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6037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电路板、基板与至少一个按键单元,其中电路板具有第一表面,与至少一个位于第一表面上之开关。基板具有第二表面、与相对于第二表面之第三表面,至少一个凸出部位于第二表面上,其中基板之第三表面与电路板之第一表面相面向,且凸出部位于开关上方。按键单元固定于基板之第二表面上,其中按键单元具有开孔,且凸出部穿过开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涉及一种有关于按键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今信息爆炸的时代里,人类生活已经离不开电子通信,人与人之间经常运用电子通信装置来互相传递信息,尤其是可以随身携带的便携式电子装置,例如移动电话(手机)或具有无线通信功能之电子装置等。公知之移动电话通常包括机壳、通信模块及人机界面,其中通信模块设置于机壳之内,而人机界面(man machine interface,MMI)则设置于机壳上,并电连接至通信模块。人机界面例如为按键组、麦克风、扬声器或平板显示器等。为了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及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移动电话之外观造型皆不断地改变。虽然消费者在选购手机时,通常会考虑移动电话之价格及功能等,但是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选购移动电话时,会比较重视移动电话的外观造型,使得移动电话之外观造型从原先方正的呆板形状,逐渐变化为曲线或其它不同的新颖形状。为了应用于各种造型的移动电话,各种不同造型的按键组便不断推陈出新。然而,在考虑按键组的造型之余,按键组的按压触感与按键组的按压灵敏度也是必须考虑的重点。目前市场上的按键组可以大致分为分离式按键与无缝式按键,其中日式移动电话大多使用分离式按键。所谓分离式按键乃是各个按键如同各自独立的岛状物,而此种分离式按键的优点为辨识度高,也就是使用者不易按错键。然而,此种分离式按键所需的面积较大。此外,诺基亚(NOKIA)系列的移动电话大多采用无缝式按键。所谓无缝式按键乃是各个按键彼此相邻,而此种无缝式按键的优点为在最小的面积中能够设计出最大的按-->键。然而,使用者有时容易按错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具有无缝式按键与分离式按键的优点。基于上述目的或其它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电路板、第一基板与至少一个按键单元,其中电路板具有第一表面,与至少一个位于第一表面上之开关。第一基板具有第二表面、与相对于第二表面之第三表面,至少一个凸出部位于第二表面上,其中第一基板之第三表面与电路板之第一表面相面向,且凸出部位于开关上方。按键单元固定于第一基板之第二表面上,其中按键单元具有开孔,且凸出部穿过开孔。依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凸出部与第一基板可以是一体成形。依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开孔之直径可以是大于凸出部之直径。依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凸出部之形状可以是圆柱状。依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按键单元可以是粘结于第一基板。依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电子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基板,其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电路板之间。此外,第二基板的材质可以是橡胶或塑料。依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凸出部之第一顶面与第一表面之间相隔第一距离,而按键单元之第二预面与第一表面之间相隔第二距离,其中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依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一基板的材质可以是橡胶或塑料。依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按键单元的材质可以是金属、橡胶或塑料。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采用具有凸出部之第一基板与具有开孔之按键单元的组合,因此本专利技术不仅具有高辨识度,更可具有较大的有效接触面积。换言之,本专利技术结合无缝式按键与分离式按键的优点。为让本专利技术之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依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依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电子装置的分解图。图3为依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电子装置的剖面图。主要元件标记说明100:电子装置110:电路板110a:第一表面112:开关120:第一基板120a:第二表面120b:第三表面122:凸出部122a:第一顶面130:按键单元130a:开孔130b:第二顶面140:第二基板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依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依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电子装置的分解图,而图3为依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电子装置的剖面图。请先参考图1,本实施例之电子装置100为移动电话。然而,本实施例之电子装置100也可以是其它型态的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器(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掌上电脑(Pocket PC)、笔记本电脑或其它具有按键的电子装置等。-->请继续参考图2与图3,更详细而言,本实施例之电子装置100至少包括电路板110、第一基板120与至少一个按键单元130,其中电路板110具有第一表面110a与位于第一表面110a上之至少一个开关112。此外,电路板110可以是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或软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而开关112可以是按压式开关或薄膜式开关。第一基板120位于电路板110上方,而第一基板120具有第二表面120a、相对于第二表面120a之第三表面120b与位于第二表面120a上之至少一个凸出部122,其中第一基板120之第三表面120b与电路板110之第一表面110a相面向,且凸出部122位于开关112上方。此外,第一基板120与凸出部122可以是一体成型,而第一基板120的材质可以是橡胶或塑料。另外,凸出部122的形状可以是圆柱状、规则柱状或不规则柱状。再者,凸出部122的高度可以是大于1毫米(mm)。各个按键单元130固定于第一基板120之第二表面120a上。举例而言,这些按键单元130可以是粘结于第一基板120上。此外,各个按键单元130之间相隔一个间隙。换言之,这些按键单元130分别独立。另外,各按键单元130具有开孔130a,且凸出部122穿过开孔130a。在本实施例中,开孔130a之直径大于凸出部122之直径。再者,按键单元130的材质可以是金属、橡胶或塑料。更详细而言,通过搭配按键单元130与第一基板120的材质,本实施例之电子装置100便能呈现出丰富的光影色彩与触感的变化。请继续参考图3,凸出部122之第一顶面122a与第一表面110a之间相隔第一距离H1,而按键单元130之第二顶面130b与第一表面110a之间相隔第二距离H2,其中第一距离H1大于第二距离H2。当使用者按压凸出部122时,由于第一基板120的材质为弹性材料,因此第一基板120能够触动开关112,以使开关112产生信号。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按键单元130固定于第一基板120上,因此当使用者按压按键单元130而不是凸出部122时,第一基板120也能够触动开关112,以使开关112产生信号。换言之,使用者无论是按压凸出部122或按键单元130均可使得开关112-->产生信号,因此与公知的分离式按键相比,本实施例具有较大的有效接触面积,并具有较大的按键。此外,与公知的无缝式按键相比,由于本实施例之电子装置100具有凸出部122之设计,因此本实施例之电子装置100具有较高的辨识度。值得一提的是,当使用者按压凸出部122或按键单元130之后,为了使得凸出部122能够快速回复至定位,本实施例之电子装置100还可以包括第二基板140,其设置于第一基板120与电路板110之间。此外,第二基板140的材质可以是橡胶或塑料。虽然本专利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任何所属
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之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之更动与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之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电路板,具有第一表面,与至少一个位于该第一表面上之开关;第一基板,具有第二表面、与相对于该第二表面之第三表面,至少一个凸出部位于该第二表面上,而该第一基板之该第三表面与该电路板之该第一表面相面向, 且该凸出部位于该开关上方;以及至少一个按键单元,固定于该第一基板之该第二表面上,而该按键单元具有开孔,且该凸出部穿过该开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电路板,具有第一表面,与至少一个位于该第一表面上之开关;第一基板,具有第二表面、与相对于该第二表面之第三表面,至少一个凸出部位于该第二表面上,而该第一基板之该第三表面与该电路板之该第一表面相面向,且该凸出部位于该开关上方;以及至少一个按键单元,固定于该第一基板之该第二表面上,而该按键单元具有开孔,且该凸出部穿过该开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电子装置,其特征是该凸出部与该第一基板为一体成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电子装置,其特征是该开孔之直径大于该凸出部之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电子装置,其特征是该凸出部之形状为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至伟张博翔
申请(专利权)人: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