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源立体感知系统及其组成部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55736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源立体感知系统及其组成部件,包括感知层、传输层、数据管理层、平台服务层和业务应用层,所述感知层通过卫星获取流域全貌高分辨率和高光谱影像,从天、空、地三个方面实现水生态环境大数据的全面感知,所述传输层用于将感知层获得的数据发送至数据管理层中,数据传输可通过4G通讯、光纤、WiFi通讯方式传播。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技术对水体污染源的精准溯源,对目标水体污染事件进行精准治理,基于天、空、地一体化多源立体感知监测,全面、透彻、实时、连续感知水环境数据,应用智慧分析模型综合分析水污染成因,高效促进环境污染治理,有效评价水质健康状况。有效评价水质健康状况。有效评价水质健康状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源立体感知系统及其组成部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体感知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多源立体感知系统及其组成 部件,属于生态治理


技术介绍

[0002]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和发展的基础,目前对 生态环境的治理主要通过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荒漠化。
[0003]目前的生态的环境在治理的过程中,仅仅通过局部进行治理,无法对水体 污染源的精准溯源治理,此外没有对水体污染进行监测,导致污水的随意排放, 影响生态环境的治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源立体感知系统及其组成部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感知层、传输层、数据 管理层、平台服务层和业务应用层,所述感知层通过卫星获取流域全貌高分辨 率和高光谱影像,从天、空、地三个方面实现水生态环境大数据的全面感知, 所述传输层用于将感知层获得的数据发送至数据管理层中,数据传输可通过4G 通讯、光纤、WiFi通讯方式传播,所述数据管理层的卫星影像数据、遥感反演 数据以tiff文件形式进行存储,水系图以shp文件形式进行存储,通过 geoserver地图引擎发布成地图服务,供业务应用层调用,所述平台服务层采用 SpringBoot+SpringCloud+Nacos技术栈、SOA微服务架构进行构建,由服务注 册中心、服务、网关三个核心部分组成,构建以微服务为中心的可扩展可伸缩 的服务架构,平台服务层用于网关服务、接口服务、模型算法服务,所述业务 应用层用于状况评估、污染溯源、长效监管、污染预警。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感知层由水质物联网监测站、在线 监测站和岸边站组成,所述水质物联网监测站、在线监测站、岸边站均设置有 高清夜视摄像头和无人机,实时获取流域水质指标和变化趋势,沿岸线安装高 清夜视摄像头,抓拍取证污染事件,利用搭载光谱视频成像仪的无人机、可取 样化验的巡检无人船,构建重点区域定期巡视和突发应急事件机动监测平台, 通过卫星获取流域全貌高分辨率和高光谱影像,从天、空、地三个方面实现水 生态环境大数据的全面感知。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传输层:通过NB

IoT、LoRa窄带 物联或4G通讯方式传输,视频数据通过光纤、WiFi或政务专网通讯方式传输。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数据管理层:统筹管理环境监测数 据及各部门原有环境监测系统建设数据,打破各部门间数据壁垒,整合环境数 据,打造统一的数据资源中心,内容包括:元数据管理、数据采集管理、数据处 理、数据汇总、信息发布、数据交换与共享。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平台服务层:资统一用户管理、统 一身份认证、单点登录统、应用开发平台、系统日志管理系统、业务应用集成 平台、GIS地图服务、BI智能分析服务、云计算平台、大数据支撑平台,为应 用层提供数据支撑,为生态环境建设奠定基础。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业务应用层:对生态环境的综合展 现,包括基础信息管理、一张图展示、智能巡查、追根溯源、统一调度、预测 预警、督察督办。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从天、空、地三个方面实现水生态 环境大数据的全面感知具体为:
[0012]天基感知:采用卫星遥感技术,通过定期提供的卫星遥感影像数据的分析, 实现水体评估、水资源、水生态、岸线破坏监测功能;
[0013]空基感知:采用浮空器平台及载荷技术,对不方便勘察、或无法触及的地 点进行全方位近距离观察;
[0014]地基感知:利用物联网水质站、空气站,可控的超高分辨率成像技术、暗 光彩色成像技术、特征物识别技术,可实现对地面特征物的高灵敏获取。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一种多源立体感知系统的组成部件,包 括高清夜视摄像头、搭载光谱视频成像仪的无人机、可取样化验的巡检无人船、 高光谱视频相机、物联网水质站和空气站,所述高清夜视摄像头用于抓拍取证 污染事件,所述搭载光谱视频成像仪的无人机和可取样化验的巡检无人船,构 建重点区域定期巡视和突发应急事件机动监测平台,通过卫星获取流域全貌高 分辨率和高光谱影像,所述高光谱视频相机用于对不方便勘察、或无法触及的 地点进行全方位近距离观察,所述物联网水质站和空气站实现对地面特征物的 高灵敏获取,通过组成部件对基于天、空、地一体化多源立体感知监测体系, 全面、透彻、实时、连续感知水环境数据,应用智慧分析模型综合分析水污染 成因,水体污染源的精准溯源,高效促进环境污染治理对目标水体污染事件进 行精准治理。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专利技术一种多源立体感知系统及其组成部件,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技术 对水体污染源的精准溯源,对目标水体污染事件进行精准治理,基于天、空、 地一体化多源立体感知监测,全面、透彻、实时、连续感知水环境数据,应用 智慧分析模型综合分析水污染成因,高效促进环境污染治理,有效评价水质健 康状况,以环境质量监测为核心,推进污染源与生态环境状况的监测,建设多 源动态、综合感知、全面精准的检测,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进行常态化的监测, 并建立全天候的污染监测机制,实现对整个城市的网络化监测,通过一系列的AI 智能数据分析模型,来分析城市的生态环境的污染状况,找出污染源,实时、 全面、动态展现出区域生态环境全貌情况,为环境治理部门提供数据做支撑。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 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 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 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源立体感知系统及其组成部件的技术方案: 包括感知层、传输层、数据管理层、平台服务层和业务应用层,感知层通过卫 星获取流域全貌高分辨率和高光谱影像,从天、空、地三个方面实现水生态环 境大数据的全面感知,传输层用于将感知层获得的数据发送至数据管理层中, 数据传输可通过4G通讯、光纤、WiFi通讯方式传播,数据管理层的卫星影像数 据、遥感反演数据以tiff文件形式进行存储,水系图以shp文件形式进行存储, 通过geoserver地图引擎发布成地图服务,供业务应用层调用,平台服务层采 用SpringBoot+SpringCloud+Nacos技术栈、SOA微服务架构进行构建,由服务 注册中心、服务、网关三个核心部分组成,构建以微服务为中心的可扩展可伸 缩的服务架构,平台服务层用于网关服务、接口服务、模型算法服务,业务应 用层用于状况评估、污染溯源、长效监管、污染预警。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源立体感知系统,包括感知层、传输层、数据管理层、平台服务层和业务应用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感知层通过卫星获取流域全貌高分辨率和高光谱影像,从天、空、地三个方面实现水生态环境大数据的全面感知,所述传输层用于将感知层获得的数据发送至数据管理层中,数据传输可通过4G通讯、光纤、WiFi通讯方式传播,所述数据管理层的卫星影像数据、遥感反演数据以tiff文件形式进行存储,水系图以shp文件形式进行存储,通过geoserver地图引擎发布成地图服务,供业务应用层调用,所述平台服务层采用SpringBoot+SpringCloud+Nacos技术栈、SOA微服务架构进行构建,由服务注册中心、服务、网关三个核心部分组成,构建以微服务为中心的可扩展可伸缩的服务架构,平台服务层用于网关服务、接口服务、模型算法服务,所述业务应用层用于状况评估、污染溯源、长效监管、污染预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源立体感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知层由水质物联网监测站、在线监测站和岸边站组成,所述水质物联网监测站、在线监测站、岸边站均设置有高清夜视摄像头和无人机,实时获取流域水质指标和变化趋势,沿岸线安装高清夜视摄像头,抓拍取证污染事件,利用搭载光谱视频成像仪的无人机、可取样化验的巡检无人船,构建重点区域定期巡视和突发应急事件机动监测平台,通过卫星获取流域全貌高分辨率和高光谱影像,从天、空、地三个方面实现水生态环境大数据的全面感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源立体感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层:通过NB

IoT、LoRa窄带物联或4G通讯方式传输,视频数据通过光纤、WiFi或政务专网通讯方式传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源立体感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管理层:统筹管理环境监测数据及各部门原有环境监测系统建设数据,打破各部门间数据壁垒,整合环境数据,打造统一的数据资源中心,内容包括:元数据管理、数据采集管理、数据处理、数据汇总、信息发布、数据交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曦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泓升环境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