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网格的涉密空间数据公众服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57301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网格的涉密空间数据公众服务方法,涉及信息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4个环节,包括在保密环境汇聚涉密空间数据、在保密环境进行数据加工处理、在互联网上建立城市级空间数据服务平台和利用平台对地理信息社会化采集进行支撑。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既隐藏真实全球坐标、又能支持局部精确量算的网格数据框架,并且不依赖于全球坐标的网格属性信息社会化采集,兼顾了数据安全(保密)与数据服务的要求。求。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网格的涉密空间数据公众服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信息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网格的涉密空间数据公众服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测绘地理信息是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广泛应用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尤其是涉密测绘地理信息,直接关系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各主要国家对于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均采取不同程度的保密方式;
[0003]目前在真实坐标数据保密方面,最为广泛使用的是国家地形图保密处理技术(即通常俗称“火星坐标系”),它是将各点的真实坐标施加不可逆的非线性平移变换,形成有偏差的非真实坐标,但又保证了任意目标图形的形状、大小、空间关系不发生变化,该技术自投入使用以来,极大地促进了导航电子地图等产业的发展,对于增强测绘地理信息对全社会的支撑服务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0004]但目前的技术使用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包括

、最多25平方千米的连续面积限制不能满足城市级公众服务的需求,当前,位置信息和位置服务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对测绘地理信息成果的社会化需求前所未有的强烈,物流配送、疫情防控乃至自动驾驶等新的城市级公众应用持续高速增长,单个城市主城区面积一般是数百平方千米乃至数千平方千米,最多25平方千米的连续面积其数据无法支撑城市级实景三维、智能驾驶高精度地图等新需求的发展;

、现有的真实坐标保密的要求使得地理信息社会化采集具有“非法测绘”的原罪,目前在地面基站支持下全球定位系统(北斗等)可以达到米级甚至厘米级精度,地理信息社会化(众包)采集在技术上已经具备成熟条件,但是《测绘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不允许无测绘资质人员采集高精度坐标数据,否则涉嫌非法测绘,这就大大制约了时空大数据的社会化采集、汇聚和利用;

、“火星坐标”(坐标人为偏转)影响局部的精确量算并带来使用上的不便,火星坐标实质是将真实坐标偏移到错误位置,信息正确性无法得到保证,影响局部区域的精确量算和数据分析,同时由于火星坐标是对不同厂商的地图分别进行加密变换,导致同一事物在不同地图系统里的位置不一致,带来实际使用中的很多不便,如报警位置信息在警用地图、互联网地图间的不一致等;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网格的涉密空间数据公众服务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网格的涉密空间数据公众服务方法,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基于网格的涉密空间数据公众服务方法,涉及4个环节,包括在保密环境汇聚涉密空间数据、在保密环境进行数据加工处理、在互联网上建立城市级空间数据服务平台和利用平台对地理信息社会化采集进行支撑。所述在保密环境汇聚涉密空间数
据,针对所汇聚数据包含大量的涉密数据,要在保密内网环境进行,其与互联网保持物理隔离,所述在保密环境进行数据加工处理,包括如下具体环节;
[0008]S1:以城市为单位进行空间数据处理;S2:对网格框架的定位点坐标做低精度处理;S3:将空间数据按网格内相对位置进行处理。
[0009]所述在互联网上建立城市级空间数据服务平台,包括如下具体环节;
[0010]S4:数据的单向流动与对外发布;S5:基于准确相对位置进行数据服务;S6:对连续空间服务需求进行响应。
[0011]所述利用平台对地理信息社会化采集进行支撑,包括如下具体环节;
[0012]S7:平台发布网格底图;S8:公众进行网格属性的社会化采集;
[0013]所述S1以城市为单位进行空间数据处理,是以城市为单元进行空间数据的加工处理,按照平面直角坐标系规则设定城市网格框架的划分和编码规则;
[0014]所述S2对网格框架的定位点坐标做低精度处理,对于城市级网格框架的每个网格,将其定位点进行随机偏移,偏移量须大于
±
10米,以满足坐标保密相关规定,同时考虑跨网格使用的便利性,偏移量控制在十米量级。同时,每个城市级网格的四周边界按随机原则向内收缩,以保证相邻网格不搭接。为尽量减少对实际使用的影响,收缩尺度一般控制在0.1米至2米。
[0015]所述S3将空间数据按网格内相对位置进行处理,在每个城市级网格内部,将各空间数据的真实全球坐标值转换为相对于网格定位点的相对位置坐标或相对位置编码。
[0016]所述S4数据的单向流动与对外发布,通过数据单向流动方式,将处理后的空间数据放置到互联网上,建立一个城市级空间数据服务平台,平台面向互联网所发布数据不包含真实坐标数值,符合保密要求。
[0017]所述S5基于准确相对位置进行数据服务,依赖于准确的局部相对位置数据,而不依赖于准确的全球坐标数据,平台对公众提供数据服务,另外,高度维上同样也是提供准确相对高度信息,而非全球高程数据。
[0018]所述S6对连续空间服务需求进行响应,对于包括自动驾驶的连续长空间尺度的数据需求,每次提供一个不超过“25平方千米”的网格内数据,上一网格快结束时再提供下一网格数据。
[0019]所述S7平台发布网格底图,即平台向公众发布一套网格地图,将非涉密遥感影像图作为底图,对于每个城市级网格内的每个网格定位点与自然地物建筑关联上,再在每个城市级网格内部划设递归性的多尺度精细网格;
[0020]所述S8公众进行社会化采集,公众针对任意地物,利用包括智能手机的终端设备点选出对应精细网格,还包括开发智能识别程序,由公众确认所处位置点,再由系统自动判定所对应的精细网格。
[0021]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基于网格的涉密空间数据公众服务方法,既隐藏了真实全球坐标满足保密要求,又能提供城市级的大集合空间数据,还能保证空间数据准确性支持局部精确量算分析,很好地兼顾了数据安全(保密)与数据服务的要求。
[0023]本专利技术基于网格的涉密空间数据公众服务方法,相对于火星坐标(移到错误位置),或低精度地图(信息不确定),局部的网格数据中位置是准确的,信息正确性可以更好
地得到保证,使得数据分析应用更具有科学性。
[0024]本专利技术基于网格的涉密空间数据公众服务方法,因为跨网格的局部坐标不连续,相对于传统做法——高精度真实坐标+“25平方千米”连续覆盖面积限制——避免了多次高重叠反推得到超过25平方千米的高精度坐标的风险。
[0025]本专利技术基于网格的涉密空间数据公众服务方法,建立规避全球坐标的空间数据“众包”采集机制,一定程度上可消除“非法测绘”的风险,发挥地理信息社会化采集优势,有助于推进时空大数据的社会化采集、汇聚和利用。
[0026]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网格的涉密空间数据公众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涉及4个环节,包括在保密环境汇聚涉密空间数据、在保密环境进行数据加工处理、在互联网上建立城市级空间数据服务平台和利用平台对地理信息社会化采集进行支撑。所述在保密环境汇聚涉密空间数据,针对所汇聚数据包含大量的涉密数据,要在保密内网环境进行,其与互联网保持物理隔离,所述在保密环境进行数据加工处理,包括如下具体环节;S1:以城市为单位进行空间数据处理;S2:对网格框架的定位点坐标做低精度处理;S3:将空间数据按网格内相对位置进行处理。所述在互联网上建立城市级空间数据服务平台,包括如下具体环节;S4:数据的单向流动与对外发布;S5:基于准确相对位置进行数据服务;S6:对连续空间服务需求进行响应。所述利用平台对地理信息社会化采集进行支撑,包括如下具体环节;S7:平台发布网格底图;S8:公众进行网格属性的社会化采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网格的涉密空间数据公众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以城市为单位进行空间数据处理,是以城市为单元进行空间数据的加工处理,按照平面直角坐标系规则设定城市网格框架的划分和编码规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网格的涉密空间数据公众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对网格框架的定位点坐标做低精度处理,对于城市级网格框架的每个网格,将其定位点进行随机偏移,偏移量须大于
±
10米,以满足坐标保密相关规定,同时考虑跨网格使用的便利性,偏移量控制在十米量级。同时,每个城市级网格的四周边界按随机原则向内收缩,以保证相邻网格不搭接。为减少对实际使用的影响,收缩尺度一般控制在0.1米至2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网格的涉密空间数据公众服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林石帆王冉
申请(专利权)人:时空慧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