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焚烧后废料的自动分类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6150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垃圾焚烧后废料的自动分类回收装置,包括输送带壳体,所述输送带壳体的底部固定有支撑座,所述输送带壳体的外侧而设置有安装脚,所述输送带壳体的底部安装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底部设置有滚轮主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分类导向下料机构,实现自动识别并根据废渣的具体性质对其产生更加具体的划分的目的,并在划分后能够将符合要求的废渣及时下料,大块的废渣可继续运输并等待后续工序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有进料机构,能够对部分大块以及结团的废渣进行捶打,便于部分大块以及结团的废渣进入输送带壳体内,无需增加新的动力源,可确保焚烧垃圾后产生的废渣处理效率稳定,进料盖还能够自动闭合和开启。进料盖还能够自动闭合和开启。进料盖还能够自动闭合和开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焚烧后废料的自动分类回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焚烧处理
,具体为垃圾焚烧后废料的自动分类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垃圾焚烧即通过适当的热分解、燃烧、熔融等反应,使垃圾经过高温下的氧化进行减容,成为残渣或者熔融固体物质的过程,垃圾焚烧是一种较古老的传统的处理垃圾的方法,由于垃圾用焚烧法处理后,减量化效果显著,节省用地,还可消灭各种病原体,将有毒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垃圾焚烧设施必须配有烟气处理设施,防止重金属、有机类污染物等再次排入环境介质中。回收垃圾焚烧产生的热量,可达到废物资源化的目的,故垃圾焚烧法已成为城市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焚烧垃圾后产生的废渣不能随意排放,需要根据废渣的具体性质对其进行分类,一般使用垃圾焚烧后废料的分类回收流水线手工分类并挑拣大块垃圾;
[0003]但是,现有的分类回收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易根据废渣的具体性质对其自动进行划分,需要手工分类并挑拣大块垃圾,存在无法自动分类回收的问题,同时焚烧垃圾后产生的废渣在从进料口进入时,由于存在部分大块以及结团的废渣,容易出现堵住进料口和影响进料速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垃圾焚烧后废料的自动分类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垃圾焚烧后废料的自动分类回收装置,包括输送带壳体,所述输送带壳体的底部固定有支撑座,所述输送带壳体的外侧而设置有安装脚,所述输送带壳体的底部安装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底部设置有滚轮主体,所述输送带壳体的顶部安装有进料机构,所述输送带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大间距输送带,所述输送带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延伸至外侧的分类导向下料机构,所述输送带壳体的外侧活动插接有延伸至内部的活动收料板,所述输送带壳体的外侧安装有支撑框架,所述输送带壳体的内部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外侧通过链轮转动连接有传动链条,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带,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动带。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分类导向下料机构包括安装箱,所述安装箱的外侧固定有导向壳体,所述导向壳体的外侧设置有下料壳体,所述导向壳体的外侧固定有耐磨板,所述耐磨板与所述安装箱之间固定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活动套,所述活动套的顶部固定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两端均设置有捶打块,所述安装箱的外侧与所述耐磨板的外侧均固定有捶打套,所述安装箱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外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一侧固定有第三传动杆,所述第
三传动杆的外侧固定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外侧固定有凸轮,所述凸轮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杆。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捶打套的内部开设有凹槽,且该凹槽的尺寸与所述捶打块的尺寸适配,起到了对捶打块进行限位的作用。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皮带轮与所述第一传动带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活动套转动连接,可通过连接杆来拉动活动套活动。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动套的外侧设置有金属柱,且该金属柱与所述连接杆之间转动连接,该金属柱的一端嵌入在所述活动套的内部,可确保连接结构稳固。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箱与所述输送带壳体之间焊接固定,所述活动套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安装柱尺寸适配的通孔,可通过安装柱对活动套进行导向。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料机构包括保护壳体,所述保护壳体的顶部固定有固定块,所述保护壳体的内顶壁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进料盖,所述保护壳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的外侧固定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一端固定有蜗轮,所述蜗轮的外侧啮合有蜗杆,所述保护壳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的顶部固定有滚珠丝杆,所述滚珠丝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滚珠螺母,所述滚珠螺母的外侧设置有金属套,所述金属套的外侧转动连接有金属杆,所述金属杆的一端固定有金属连接头,所述进料盖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外侧开设有导向槽。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皮带轮与所述第二传动带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与所述蜗杆之间固定连接,可蜗杆转动带动第二传动杆同时转动。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蜗杆与所述固定套之间焊接固定,所述金属连接头与所述导向槽之间为滑动配合构件,可通过导向槽对金属连接头进行限位。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保护壳体的内部开设有通槽,且该通槽的尺寸与所述金属杆的尺寸适配。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分类导向下料机构,尺寸较小的废渣自动下落并进入导向壳体,尺寸较大的废渣继续被活动收料板运输并等待后续工序的处理,实现了自动识别并根据废渣的具体性质对其产生更加具体的划分的功能,导向壳体和下料壳体内的废渣下料,从而实现自动识别并根据废渣的具体性质对其产生更加具体的划分的目的,并在划分后能够将符合要求的废渣及时下料,大块的废渣可继续运输并等待后续工序处理;
[0017]2、本专利技术设置有进料机构,便于焚烧垃圾后产生的废渣进入保护壳体内,还能够对部分大块以及结团的废渣进行捶打,便于部分大块以及结团的废渣进入输送带壳体内,避免出现堵住进料口和影响进料速度的问题,无需增加新的动力源,即可确保焚烧垃圾后产生的废渣处理效率稳定,进料盖还能够自动闭合和开启,使用过程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001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图1的A区域放大示意图;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进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专利技术图3的B区域放大示意图;
[0023]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进料盖外侧结构示意图;
[0024]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分类导向下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安装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活动套外侧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输送带壳体;2、支撑座;3、安装脚;4、连接架;5、滚轮主体; 6、进料机构;61、保护壳体;62、固定块;63、安装架;64、进料盖;65、第一传动杆;66、蜗轮;67、蜗杆;68、第二传动杆;69、滚珠丝杆;610、滚珠螺母;611、金属套;612、金属杆;613、金属连接头;614、第一皮带轮;615、固定套;616、导向槽;7、大间距输送带;8、分类导向下料机构;81、安装箱;82、导向壳体;83、下料壳体;84、耐磨板;85、安装柱;86、活动套;87、活动块;88、捶打块;89、捶打套;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垃圾焚烧后废料的自动分类回收装置,包括输送带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壳体(1)的底部固定有支撑座(2),所述输送带壳体(1)的外侧而设置有安装脚(3),所述输送带壳体(1)的底部安装有连接架(4),所述连接架(4)的底部设置有滚轮主体(5),所述输送带壳体(1)的顶部安装有进料机构(6),所述输送带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大间距输送带(7),所述输送带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延伸至外侧的分类导向下料机构(8),所述输送带壳体(1)的外侧活动插接有延伸至内部的活动收料板(9),所述输送带壳体(1)的外侧安装有支撑框架(10),所述输送带壳体(1)的内部固定有驱动电机(11),所述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外侧通过链轮转动连接有传动链条(12),所述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带(13),所述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动带(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后废料的自动分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类导向下料机构(8)包括安装箱(81),所述安装箱(81)的外侧固定有导向壳体(82),所述导向壳体(82)的外侧设置有下料壳体(83),所述导向壳体(82)的外侧固定有耐磨板(84),所述耐磨板(84)与所述安装箱(81)之间固定有安装柱(85),所述安装柱(85)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活动套(86),所述活动套(86)的顶部固定有活动块(87),所述活动块(87)的两端均设置有捶打块(88),所述安装箱(81)的外侧与所述耐磨板(84)的外侧均固定有捶打套(89),所述安装箱(8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锥齿轮(810),所述第一锥齿轮(810)的外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811),所述第二锥齿轮(811)的一侧固定有第三传动杆(812),所述第三传动杆(812)的外侧固定有第二皮带轮(813),所述第一锥齿轮(810)的外侧固定有凸轮(814),所述凸轮(814)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杆(8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焚烧后废料的自动分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捶打套(89)的内部开设有凹槽,且该凹槽的尺寸与所述捶打块(88)的尺寸适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焚烧后废料的自动分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皮带轮(813)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鹏程陶经坚程强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域德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