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大动脉炎鉴别的生物标志物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7152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SBA凝集素在制备用于鉴别诊断大动脉炎和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试剂中的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通过凝集素微阵列检测大动脉炎患者与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IgG与凝集素特异性结合的糖基化模式。结果显示,大动脉炎患者SBA凝集素结合信号显著高于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提示大动脉炎患者血清IgG中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大动脉炎鉴别的生物标志物及其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大动脉炎鉴别的生物标志物及其用途。

技术介绍

[0002]大动脉炎(TAK)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主动脉及其一级分支,导致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和闭塞,引起缺血相关并发症,如眩晕、卒中和间歇性跛行等。目前,TAK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然而由于TAK通常隐匿性起病,又具有复杂的临床表现,故TAK常在发病数年后方得以诊断,加之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和TAK在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导致临床上有时难以鉴别TAK和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因此,目前缺乏可靠的指标来鉴别这两种疾病。
[0003]糖基化是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最重要的翻译后修饰形式之一,通过改变糖蛋白的结构和稳定性影响糖蛋白的生物学功能。IgG是人血清中最丰富的糖蛋白。IgG的糖基化模式会随生理和病理条件不同而发生变化,这一点已在多种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得到验证,例如,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炎症性肠病等疾病中已观察到IgG糖基化模式和正常人相比存在明显不同。
[0004]鉴于IgG糖基化在疾病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利用一种高通量的聚糖分析技术——凝集素微阵列技术来筛查TAK患者血清IgG特异性糖基化模式,并寻找可用于鉴别TAK和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鉴别大动脉炎和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生物标志物及其用途。
>[0006]首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鉴别大动脉炎和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生物标志物,其为SBA凝集素与IgG结合所形成的复合物。
[0007]其中,所述的IgG含有N

乙酰半乳糖胺。
[0008]具体地,所述鉴别诊断包括:测定来自呈现大动脉炎的患者的生物样品中SBA凝集素与IgG结合所形成的复合物的水平;
[0009]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对照和健康对照数据比较所述生物样品中SBA凝集素与IgG结合所形成的复合物的水平,其中,相对于所述疾病对照和健康对照数据,所述待测生物样品中SBA凝集素与IgG结合所形成的复合物的水平检测性地升高表明患大动脉炎的可能性;并且,相对于所述健康对照数据,所述疾病对照中SBA凝集素与IgG结合所形成的复合物的水平无显著差异。
[0010]其中,所述生物样品为血清样品。
[0011]在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SBA凝集素与IgG结合所形成的复合物的水平通过以下步骤来测量,包括:
[0012]a.使来自患者的生物样品与SBA凝集素接触;
[0013]b.在生物样品中存在的IgG与SBA凝集素之间形成凝集素

聚糖复合物;
[0014]c.洗涤来除去任何未结合的IgG;
[0015]d.添加被标记的并且对来自生物样品的抗体有反应性的检测抗体;
[0016]e.洗涤来除去任何未结合的被标记的所述检测抗体;
[0017]f.将所述检测抗体的标记物转化为可检测信号。
[0018]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SBA凝集素在制备用于鉴别大动脉炎和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试剂中的用途。
[0019]其中,所述鉴别诊断包括:将SBA凝集素和呈现大动脉炎的患者的生物样品进行接触,测定SBA凝集素与IgG结合所形成的复合物的水平;任选地,
[0020]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对照和健康对照数据比较所述生物样品中SBA凝集素与IgG结合所形成的复合物的水平,其中,相对于所述疾病对照和健康对照数据,所述待测生物样品中SBA凝集素与IgG结合所形成的复合物的水平检测性地升高表明患大动脉炎的可能性;并且,相对于所述健康对照数据,所述疾病对照中SBA凝集素与IgG结合所形成的复合物的水平无显著差异。
[0021]其中,所述生物样品为血清样品。
[0022]在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SBA凝集素与IgG结合所形成的复合物的水平通过以下步骤来测量,包括:
[0023]a.使来自患者的生物样品与SBA凝集素接触;
[0024]b.在生物样品中存在的IgG与SBA凝集素之间形成凝集素

聚糖复合物;
[0025]c.洗涤来除去任何未结合的IgG;
[0026]d.添加被标记的并且对来自生物样品的抗体有反应性的检测抗体;
[0027]e.洗涤来除去任何未结合的被标记的所述检测抗体;
[0028]f.将所述检测抗体的标记物转化为可检测信号。
[0029]其中,所述的SBA凝集素沉积或固定在固相表面载体上。
[0030]其中,所述的固相表面载体优选为乳胶珠子、多孔平板或膜条、纳米管道、带二维码的薄片等的形式。
[0031]其中,所述检测抗体通过共价连接到酶、具有荧光化合物或金属的标记物、或具有化学发光化合物的标记物来标记。
[0032]本专利技术通过凝集素微阵列检测大动脉炎患者血清IgG与凝集素特异性结合的聚糖谱,结果显示,与SBA凝集素特异性结合的N

乙酰半乳糖胺的含量在大动脉炎患者的血清IgG中是升高的,显著高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和健康对照,同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和健康对照间血清IgG的N

乙酰半乳糖胺的含量无显著差异。既往研究表明,IgG的N

乙酰半乳糖胺糖基化可以保护IgG的铰链区免受蛋白水解酶的降解,表明大动脉炎患者血清IgG中异常升高的N

乙酰半乳糖胺糖基化可能是通过抑制致病性IgG的清除、延长其半衰期来发挥致病作用。表明血清IgG高N

乙酰半乳糖胺糖基化可被用作诊断大动脉炎患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附图说明
[0033]图1所示为凝集素微整列56个凝集素(三复孔)在阵列载玻片的布局。
[0034]图2所示为大动脉炎组、动脉粥样硬化组、健康对照组SBA凝集素信号值比较。
[0035]图3所示为新批次标本SBA凝集素印迹验证图。
[0036]图4所示为新批次标本SBA凝集素印迹结果灰度值比较。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38]实施例1凝集素微阵列分析血清IgG糖基化
[0039]实验标本:纳入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分成3组:TAK组164例,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对照组(DCs,128例,包括颈动脉狭窄75例,慢性严重肢体缺血53例),健康对照组(HCs,包括100例健康体检者)。研究对象资料见表1.其中TAK和DCs组的诊断均符合相应疾病的诊断标准。入组的人群均采集新鲜血液,并立即分离出血清,

80℃冻存备用。
[0040]由56种凝集素组成的凝集素微阵列用于筛选差异性结合凝集素(图1)。将56种凝集素固定到芯片中,每种凝集素设置3次重复,将每个患者的血清进行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大动脉炎鉴别的生物标志物,其为大豆凝集素SBA与血清IgG结合所形成的复合物。2.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标志物在制备用于鉴别大动脉炎和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试剂中的用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鉴别诊断包括:测定来自呈现大动脉炎的患者的生物样品中SBA凝集素与IgG结合所形成的复合物的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对照和健康对照数据比较所述生物样品中SBA凝集素与IgG结合所形成的复合物的水平,其中,相对于所述疾病对照和健康对照数据,所述待测生物样品中SBA凝集素与IgG结合所形成的复合物的水平检测性地升高表明患大动脉炎的可能性;并且,相对于所述健康对照数据,所述疾病对照中SBA凝集素与IgG结合所形成的复合物的水平无显著差异。4.SBA凝集素在制备用于鉴别大动脉炎和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试剂中的用途。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鉴别诊断包括:将SBA凝集素和呈现大动脉炎的患者的生物样品进行接触,测定SBA凝集素与IgG结合所形成的复合物的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对照和健康对照数据比较所述生物样品中SBA凝集素与IgG结合所形成的复合物的水平,其中,相对于所述疾病对照和健康对照数据,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新平胡朝军刘泠钰曾小峰李梦涛王迁赵久良李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