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圆锥破碎机的碗形轴瓦的内弧面车削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7651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圆锥破碎机的碗形轴瓦的内弧面车削工装,包括刀杆,刀杆的一端设置有车刀安装槽,刀杆的端部与车刀安装槽的位置对应处设置有与车刀安装槽连通的第一螺孔,第一螺孔内分别螺接有第一螺栓,还包括设置在刀杆中部位置处的刀杆摆动限位组件、设置在刀杆摆动限位组件前侧的拖板连接组件和设置在刀杆另一端的尾座连接组件;刀杆摆动限位组件包括下夹板、上夹板、螺柱和螺母,螺柱分别设置在下夹板顶端的前、后两侧,刀杆位于前、后两侧的螺柱之间,刀杆在下夹板与上夹板的限位下不能上下运动,但可在下夹板与上夹板之间前后摆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碗形轴瓦内弧面车削工装存在工序繁琐、加工效率低等技术问题。效率低等技术问题。效率低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圆锥破碎机的碗形轴瓦的内弧面车削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圆周破碎机碗形轴瓦生产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圆锥破碎机的碗形轴瓦的内弧面车削工装。

技术介绍

[0002]圆锥破碎机是一种适用于冶金、建筑、筑路、化学及硅酸盐行业中原料的破碎机械。根据破碎原理的不同和产品颗粒大小不同,又分为很多型号。破碎机广泛运用于矿山、冶炼、建材、公路、铁路、水利和化学工业等众多部门。圆锥破碎机破碎比大、效率高、能耗低,产品粒度均匀,适合中碎和细碎各种矿石,岩石。碗形轴瓦是圆锥破碎机的重要配件,碗形轴瓦在加工时需要对其内弧面进行车削,而在车削时需要使用车削工装。
[0003]现有技术中,碗形轴瓦内弧面车削工装在工作时需要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上的运动,其通常包括刀杆、刀架和拉杆,刀杆固定在刀架上,拉杆的一端与刀杆铰接,刀杆的另一端与车床尾座铰接,刀架固定在车床小拖板上,车床小拖板设置在车床大拖板的顶端,车床小拖板可在车床大拖板上横向的自由滑动,车床大拖板设置在车床的Y轴传动机构上,大拖板在 Y轴传动机构的驱动下纵向运动,因此,现有的工装存在以下的问题:当每次需要车削碗形轴瓦内弧面时需要将车床小拖板固定螺丝拆卸下来以使车床小拖板可以在横向的方向上自由滑动,而当碗形轴瓦内弧面车削完成,车削其他工件的外圆或内孔时,又需要将车床小拖板固定螺丝安装上以防止车床小拖板自由滑动,因此,现有的工装存在操作繁琐、浪费加工时间,影响加工效率的问题,另外,现有的工装不能根据碗形轴瓦的尺寸进行调节,只能适用于车削单一尺寸的碗形轴瓦,通用性较差。
[0004]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圆锥破碎机的碗形轴瓦的内弧面车削工装,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提高加工效率、可车削加工多种尺寸的碗形轴瓦的内弧面、通用性强等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圆锥破碎机的碗形轴瓦的内弧面车削工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碗形轴瓦内弧面车削工装在工作时工序繁琐,浪费加工时间,影响加工效率,不能够根据碗形轴瓦的尺寸进行调节,只能适用于车削单一尺寸的碗形轴瓦,通用性较差技术问题,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提高加工效率、可车削加工多种尺寸的碗形轴瓦的内弧面、通用性强等优点。
[0006]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圆锥破碎机的碗形轴瓦的内弧面车削工装,包括刀杆,刀杆的一端设置有车刀安装槽,刀杆的端部与车刀安装槽的位置对应处设置有与车刀安装槽连通的第一螺孔,第一螺孔内分别螺接有第一螺栓,还包括设置在刀杆中部位置处的刀杆摆动限位组件、设置在刀杆摆动限位组件前侧的拖板连接组件和设置在刀杆另一端的尾座连接组件,拖板连接组件在工作时与车床小拖板固定连接,尾座连接组件在工作时与车床尾座固定连接;
22、上夹板;23、螺柱;24、螺母;3、拖板连接组件;31、固定座;311、纵槽;32、第二螺栓;33、“U”形杆;4、尾座连接组件;41、螺杆;411、铰接块;42、连接套;421、铰接夹板;422、插孔;43、第三螺栓;44、锁紧环;441、辅助旋拧杆;5、铰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类似于“前”、“后”、“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实施例1
[0024]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圆锥破碎机的碗形轴瓦的内弧面车削工装,如图1所示,包括刀杆1,刀杆1的一端设置有车刀安装槽11,刀杆1的端部与车刀安装槽11的位置对应处设置有与车刀安装槽11连通的第一螺孔(图中未标出),第一螺孔内分别螺接有第一螺栓 12,还包括设置在刀杆1中部位置处的刀杆摆动限位组件2、设置在刀杆摆动限位组件2前侧的拖板连接组件3和设置在刀杆1另一端的尾座连接组件4,拖板连接组件3在工作时与车床小拖板固定连接,尾座连接组件4在工作时与车床尾座固定连接;
[0025]如图1和图2所示,刀杆摆动限位组件2包括下夹板21、上夹板22、螺柱23和螺母24,下夹板21位于刀杆1的下部,上夹板22位于刀杆1的上部,螺柱23分别设置在下夹板21 顶端的前、后两侧,上夹板22的顶端与螺柱23的位置对应处分别设置有通孔(图中未标出),螺柱23的顶端穿过通孔与螺母24连接,刀杆1位于前、后两侧的螺柱23之间,下夹板21顶部前、后两端的螺柱23在纵向方向上位置错开,位置错开设置是为了避免刀杆1在前后摆动时与螺柱23发生干涉,具体的,下夹板21顶部的前、后两端各设置有两个螺柱23,下夹板 21与上夹板22之间的一个对角处均设置有一个螺柱23,其余两个螺柱23分别设置在下夹板 21与上夹板22之间前后两端的中部位置处,刀杆1在下夹板21与上夹板22的限位下不能上下运动,但可在下夹板21与上夹板22之间前后摆动;
[0026]如图1和图3所示,拖板连接组件3包括固定座31、第二螺栓32和“U”形杆33,固定座31左、右两侧的中部分别设置有贯穿其前后两端的纵槽311,固定座31顶部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与纵槽311连通的第二螺孔(图中未标出),第二螺栓32分别螺接在第二螺孔内,“U”形杆33固定设置在下夹板21的顶端且开口朝向固定座31,“U”形杆33的左、右两侧分别插接在纵槽311内且通过第二螺栓32锁紧固定。
[0027]如图1所示,尾座连接组件4包括螺杆41、连接套42、第三螺栓43和锁紧环44,螺杆 41螺接在刀杆1上与车刀安装槽11相对的另一端,螺杆41的外端部设置有铰接块411,连接套42与铰接块411相对一侧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铰接夹板421,铰接块411设置在两块铰接夹板421之间且与两块铰接夹板421之间通过铰接轴5铰接,连接套42的另一端设置有插孔422,连接套42的外周设置有与插孔422连通的第三螺孔(图中未标出),第三螺栓43 分别螺接在第三螺孔内,锁紧环44螺接在螺杆41上,锁紧环44的外周设置有辅助旋拧杆 441。
[0028]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碗形轴瓦的结构如图4和图5所示,工作时需要对碗形轴瓦的内弧面B进行车削,现有的碗形轴瓦内弧面车削工装如图6所示,本技术工作
时,首先根据需要车削内弧面的碗形轴瓦的尺寸对尾座连接组件4进行调节,以调节刀杆1的运动半径,调节时只需转动螺杆41即可,调节好后再通过锁紧环44锁紧,接着,将车刀固定安装在车刀安装槽11内并通过第一螺栓12锁紧固定,然后将拖板连接组件3通过螺栓固定在车床小拖板上,车床小拖板是固定在车床大拖板上的,接着,将尾座连接组件4中的连接套42与车床尾座套接并通过第三螺栓43锁紧固定,需要车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圆锥破碎机的碗形轴瓦的内弧面车削工装,包括刀杆,所述刀杆的一端设置有车刀安装槽,所述刀杆的端部与所述车刀安装槽的位置对应处设置有与所述车刀安装槽连通的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内分别螺接有第一螺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刀杆中部位置处的刀杆摆动限位组件、设置在所述刀杆摆动限位组件前侧的拖板连接组件和设置在所述刀杆另一端的尾座连接组件,所述拖板连接组件在工作时与车床小拖板固定连接,所述尾座连接组件在工作时与车床尾座固定连接;所述刀杆摆动限位组件包括下夹板、上夹板、螺柱和螺母,所述下夹板位于所述刀杆的下部,所述上夹板位于所述刀杆的上部,所述螺柱分别设置在所述下夹板顶端的前、后两侧,所述上夹板的顶端与所述螺柱的位置对应处分别设置有通孔,所述螺柱的顶端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螺母连接,所述刀杆位于前、后两侧的所述螺柱之间,所述下夹板顶部前、后两端的所述螺柱在纵向方向上位置错开,所述刀杆在所述下夹板与所述上夹板的限位下不能上下运动,但可在所述下夹板与所述上夹板之间前后摆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圆锥破碎机的碗形轴瓦的内弧面车削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板连接组件包括固定座、第二螺栓和“U”形杆,所述固定座左、右两侧的中部分别设置有贯穿其前后两端的纵槽,所述固定座顶部的左、右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立峰刘启明赵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银海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