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料中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6550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49
本申请公开卸料中转装置,用以承接至少一料辊移下的至少一料卷,所述卸料中转装置包括一支撑构件、至少两承载辊和一卸料高度调整组件,所述卸料高度调整组件包括一安装件、一旋转轴和一第一驱动件,所述支撑构件定义一高端部和一底端部;所述安装件定义一中轴线;所述安装件被固定于所述旋转轴,并且所述承载辊沿着所述安装件延伸的方向固定于所述安装件,并且所述承载辊的轴向与所述旋转轴的轴向平行;所述旋转轴通过所述第一驱动件被可绕着水平方向转动地安装于支撑构件的高端部;所述卸料中转装置能够将所述料卷所处的高度转动至符合人体工学的高度,以便工人卸料,避免造成工人工伤。人工伤。人工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卸料中转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卸料设备,尤其涉及卸料中转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大多收卷装置在设计时,考虑到空间利用和收卷效率问题,通常设置多个料辊并且料辊呈现上下放置。这种设计带来的弊端就是,部分卷料位置过高需要工人双臂举高去卸料,而部分卷料位置过低,导致在卸料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长时间保持身体弯曲,使得整个卸料操作需要耗费工人大量体力,长此以往还会造成工人关节和肌肉损伤。
[0003]为了避免卸料时,料卷之间发生碰撞,造成损坏,工人会对多个料辊上的料卷逐一卸料,因此卸料效率低,不利于生产线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卸料中转装置,所述卸料中转装置能够转移至少一料辊承载的至少一料卷,并且将所述料卷所处的高度转动至符合人体工学的高度,以便工人卸料,避免造成工人工伤。
[0005]本技术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卸料中转装置,所述卸料中转装置还能够将转移的所述料卷进行卸料,避免人工卸料。所述卸料中转装置能够一次性将多个承载辊上的所述料卷进行卸料,大大提高了卸料效率。
[0006]本技术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卸料中转装置,所述卸料中转装置的所述承载辊能够与料辊精准对接,能够有效防止在转移料卷的过程中,料卷对所述卸料中转装置产生碰撞,延长所述卸料中转装置的使用寿命,提高移料的效率和精准性。
[0007]为达到本技术以上至少一个优势,本技术提供卸料中转装置,用以承接至少一料辊移下的至少一料卷,所述卸料中转装置包括:
[0008]一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定义一高端部和一底端部;
[0009]至少两承载辊;
[0010]一卸料高度调整组件,所述卸料高度调整组件包括:
[0011]一安装件,所述安装件定义一中轴线;
[0012]一旋转轴,所述安装件被固定于所述旋转轴,并且所述承载辊沿着所述安装件延伸的方向固定于所述安装件,并且所述承载辊的轴向与所述旋转轴的轴向平行;
[0013]一第一驱动件,所述旋转轴通过所述第一驱动件被可绕着水平方向转动地安装于支撑构件的高端部;
[0014]所述卸料高度调整组件具有一承接状态和一卸料状态,在所述卸料高度调整组件位于所述承接状态时,所述安装件的所述中轴线位于竖直状态,而多个所述承载辊呈现上下分布,所述支撑构件通过所述卸料高度调整组件带动所述承载辊与所述料辊对接,位于所述料辊上的所述料卷可转移至所述承载辊,在所述卸料高度调整组件位于所述卸料状态时,所述安装件的所述中轴线位于水平状态,多个所述承载辊处于预设高度范围内,以便卸
料。
[0015]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沿所述安装件的所述中轴线等距安装多个所述承载辊。
[0016]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支撑构件包括一杆部和一底部,所述底部自所述杆部的底端径向延伸,以此增加所述支撑构件支撑的稳定性,所述杆部包括一上部和一下部,所述下部远离所述上部的一端设置所述底部,所述承载辊通过所述卸料高度调整组件安装于所述上部。
[0017]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卸料中转装置还包括一高度调节件,所述高度调节件用以调整所述卸料高度调整组件高度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支撑构件。
[0018]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每个所述承载辊远离所述安装件的一端部形成一对接结构,每个所述料辊靠近所述承载辊的一端形成一承载结构,在所述卸料高度调整组件位于所述承接状态时,所述承载结构插接于所述对接结构。
[0019]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卸料中转装置还包括一角度调节组件,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安装于所述杆部和所述底部之间,所述杆部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底部,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一调节轴和一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连接于所述调节轴,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以驱动所述调节轴旋转,所述调节轴插接于所述杆部,所述调节轴通过所述杆部带动位于所述卸料高度调整组件的所述承载辊的朝向,所述承载辊具有一接料位置和一卸料位置,所述第二驱动件通过所述调节轴带动所述杆部旋转,以此所述杆部通过所述卸料高度调整组件带动所述承载辊转动至所述接料位置,所述承载辊处于所述接料位置时,所述承载辊的轴线与所述料辊的轴线对齐,以便所述承载辊接料,所述第二驱动件通过所述调节轴带动位于所述杆部的所述卸料高度调整组件和所述承载辊转动至所述卸料位置,所述承载辊处于所述卸料位置时,所述承载结构远离所述对接结构,避免所述料辊妨碍所述承载辊卸料。
[0020]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卸料中转装置还包括一角度调节组件,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安装于所述下部和所述上部之间,所述上部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下部,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一调节轴和一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连接于所述调节轴,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以驱动所述调节轴旋转,所述调节轴插接于所述上部,所述调节轴通过所述上部带动位于所述卸料高度调整组件的所述承载辊的朝向,所述承载辊具有一接料位置和一卸料位置,所述第二驱动件通过所述调节轴带动所述上部旋转,以此所述上部通过所述卸料高度调整组件带动所述承载辊转动至所述接料位置,所述承载辊处于所述接料位置时,所述承载辊的轴线与所述料辊的轴线对齐,以便所述承载辊接料,所述第二驱动件通过所述调节轴带动位于所述上部的所述卸料高度调整组件和所述承载辊转动至所述卸料位置,所述承载辊处于所述卸料位置时,所述承载结构远离所述对接结构,避免所述料辊妨碍所述承载辊卸料。
[0021]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卸料中转装置还包括一对准构件,所述对准构件包括一X轴方向调准组件,并将所述旋转轴轴向的延伸方向定义为X轴向,所述X轴方向调准组件包括一第一基座、一第一导向部件和一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一导向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底部,所述第一导向部件用以限定所述支撑构件的移动方向,所述对准构件通过所述支撑构件调节安装于所述卸料高度调整组件的所述承载辊在X轴方向的位置,所
述支撑构件被可驱动地连接所述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能够带动所述支撑构件沿所述第一导向部件的延伸方向移动。
[0022]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卸料中转装置还包括一对准构件,所述对准构件包括一Y轴方向调准组件,并将垂直于所述旋转轴轴向的方向定义为Y轴,所述Y轴方向调准组件包括一第二基座、一第二导向部件和一第四驱动件,所述第二导向部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基座和所述第一基座之间,用以限定所述支撑构件沿Y轴方向移动,所述第四驱动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基座沿所述第二导向部件的延伸方向移动。
[0023]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卸料中转装置还包括一下料组件,所述下料组件包括一卸料件和至少一第五驱动件,所述第五驱动件被安装于所述安装件,所述第五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卸料件沿所述承载辊的轴向移动,并且所述卸料件与所述承载辊中心轴的距离小于所述料卷半径,所述下料组件具有一初始状态和一下料状态,在所述下料组件处于所述初始状态时,所述承载辊承载所述料卷,所述卸料件位于所述承载辊靠近所述安装件的一端部;在所述下料组件处于所述下料状态时,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卸料中转装置,用以承接至少一料辊移下的至少一料卷,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中转装置包括:一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定义一高端部和一底端部;至少两承载辊;一卸料高度调整组件,所述卸料高度调整组件包括:一安装件,所述安装件定义一中轴线;一旋转轴,所述安装件被固定于所述旋转轴,并且所述承载辊沿着所述安装件延伸的方向固定于所述安装件,并且所述承载辊的轴向与所述旋转轴的轴向平行;一第一驱动件,所述旋转轴通过所述第一驱动件被可绕着水平方向转动地安装于支撑构件的高端部;所述卸料高度调整组件具有一承接状态和一卸料状态,在所述卸料高度调整组件位于所述承接状态时,所述安装件的所述中轴线位于竖直状态,而多个所述承载辊呈现上下分布,所述支撑构件通过所述卸料高度调整组件带动所述承载辊与所述料辊对接,位于所述料辊上的所述料卷可转移至所述承载辊,在所述卸料高度调整组件位于所述卸料状态时,所述安装件的所述中轴线位于水平状态,多个所述承载辊处于预设高度范围内,以便卸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卸料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安装件的所述中轴线等距安装多个所述承载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卸料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构件包括一杆部和一底部,所述底部自所述杆部的底端径向延伸,以此增加所述支撑构件支撑的稳定性,所述杆部包括一上部和一下部,所述下部远离所述上部的一端设置所述底部,所述承载辊通过所述卸料高度调整组件安装于所述上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卸料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中转装置还包括一高度调节件,所述高度调节件用以调整所述卸料高度调整组件高度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支撑构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卸料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承载辊远离所述安装件的一端部形成一对接结构,每个所述料辊靠近所述承载辊的一端形成一承载结构,在所述卸料高度调整组件位于所述承接状态时,所述承载结构插接于所述对接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卸料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中转装置还包括一角度调节组件,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安装于所述杆部和所述底部之间,所述杆部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底部,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一调节轴和一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连接于所述调节轴,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以驱动所述调节轴旋转,所述调节轴插接于所述杆部,所述调节轴通过所述杆部带动位于所述卸料高度调整组件的所述承载辊的朝向,所述承载辊具有一接料位置和一卸料位置,所述第二驱动件通过所述调节轴带动所述杆部旋转,以此所述杆部通过所述卸料高度调整组件带动所述承载辊转动至所述接料位置,所述承载辊处于所述接料位置时,所述承载辊的轴线与所述料辊的轴线对齐,以便所述承载辊接料,所述第二驱动件通过所述调节轴带动位于所述杆部的所述卸料高度调整组件和所述承载辊转动至所述卸料位置,所述承载辊处于所述卸料位置时,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道扬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立生泵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