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送前导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6983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输送前导正机。具有输送单元,所述输送单元固定于地面上,用于输送矫正位姿之后的物料;升降单元,所述升降单元设置在输送单元之间,用于未矫正位姿物料的摆放上料;推进单元,所述推进单元共有两个,对称设置在输送单元两侧,并和升降单元处于同一输送线上,用于矫正上料后的物料位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传送方便,确保传送物品的位姿正确,由叉车或人工将托盘摆放上输送线时无需将货物摆放端正,降低由于人工熟练度导致的效率差异,叉车工或操作工无需经过长时间培训就可准确入库,提高后期输送线尺寸检测的通过率。提高后期输送线尺寸检测的通过率。提高后期输送线尺寸检测的通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送前导正机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化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输送前导正机。

技术介绍

[0002]智能输送成套设备是各类大型生产线、传输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生产(运输)效率、提升产品工艺水平、降低生产能耗、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实现制造和物流环节智能化、柔性化的关键。其对于输送线货物有较高的尺寸和姿态要求,货物由叉车置于输送线上需要叉车工有较高的熟练度才能够准确摆放位置,叉车工的熟练度对于货物进入输送线的入库效率有较大的影响,叉车工熟练度低会导致货物频繁退出,从而导致效率低下,不能满足连续化、快节奏、智能化的输送要求。
[0003]现亟需一种设备对于运送到生产线上的产品做出位姿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输送前导正机。
[0005]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送前导正机,具有输送单元,所述输送单元固定于地面上,用于输送矫正位姿之后的物料;
[0006]升降单元,所述升降单元设置在输送单元之间,用于未矫正位姿物料的摆放上料;
[0007]推进单元,所述推进单元共有两个,对称设置在输送单元两侧,并和升降单元处于同一输送线上,用于矫正上料后的物料位姿。
[0008]进一步的,所述输送单元具有输送机架、输送装置和输送动力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共有两条,纵向设置在输送机架两侧,所述输送动力装置设置在输送机架上,和输送装置传动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单元包括升降装置,升降导辊组;所述升降导辊组共有两组,横向并列设置在升降装置顶端。
[0010]进一步的,所述推进单元包括推进机架、推进驱动装置和推进推杆;所述推进驱动装置设置在推进机架上,所述推进推杆设置在推进驱动装置上,横向往复移动。
[0011]进一步的,所述输送装置为输送链条,所述输送动力装置为输送电机,所述输送动力装置通过链轮和输送装置传动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座、升降驱动装置和上升降台;所述上升降台通过底端固定的升降驱动装置固定在升降座的顶端。
[0013]进一步的,所述升降驱动装置为蜗轮蜗杆升降机。
[0014]进一步的,所述推进机架顶端横向设置有两组平行的推进导辊组,所述推进驱动装置包括推进驱动电机、丝杆螺母机构;所述推进驱动电机通过链轮链条和丝杆螺母机构传动连接,所述丝杆螺母机构的丝杆螺母顶端固定有推进推杆。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以下积极的效果:
[0016](1)本技术结构简单,传送方便,确保传送物品的位姿正确,由叉车或人工将
托盘摆放上输送线时无需将货物摆放端正,降低由于人工熟练度导致的效率差异,叉车工或操作工无需经过长时间培训就可准确入库,提高后期输送线尺寸检测的通过率。
附图说明
[0017]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输送单元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升降单元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推进单元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见图1,本技术具有输送单元1,升降单元2,推进单元3,输送单元1固定于地面上,用于输送矫正位姿之后的物料;升降单元2设置在输送单元1一端之间,用于未矫正位姿物料的摆放上料;推进单元3共有两个,对称设置在输送单元1两侧,并和升降单元2处于同一输送线上,用于矫正上料后的物料位姿。
[0023]见图2,输送单元1具有输送机架11、输送装置12和输送动力装置13,输送装置12共有两条,纵向设置在输送机架11两侧,输送动力装置13设置在输送机架11上,和输送装置12传动连接。输送装置12为输送链条,输送动力装置13为输送电机,输送动力装置13通过链轮、传动轴和输送装置12传动连接。起到输送物料的作用。输送装置12远离升降单元2一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条限位道,用于限制摆正后物料的位置。限位道两端向输送单元1外侧倾斜,方便物料的导向上料。限位道外侧固定有到位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物料尺寸。
[0024]见图3,升降单元2包括升降装置21,升降导辊组22;升降导辊组22 共有两组,横向并列设置在升降装置21顶端。升降装置21包括升降座211、升降驱动装置212和上升降台213;上升降台213通过底端固定的升降驱动装置212固定在升降座211的顶端。升降驱动装置212为蜗轮蜗杆升降机。蜗轮蜗杆升降机包括蜗轮蜗杆机构和与其传动连接的升降电机,起到上升降台213的升降作用。上升降台213四周设置有竖直导轨,升降座211四周和竖直导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导轮。
[0025]见图4,推进单元3包括推进机架31、推进驱动装置32和推进推杆33;推进驱动装置32设置在推进机架31上,推进推杆33设置在推进驱动装置 32上,横向往复移动。推进机架31顶端横向设置有两组平行的推进导辊组 34,推进驱动装置32包括推进驱动电机321、丝杆螺母机构322;推进驱动电机321通过链轮链条和丝杆螺母机构322传动连接,丝杆螺母机构322的丝杆螺母顶端固定有推进推杆33。推进推杆33底端两侧还设置有和丝杆螺母机构322平行的导轨滑台组。用于推进推杆33的移动。推进推杆33两端向输送单元1外侧倾斜,方便物料上料后的导正。
[0026]升降导辊组22和推进导辊组34同向设置,和输送单元1的输送方向垂直。
[0027]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首先推进推杆33位于两端始位,上升降台 213位于高位,升降导辊组22平面比输送装置12平面高。然后由叉车将托盘货物置于导正机上,推进推杆33由两侧始位推进至靠近输送单元1的终位,然后推进推杆33返回始位。接下来上升降台
213下降,将托盘缓慢置于输送单元1的链条面上,待上升降台213下降至低位时,输送单元1将托盘向前输送至后续输送线上。当托盘通过到位光电传感器,尺寸检测之后,上升降台213回到高位,若托盘未通过尺寸检测,托盘由输送单元1 退回,退回后由叉车取出,上升降台213再回到高位。
[0028]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送前导正机,其特征在于:具有输送单元(1),所述输送单元(1)固定于地面上,用于输送矫正位姿之后的物料;升降单元(2),所述升降单元(2)设置在输送单元(1)之间,用于未矫正位姿物料的摆放上料;推进单元(3),所述推进单元(3)共有两个,对称设置在输送单元(1)两侧,并和升降单元(2)处于同一输送线上,用于矫正上料后的物料位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前导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单元(1)具有输送机架(11)、输送装置(12)和输送动力装置(13),所述输送装置(12)共有两条,纵向设置在输送机架(11)两侧,所述输送动力装置(13)设置在输送机架(11)上,和输送装置(12)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前导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单元(2)包括升降装置(21),升降导辊组(22);所述升降导辊组(22)共有两组,横向并列设置在升降装置(21)顶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前导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单元(3)包括推进机架(31)、推进驱动装置(32)和推进推杆(33);所述推进驱动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鑫慧金明费春杰张鑫彪吴涛胡伟杨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孟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