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接测试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7471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焊接测试模型,包括车头部位、车身部位以及车尾部位;所述车头部位坐落于所述车身部位前端的承载部,所述车尾部位设于所述车身部位的后端;所述车头部位具有圆角焊缝,所述车身部位具有连续转向焊缝,所述车尾部位具有直线焊缝和角焊缝。该焊接测试模型能够模拟不同焊接位置、特殊空间条件等各种复杂工况,从而实现对焊接技能进行更为全面的综合测试。面的综合测试。面的综合测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焊接测试模型


[0001]本技术涉及焊接模型
,尤其涉及用于对焊工技能进行测试的焊接模型。

技术介绍

[0002]为提高焊工技能水平,督促电焊工加强技能训练,许多企业都会开展电焊工操作技能的选拔,焊工技能操作选拔时,一般按照焊接标准要求(如ISO9606

1/2),选择标准中标准接头进行焊接。
[0003]采用标准接头进行考评时存在以下问题:
[0004]首先,标准接头结构形式单一,每种标准接头只考评一种焊接工况,但是对于电焊工技能的测试,需考评焊工的综合技能,每种接头都准备相应的试板,造成考评试板的极大浪费。
[0005]其次,标准接头考核的工况单一,如按照ISO 9606

1标准进行角接接头考评时,只需将两块试板拼接成角接接头,试件焊接时焊接空间充足,而对于电焊工技能的测试过程,需检验焊工在特殊工况条件下的焊接能力,采用标准试板焊接时因操作简单,工况单一,不能有效选拔出技能水平较高的电焊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焊接测试模型。该焊接测试模型能够模拟不同焊接位置、特殊空间条件等各种复杂工况,从而实现对焊接技能进行更为全面的综合测试。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焊接测试模型,包括车头部位、车身部位以及车尾部位;所述车头部位坐落于所述车身部位前端的承载部,所述车尾部位设于所述车身部位的后端;所述车头部位具有圆角焊缝,所述车身部位具有连续转向焊缝,所述车尾部位具有直线焊缝和角焊缝。<br/>[0008]进一步地,所述车头部位呈圆管形,包括沿轴向设置的第一圆筒和第二圆筒,两者之间形成管

管对接焊缝;所述第一圆筒设有向内缩进的前端板,所述前端板设有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圆筒的前端圆筒,所述前端圆筒与前端板之间形成管

板外圆角焊缝,所述前端板与所述第一圆筒的内壁之间形成管

板内圆角焊缝;所述第一圆筒和/或第二圆筒的顶部设有第一竖向圆筒和/或第二竖向圆筒,所述第一竖向圆筒和/或第二竖向圆筒与所述第一圆筒和/或第二圆筒之间形成管

管角焊缝。
[0009]进一步地,所述车身部位包括位于两侧的第一直角侧板、第二直角侧板以及覆盖所述第一直角侧板、第二直角侧板的顶板,所述顶板从前端向后依次包括斜板、第一横板、竖板以及第二横板;所述斜板、第一横板、竖板以及第二横板的边缘与第一直角侧板的边缘之间形成无焊接坡口T型角焊缝;所述无焊接坡口T型角焊缝从前端向后依次包括斜向无坡口焊缝、第一横向无坡口焊缝、竖向无坡口焊缝以及第二横向无坡口焊缝。
[0010]进一步地,所述斜板、第一横板、竖板以及第二横板的边缘与第二直角侧板的边缘
之间形成有焊接坡口T型角焊缝;所述有焊接坡口T型角焊缝从前端向后依次包括斜向有坡口焊缝、第一横向有坡口焊缝、竖向有坡口焊缝以及第二横向有坡口焊缝。
[0011]进一步地,所述车尾部位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立板以及底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均包括上板体和下板体,所述上板体与下板体之间形成横向对接焊缝;所述底板包括左底板和右底板,所述左底板与右底板之间形成仰焊对接焊缝;所述立板与所述车身部位之间形成竖向对接焊缝。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板与左底板和立板之间形成从内部焊接的直角焊缝。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侧板与右底板和立板之间形成从内部焊接的三联交叉焊缝。
[0014]进一步地,所述车头部位、车身部位以及车尾部位为相同的金属材料。
[0015]进一步地,所述车头部位、车身部位以及车尾部位为不同的金属材料。
[0016]进一步地,所述车头部位、车身部位以及车尾部位的材料为铝合金、不锈钢或碳钢中的至少一种。
[0017]进一步地,所述车身部位和车尾部位在焊接后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车头部位与所述车身部位和车尾部位为分体式结构。
[0018]本技术所提供的焊接测试模型,其车头部位具有管

管对接焊缝、管

板外圆角焊缝、管

板内圆角焊缝以及管

管角焊缝,其车身部位具有连续转向焊缝,其车尾部位具有直线焊缝和角焊缝,能够模拟焊接操作时的不同焊接位置、特殊空间条件等各种复杂工况,在使用该模型进行测试时,仅采用一个试件就能够同时测试多种焊缝的焊接工艺,从而对焊工的焊接技能进行更为全面的综合测试。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焊接测试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中所示车头部位的剖视图;
[0021]图3为图1中所示车身部位在另一视角下的轴侧图;
[0022]图4为图1中所示车身部位的无焊接坡口T型角焊缝的示意图;
[0023]图5为图4所示无焊接坡口T型角焊缝的接头形式示意图;
[0024]图6为图1中所示车身部位的有焊接坡口T型角焊缝的示意图;
[0025]图7为图6所示有焊接坡口T型角焊缝的接头形式示意图;
[0026]图8为车尾部位的横向对接焊缝的示意图;
[0027]图9为车尾部位的仰焊对接焊缝的示意图;
[0028]图10为车尾部位的竖向对接焊缝的示意图;
[0029]图11为车尾部位的直角焊缝的示意图;
[0030]图12为车尾部位的三联交叉焊缝的示意图。
[0031]图中:
[0032]10.车头部位
ꢀꢀ
11.第一圆筒
ꢀꢀ
12.第二圆筒
ꢀꢀ
13.前端板
ꢀꢀ
14.前端圆筒
ꢀꢀ
15.第一竖向圆筒
ꢀꢀ
16.第二竖向圆筒
ꢀꢀ
20.车身部位
ꢀꢀ
21.第一直角侧板
ꢀꢀ
22.第二直角侧板
ꢀꢀ
23.顶板
ꢀꢀ
231.斜板
ꢀꢀ
232.第一横板
ꢀꢀ
233.竖板
ꢀꢀ
234.第二横板
ꢀꢀ
30.车尾部位
ꢀꢀ
31.第一侧板
ꢀꢀ
32.第二侧板
ꢀꢀ
33.立板
ꢀꢀ
34.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4]在本文中,“上、下、内、外”等用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而确立的,根据附图的不同,相应的位置关系也有可能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并不能将其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绝对限定;而且,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与另一个具有相同名称的部件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部件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焊接测试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头部位(10)、车身部位(20)以及车尾部位(30);所述车头部位(10)坐落于所述车身部位(20)前端的承载部,所述车尾部位(30)设于所述车身部位(20)的后端;所述车头部位(10)具有圆角焊缝,所述车身部位(20)具有连续转向焊缝,所述车尾部位(30)具有直线焊缝和角焊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测试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头部位(10)呈圆管形,包括沿轴向设置的第一圆筒(11)和第二圆筒(12),两者之间形成管

管对接焊缝A4;所述第一圆筒(11)设有向内缩进的前端板(13),所述前端板(13)设有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圆筒(11)的前端圆筒(14),所述前端圆筒(14)与前端板(13)之间形成管

板外圆角焊缝A1,所述前端板(13)与所述第一圆筒(11)的内壁之间形成管

板内圆角焊缝A2;所述第一圆筒(11)和/或第二圆筒(12)的顶部设有第一竖向圆筒(15)和/或第二竖向圆筒(16),所述第一竖向圆筒(15)和/或第二竖向圆筒(16)与所述第一圆筒(11)和/或第二圆筒(12)之间形成管

管角焊缝A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测试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部位(20)包括位于两侧的第一直角侧板(21)、第二直角侧板(22)以及覆盖所述第一直角侧板(21)、第二直角侧板(22)的顶板(23),所述顶板(23)从前端向后依次包括斜板(231)、第一横板(232)、竖板(233)以及第二横板(234);所述斜板(231)、第一横板(232)、竖板(233)以及第二横板(234)的边缘与第一直角侧板(21)的边缘之间形成无焊接坡口T型角焊缝B1;所述无焊接坡口T型角焊缝B1从前端向后依次包括斜向无坡口焊缝、第一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韩晓辉李帅贞毛镇东林森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