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置入体内的辅助抽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7724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6: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置入体内的辅助抽血装置,包括气囊体、抽吸管体,抽吸管体上具有抽吸口,气囊体具有膨胀状态与松弛状态,抽吸管体具有柔性,当气囊体处于膨胀状态时,气囊体的外壁与抽吸管体之间形成抽吸流道,气囊体与正压设备连通以控制其状态切换,抽吸流道与负压设备连通以使血液经由抽吸口被抽吸排出。本发明专利技术气囊体能够在正压设备的作用下实现膨胀状态与松弛状态的切换进而使抽吸管体具备抽吸状态与收纳状态,如此能够在辅助抽血装置穿行穿刺器向人体内腔置入的过程中抽吸管体处于收纳状态更加顺利,在置入后的抽吸状态下,气囊体膨胀能够具备更大的抽吸覆盖面积,不再受限于穿刺器的穿行直径,血液抽吸效果更佳。血液抽吸效果更佳。血液抽吸效果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置入体内的辅助抽血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置入体内的辅助抽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内腔镜手术中,首先通过穿刺器刺入人体内腔,之后各种手术器械通过穿刺器内部进入人体,对人体内的病灶进行手术。在此过程中由于超声刀等器械的切割会在内脏等人体内部组织表面产生积血,现有的解决方案是用与负压设备连通的细导管从穿刺器进入人体进行抽取,由于穿刺器通行管径的限制,相应的抽血装置的尺寸也被严格限制以便于能够顺利被置入体内,而较小尺寸的抽血装置抽血覆盖范围相对较小,抽血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置入体内的辅助抽血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为了适应穿刺器通行管径较小的限制,抽血装置尺寸较小导致抽血覆盖范围较小、抽血效果较差的不足。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置入体内的辅助抽血装置,包括气囊体以及套装于所述气囊体外侧的抽吸管体,所述抽吸管体上具有抽吸口,所述气囊体具有膨胀状态与松弛状态,所述抽吸管体具有柔性,以能够跟随所述气囊体的状态变化而变化,当所述气囊体处于所述膨胀状态时,所述气囊体的外壁与所述抽吸管体之间形成抽吸流道,所述气囊体与正压设备连通以控制其状态切换,所述抽吸流道与负压设备连通以使血液经由所述抽吸口被抽吸排出。
[000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抽吸管体的材质为医用塑料薄膜。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气囊体的外壁具有凸起部,相邻的凸起部之间形成凹槽,多根凹槽在所述气囊体的周向连通形成所述抽吸流道。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气囊体处于所述膨胀状态下,所述抽吸管体具有与待抽吸组织表面相配合的放置面,所述抽吸口处于所述抽吸管体的所述放置面所对应的壁体之外的壁体上。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抽吸管体以及处于所述膨胀状态下的所述气囊体皆成环形,所述抽吸口处于所述抽吸管体的环形内侧,且所述抽吸口具有多个,多个所述抽吸口沿着所述环形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抽吸管体以及处于所述膨胀状态下的所述气囊体皆沿着预设弧线方向延伸,所述抽吸口处于所述抽吸管体的内弧侧,且所述抽吸口具有多个,多个所述抽吸口沿着所述抽吸管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抽吸管体以及处于所述膨胀状态下的所述气囊体皆为优弧形。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助抽血装置还包括硬质手柄管,所述硬质手柄管的一
端与所述抽吸管体的管内流道形成连通,所述硬质手柄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负压设备连通。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硬质手柄管的所述一端与所述抽吸管体之间通过可变形管形成连通。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可变形管为波纹管。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便于置入体内的辅助抽血装置,气囊体能够在正压设备的作用下实现膨胀状态与松弛状态的切换进而使抽吸管体具备抽吸状态与收纳状态,如此能够在辅助抽血装置穿行穿刺器向人体内腔置入的过程中抽吸管体处于收纳状态更加顺利,在置入后的抽吸状态下,气囊体膨胀能够具备更大的抽吸覆盖面积,不再受限于穿刺器的穿行直径,血液抽吸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便于置入体内的辅助抽血装置处于使用状态(气囊体处于膨胀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在使用状态下的俯视图;
[0017]图3为图1中的便于置入体内的辅助抽血装置的可变形管被偏转一定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表示为:
[0019]1、抽吸管体;11、抽吸口;2、硬质手柄管;3、可变形管;4、气囊体;5、抽吸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0]结合参见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便于置入体内的辅助抽血装置,包括气囊体4以及套装于气囊体4外侧的抽吸管体1,抽吸管体1上具有抽吸口11,气囊体4具有膨胀状态与松弛状态,抽吸管体1具有柔性,以能够跟随气囊体4的状态变化而变化,也即在气囊体4处于膨胀状态时,抽吸管体1被支撑处于抽吸状态,在气囊体4处于松弛状态时,抽吸管体1由于缺少气囊体4的支撑而处于收纳状态,当气囊体4处于膨胀状态时,气囊体4的外壁与抽吸管体1之间形成抽吸流道5,气囊体4与正压设备(例如充气泵,图中未示出)连通以控制其状态切换,抽吸流道5与负压设备(例如负压机,图中未示出)连通以使血液经由抽吸口11被抽吸排出。该技术方案中,气囊体4能够在正压设备的作用下实现膨胀状态与松弛状态的切换进而使抽吸管体1具备抽吸状态与收纳状态,如此能够在辅助抽血装置穿行穿刺器向人体内腔置入的过程中抽吸管体1处于收纳状态更加顺利,在置入后的抽吸状态下,气囊体4膨胀能够具备更大的抽吸覆盖面积,不再受限于穿刺器的穿行直径,血液抽吸效果更佳。
[0021]抽吸管体1的材质具体可以为医用塑料薄膜,其安全卫生,且能够跟随气囊体4的状态变化而变化。
[0022]作为抽吸流道5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气囊体4的外壁具有凸起部,相邻的凸起部之间形成凹槽,多根凹槽在气囊体4的周向连通形成抽吸流道5,在气囊体4处于松弛状态下时,凸起部与凹槽收纳在一起,而当气囊体4内冲入正压气体处于膨胀状态下时,凸起部则将在正压气体的作用下凸起膨出,凹槽则保持原本的凹进状态,凹槽的槽口则为抽吸管体1所包裹,如此形成抽吸流道5,血液经由抽吸口11进入抽吸流道5并在负压装置的作用下被
顺畅排出。
[002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气囊体4处于膨胀状态下,抽吸管体1具有与待抽吸组织表面相配合的放置面,放置面具体为便于置入体内的辅助抽血装置处于使用状态下与待抽吸组织表面接触面,能够理解的是,该放置面应该保证使用状态下便于置入体内的辅助抽血装置的位置是稳定且可靠的,抽吸口11处于抽吸管体1的放置面所对应的壁体之外的壁体上。该技术方案中,抽吸口11被设置于抽吸管体1的放置面所对应的壁体之外的壁体上,从而不再与待抽吸组织的切口位置正对,有效防止血液抽吸过程中的负压长时间作用于切口位置,有利于对切口的缝合。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抽吸口11的开口朝向大致与待抽吸组织表面皮肤相平行,能够在兼顾血液抽吸效率的同时防止对切口的直接负压作用。
[0024]在一种具体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抽吸管体1以及处于膨胀状态下的气囊体4皆成环形,抽吸口11处于抽吸管体1的环形内侧,且抽吸口11具有多个,多个抽吸口11沿着环形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成环形的抽吸管体1虽然会给其向人体内腔的放置带来一定不利,例如需要具有较大通行管径的穿刺器以保证该抽吸管体1的顺畅进入,但是其在对人体表面创伤处理方面则更具优势,具体例如,其环形的结构可以将切口完全围绕其环内,产生的血液被围堵且被抽吸,360
°
的抽吸,效果更佳。
[0025]在另一种具体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抽吸管体1以及处于膨胀状态下的气囊体4皆沿着预设弧线方向延伸,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置入体内的辅助抽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囊体(4)以及套装于所述气囊体(4)外侧的抽吸管体(1),所述抽吸管体(1)上具有抽吸口(11),所述气囊体(4)具有膨胀状态与松弛状态,所述抽吸管体(1)具有柔性,以能够跟随所述气囊体(4)的状态变化而变化,当所述气囊体(4)处于所述膨胀状态时,所述气囊体(4)的外壁与所述抽吸管体(1)之间形成抽吸流道(5),所述气囊体(4)与正压设备连通以控制其状态切换,所述抽吸流道(5)与负压设备连通以使血液经由所述抽吸口(11)被抽吸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抽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管体(1)的材质为医用塑料薄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抽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体(4)的外壁具有凸起部,相邻的凸起部之间形成凹槽,多根凹槽在所述气囊体(4)的周向连通形成所述抽吸流道(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抽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囊体(4)处于所述膨胀状态下,所述抽吸管体(1)具有与待抽吸组织表面相配合的放置面,所述抽吸口(11)处于所述抽吸管体(1)的所述放置面所对应的壁体之外的壁体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置入体内的辅助抽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管体(1)以及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寒晖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立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