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胶树产胶潜力早期预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56902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橡胶树产胶潜力早期预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择定植3~8年的杂交分离群体或橡胶树品种及对照品种RRIM600的未开割树为材料;按照S/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橡胶树产胶潜力早期预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橡胶树产胶潜力早期预测方法,属于橡胶树育种


技术介绍

[0002]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 Muell.Arg.)(简称橡胶树)是多年生木本经济作物,为世界所需天然橡胶的主要来源。橡胶树的天然橡胶产量是通过不断割胶连续获取再生的胶乳所表现出来的,具有连续收获、累进计产的特点。传统的橡胶树产量育种程序是从大量杂交分离群体中,经过短期的有性系比(1

4年)选出优良单株,再经过长期的无性系比(包括初级系比和高级系比,每一级的无性系比经历13年,因为幼苗定植8年才开始割胶,测产5年)确定该优良单株为良种。因此,产量选择周期30年左右。为了节省土地和人力资源、简化无性系比程序和提高育种效率,建立准确的有性系比阶段的产量早期预测方法是十分必要的,也一直受到国内外橡胶树产量育种的高度重视,出现了种类多样的预测方法(周钟毓,袁燮辉,郭祁源,黄香.巴西橡胶树产量苗期预测方法及其理论依据的研究.热带作物学报,1982,3(2):1

18.;周钟毓.国外巴西橡胶树产量早期预测方法研究概况.热带作物研究,1993,2:78

83.)。这些方法可归为两类:一类是基于叶片部位的参数,另一类是基于茎干部位的参数。其中,在育种实践中得到推广应用的是我国基于叶片部位的参数研发的小叶柄胶/叶脉胶法和马来西亚基于茎干部位的参数研发的试割法(周钟毓,郭祁源,詹赛荣,刘晋兴.巴西橡胶树人工授粉苗(树)产量早期预测方法的研究(1978

1992)。小叶柄胶/叶脉胶法在1龄苗上应用,试割法在3

4龄苗上应用(郭森元,窦美安,谢善昌.4龄试割法预测橡胶抗寒品系产量准确度的初步研究.)。这两种方法的共性是观测橡胶产量,前者观测从叶柄和叶脉切口排出的胶乳量,后者是测定从树干树皮切口流出的胶乳量。这两种方法虽然操作简便,但存在以下问题,导致预测效果不理想:(1)观测的指标是产量这个综合性状,没有剖析出产量的构成性状,因此不能精准评价产量性状和指导杂交亲本的选配;(2)叶片的乳管是初生乳管,树干部位与生产直接联系的乳管是次生乳管,两者的来源不同,而且橡胶树的产量来自割胶导致的不断再生的胶乳,因此,小叶柄胶/叶脉胶与产量之间没有因果联系;(3)试割法虽然可以类比生产过程,但是测定的是排出的胶乳量,而不是两次割胶间的再生的胶乳量,且易受环境因素影响。人们也试图剖析产量构成性状,如筛管直径、乳管大小、乳管数量等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谭德冠,姚庆收,张伟算,程汉,黄华孙.10个橡胶树新品系幼龄试割期间生理参数的分析与比较.热带农业科学,2004,24(1):1

14.;周钟毓,詹赛荣,郭祁源,刘晋兴.巴西橡胶树乳管的生长发育.云南热作科技,1991,14(2):3

7.;周钟毓.国外巴西橡胶树产量早期预测方法研究概况.热带作物研究,1993,2:78

83.),但没有作为早期预测技术使用。目前只有试割法仍在应用于橡胶树产量的早期预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橡胶树产胶潜力早期预测方法,该方法采用产量构成性
状评价产胶潜力,评价结果不仅能精准鉴定杂交后代,而且对于杂交亲本选配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橡胶树产胶潜力早期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5]选择定植3~8年的杂交分离群体或橡胶树品种以及对照品种RRIM600的未开割树为材料;按照S/2
·
d/2的割胶制度,在5~11月的任何月份连续割10刀;在第10刀胶乳停排后的当天,在割面上施用乙烯利;按照S/2
·
d/2的割胶制度,连续割3刀(即第11~第13刀),在第13刀胶乳停排的当天,在割面上再次施用所述乙烯利;按照S/2
·
d/2的割胶制度,连续割3刀(即第14~第16刀);测定第5~15刀的胶乳产量、干胶含量和橡胶粒子粒径;在所述乙烯利处理后的1~3个月内,在割口上下50cm范围内取树皮,观测乳管列数目;
[0006]按照式(1)得到橡胶树的产胶潜力:
[0007]P=0.4
×
x1/M1+0.2
×
x2/M2+0.2
×
x3/M3+0.05
×
x4/M4+0.05
×
x5/M5+0.1
×
x6/M6(1)
[0008]式中,P表示橡胶树的产胶潜力;
[0009]x1表示个体的水囊皮和有效产胶部位的乳管列数与水囊皮和有效产胶部位厚度的比值,M1表示该表型值在群体中的平均值;
[0010]x2表示个体的第5~10刀间(非刺激)的5刀胶乳再生量之和,M2表示该表型值在群体中的平均值;
[0011]x3表示个体的第10~15刀间(乙烯利刺激)的5刀胶乳再生量之和,M3表示该表型值在群体中的平均值;
[0012]x4表示个体的第5~10刀间的5刀橡胶再生效率之和,M4表示该表型值在群体中的平均值;
[0013]x5表示个的体第10~15刀间的5刀橡胶再生效率之和,M5表示该表型值在群体中的平均值;
[0014]x6表示个体的割胶耐受性,M6表示该表型值在群体中的平均值。
[0015]本专利技术早期预测方法中,S/2
·
d/2的割胶制度指的是:二分之一树围,两天一刀,不用乙烯利刺激。
[0016]本专利技术早期预测方法,具体地,在5~11月份,从离地面100cm处的树干部位开始从上往下割胶,连续割10刀;施用所述乙烯利后,继续往下割胶,连续割6刀。
[0017]本专利技术早期预测方法中,所述乙烯利的施用浓度为0.5%~1%;
[0018]在割面和割线处刷施所述乙烯利的水剂。
[0019]本专利技术早期预测方法中,当胶乳产量小于5毫升时,用移液抢量取;大于5毫升时,用量筒量取。也可以用一次性塑料碗收集胶乳,称重。
[0020]本专利技术早期预测方法中,按照下述步骤测定干胶含量:取1毫升胶乳,加入预先称重的直径5cm一次性培养皿中,称重,展平,置于60~70℃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烘干的胶片重量与胶乳重量之比即为干胶含量。
[0021]本专利技术早期预测方法中,按照下述方法测定橡胶粒子粒径:把胶乳用缓冲液稀释6倍(60微升胶乳加入300微升缓冲液中),缓冲液为含有0.2M甘露醇的0.1MTris

HCl缓冲液(pH7.2),采用激光散射粒度分布分析仪(HORIBA/LA

960S,HORIBAScientific,Japan),测定不同粒径橡胶粒子占比。
[0022]本专利技术早期预测方法中,观测乳管列数目的处理还可包括定植3年的未开割树在5~7月和9~11月分别按S/2
·
d/2或S/2...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橡胶树产胶潜力早期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择定植3~8年的杂交分离群体或橡胶树品种以及对照品种RRIM600的未开割树为材料;按照S/2
·
d/2的割胶制度,在5~11月的任何月份连续割10刀;在第10刀胶乳停排后的当天,在割面上施用乙烯利;按照S/2
·
d/2的割胶制度,连续割3刀,在第13刀胶乳停排的当天,在割面上再次施用所述乙烯利;按照S/2
·
d/2的割胶制度,连续割3刀;测定割线长度以及第5~15刀的胶乳产量、干胶含量和橡胶粒子粒径;在所述乙烯利处理后的1~3个月内,在割口上下50cm范围内取树皮,观测乳管列数目;按照式(1)得到橡胶树的产胶潜力:P=0.4
×
x1/M1+0.2
×
x2/M2+0.2
×
x3/M3+0.05
×
x4/M4+0.05
×
x5/M5+0.1
×
x6/M6 (1)式中,P表示橡胶树的产胶潜力;x1表示个体的水囊皮和有效产胶部位的乳管列数与水囊皮和有效产胶部位厚度的比值,M1表示该表型值在群体中的平均值;x2表示个体的第5~10刀间非刺激的5刀胶乳再生量之和,M2表示该表型值在群体中的平均值;x3表示个体的第10~15刀间乙烯利刺激的5刀胶乳再生量之和,M3表示该表型值在群体中的平均值;x4表示个体的第5~10刀间的5刀橡胶再生效率之和,M4表示该表型值在群体中的平均值;x5表示个的体第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维敏史敏晶李言晁金泉杨署光张世鑫吴绍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