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7599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通讯装置,包括一第一本体与一显示模块。第一本体具有一声音发射器设置于一第一端,显示模块以可活动的方式设置于第一本体,且相对于第一本体可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进行切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讯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可转动的显示模块的通讯装置,特别是涉及一显示模块可相对于其所枢接本体而进行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进行切换的通讯装置。
技术介绍
就一般手机而言,其显示窗口是以嵌入方式固定于其壳体之中。当使用者要将其手机的显示窗口上的画面呈现于他入时,必须将手机进行整体且大幅度的移位使显示窗口朝向他入,或是直接将手机移交给他入。再者,就一般的可折叠式手机而言,可折叠式手机是由上、下两半部所枢接而成,其中,下半部是构成了可折叠式手机的主机(例如:包括了电路单元、各式的功能键、I/O界面等),而显示窗口则是以嵌入方式固定于上半部。在部分的可折叠式手机中,上、下半部除了可以相互沿着一轴心进行回转之外,固定嵌入有显示窗口的上半部还可以沿着另一轴心而相对于下半部而进行转动,即,此上半部具有两自由度,尽管如此,但显示窗口与上半部为一同时进行转动的整体构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通讯装置,如此以便于使用者的检视。通讯装置包括一第一本体与一显示模块。第一本体具有一声音发射器与一第一端,声音发射器设置于第一本体的第一端。显示模块以可活动的方式设置于第一本体,显示模块可相对于第一本体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进行切换。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示,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的通讯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中的通讯装置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中的通讯装置的组合立体图;图4为图3中的通讯装置的分解图;图5为图3中的通讯装置在另一视角下的立体图;图6为图3中的通讯装置在另一视角下的局部分解图;图7A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例中的通讯装置的立体图;图7B为图7A中的通讯装置于另一状态下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通讯装置E1、E2为非折叠式手机(bar phone),通讯装置E3、E4为可折叠式手机(foldable phone)。第一、二实施例图1、图2分别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二实施例中的手机E1、E2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手机E1包括一第一本体1a、一显示模块3a、多个按键220a、一摄像模块4a、一声音发射器51a及一声音接收器52a。第一本体1a包括第一端100e1、|第二端100e2、一中空部10a。显示模块3a是设置在中空部10a中,且以沿着一轴心a-a可回转的方式枢接于第一本体1a之上,其中,轴心a-a是位于第一本体1a的中央位置上,并且显示模块3a可完全容纳于中空部10a之中。多个按键220a设置于第一本体1a之上且电连接于其内部的电路单元(未图标)。声音发射器51a、声音接收器52a分别设置于第一本体1a的第一端100e1、第二端100e2的位置上。当显示模块3a沿着轴心a-a进行回转时,显示模块3a便可进行不同位置的切换(相关说明详述于第三、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与图1中的手机E1所不同的是,手机E2的第一本体1b提供了一容纳空间10b,此容纳空间10b为形成于第一本体1b的一矩形缺口,显示模块3b是沿着一轴心b-b而枢接且位于第一本体1b的容纳空间10b之中。值得注意的是,轴心b-b并非如轴心a-a位于第一本体1b的中央处,且-->显示模块3b邻近第一本体1b的一侧,以方便使用者翻转显示模块3b。当显示模块3b沿着轴心b-b进行回转时,显示模块3b便可进行不同位置的切换,如此以便于使用者的检视(相关说明详述于第三、四实施例中)。第三实施例图3、图4分别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中的可折叠式手机E3的组合立体图、分解图,图5表示图3中手机E3的显示模块3于另一位置的立体图。与上述第一、二实施例的主要不同点是:第三实施例中的手机E3为可折叠的。手机E3包括一第一本体1、一第二本体2、一显示模块3、一摄像模块4(第5图)、一声音发射器(speaker)51、一声音接收器(receiver)52、一电路单元6、一枢接部71、一承载部72及一传输线路8。第一本体1、第二本体2之间是沿着一轴心A-A而相互枢接为一整体结构,如此第一本体1、第二本体2之间便可进行折叠或开启的两种不同的操作模式。第一本体1包括一第一表面101、|第二表面102、一中空部10、一第一连接部11、承载部72与一孔洞73(在图6中)。中空部10是连通第一表面101、第二表面102的矩形通孔,第一连接部11是位于第一表面101、第二表面102的交界位置的周缘上。承载部72是对应枢接部71分别形成于中空部10的内侧表面。孔洞73形成于第一连接部11的外表面,并且孔洞73与其邻近的承载部72之间是相互连通。第二本体2是构成了手机E3的主机部分。第二本体2包括了一第三表面201、|第四表面202、一第二连接部21、一指针单元22与一孔洞74。第二连接部21是相对于第一本体1的第一连接部11设置于第二本体2的一侧,位于第四表面202的指针单元22是由多个按键220所构成。孔洞74是以邻接于第二连接部21而形成于第四表面202之上,即,利用孔洞74做为通道以连接于第二本体2的内部空间。显示模块3设置于中空部10中,且以沿着一轴心c-c可回转的方式枢接于第一本体1之上,其中,轴心c-c是位于第一本体1的中央位置上,并且显示模块3可完全容纳于中空部10之中。-->摄像模块4设置于第二本体2的第三表面201之上(如图3所示)、且电连接于显示模块3。声音发射器(speaker)51、声音接收器(receiver)52较佳地分别位于第一端100f1、第二端100f2以降低干扰现象。电路单元6内建在第二本体2之中。电路单元6电连接于指针单元22、摄像模块4及显示模块3,如此便可对于来自于指针单元22、摄像模块4的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如图6所示,枢接部71为设置于显示模块3的框架30的一侧的连接结构,承载部72为相对于枢接部71、设置于第一本体1的中空部10侧壁上的连接结构。利用承载部72与枢接部71之结合,显示模块3便可相对于第一本体1延轴心c-c行回转。应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枢接部71为一公件(突出部)、承载部72为一母件(凹陷部),然而也可设计为枢接部71为一母件、承载部72为一公件。传输线路8(如图6的虚线所示)为电连接于电路单元6的一导线。传输线路8是经由枢接部71的通道710、承载部72、孔洞73及第二本体1上的孔洞74而延伸至电路单元6,如此便可电连接于显示模块3、声音发射器51及声音接收器52。当显示模块3沿着轴心c-c而相对于第一本体1进行转动时,显示模块3是可以相对于第一本体1而在一第一位置(图3)与一第二位置(图5)之间进行切换,如此以便于使用者的检视。第四实施例图7A、图7B分别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例中的手机E4在不同状态下的立体图。手机E4与上述第三实施例的手机E3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本体1’提供了一容纳空间10’,此容纳空间10’为形成于第一本体1’的一矩形缺口,显示模块3’是沿着一轴心d-d而枢接于第一本体1’的容纳空间10’之中,其中,轴心d-d并非如轴心c-c位于第一本体1’的中央处,且显示模块3’邻近第一本体1’的一侧,以方便使用者翻转显示模块3’。当显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讯装置,包括:一第一本体,具有一声音发射器于该第一本体的一第一端;以及一显示模块,以可活动的方式设置于该第一本体,该显示模块相对于该第一本体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进行切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讯装置,包括:一第一本体,具有一声音发射器于该第一本体的一第一端;以及一显示模块,以可活动的方式设置于该第一本体,该显示模块相对于该第一本体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进行切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装置,其中,该显示模块是以一轴心枢接于该第一本体,该显示模块相对于该轴心旋转而切换于该第一位置与该第二位置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讯装置,还包括:一枢接部,具有一通道;以及一传输线路,经由该通道电连接该显示模块与该第一本体。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装置,还包括一摄像模块,电连接于该显示模块。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装置,还包括一声音接收器,该声音接收器设置于该第一本体的一第二端。6.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隆智
申请(专利权)人: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