴的水平中心线的上方加工有换气孔,分体泵安装轴颈中间向下加工有与进油孔相通的小孔,小孔用堵头堵住,在换气孔的右端用换气螺丝拧上,换气螺丝的右端用胶套堵上。
[0011]在本申请方案中作出如下改进,所述盘型架在靠近调节螺母的对应处开有检视和调节用的窗孔,窗孔用防灰尘套头住,在盘型架的中轴线上开设有安装分体泵用的两个对称孔。
[0012]在本申请方案中作出如下改进,两个所述摩擦片的弧度角之和大于136
°
且小于168
°
,摩擦片与制动鼓之间接触面积不小于85%。
[0013]在本申请方案中作出如下改进,所述拉簧长短一样、拉力强度一致,在拉簧的作用下活塞的保持弹簧的两端要紧贴活塞的沉孔。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通过两个分体泵在其进油口的进油管接头进行供给高压液油,使得其分体泵的两个推杆外探进而经过横向销将两个制动蹄向制动鼓内壁靠近,使得带有黄铜的摩擦片压紧在制动鼓内壁上,从而产生制动力,制动效果好其及时(此处指的是单位时间制动效果好),根据需要使车轮减速或在最短的距离内停车,当接触制动效果时,在拉簧作用下制动蹄相互靠近,进而使得其分体泵内部的液压油反流出分体泵,且通过调节螺母可以调节摩擦片和制动鼓内壁的距离,相当于调节单位制动时间制动蹄的行程以及单位制动程度下的制动效果。
附图说明
[0016]附图1是一种风机设备转运车的双浮式制动器中的分泵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0017]附图2是一种风机设备转运车的双浮式制动器中的总成的左视示意图。
[0018]附图3是一种风机设备转运车的双浮式制动器中的摩擦片与制动蹄结合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1]实施例
[0022]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风机设备转运车的双浮式制动器,包括盘型架1,还包括左右对称安装在盘型架1凹陷区域内部的两个分体泵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机设备转运车的双浮式制动器,包括盘型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右对称安装在盘型架(1)凹陷区域内部的两个分体泵(12),两个分体泵(12)的内孔中安装有两个背对设置的活塞(14),且活塞(14)上安装有密封圈和皮碗,两个活塞(14)相对的一侧开设有沉孔,两个沉孔之间安装有保持弹簧(13),两个活塞(14)背对的一侧连接有一推杆(17),每个推杆(17)上通过螺纹匹配安装有一调节螺母(24),每个推杆(17)的端部加工有半圆弧槽,每个半圆弧槽内安装有横向销(20),每个横向销(20)上设置有卡环(19),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横向销(20)上的两个卡环(19)之间安装有制动蹄(26),每个制动蹄(26)的左右中间处焊有加强筯板(21),每个加强筯板(21)的两端带有左右向与横向销(20)相适配的半圆弧槽,每个制动蹄(26)外侧安装带有黄铜的摩擦片(22),两个制动蹄(26)上安装有两组对称设置的拉簧(25),在分体泵(12)安装轴水平轴心线的下方加工与活塞(14)主孔相通的进油孔(11),在进油孔(11)的右端口安装进油管接头(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机设备转运车的双浮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蹄(26)的外圆弧表面和摩擦片(22)的内圆弧表面为齿形接合,齿形接合面左右向不同,其左边的向左、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惠赵亮万亚敏刘李涛许翊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