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B用双锋角钻孔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5312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PCB用双锋角钻孔工具,其包括钻柄和钻刃,所述钻刃的前端设有钻尖,所述钻尖的一侧的中部设有相互连接的第一后刀面和第二后刀面,所述钻刃上设有两条排屑槽,所述第一后刀面、第二后刀面均为凸起的曲面,所述第一后刀面的外侧与排屑槽之间形成第一切削刃和第二切削刃,所述第一切削刃、第二切削刃所在的第一后刀面与钻刃端平面之间分别形成第一锋角、第二锋角,所述第一锋角为1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CB用双锋角钻孔工具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钻孔工具,尤其涉及一种PCB用双锋角钻孔工具。

技术介绍

[0002]毛刺是一种金属铸造、铣切、电镀的术语,一般金属件表面出现余屑和表面极细小的显微金属颗粒,这些被称为毛刺。毛刺越多,其质量标准越低,所以企业生产产品的时候,都会想办法尽量减少出现的毛刺。PCB印制电路板所使用的CCL覆铜板,表面和板内都存在铜箔,在刀具出口轴向力较大时,会引起铜箔凸变形纵向分层长度增加,导致出口撕裂,毛刺等缺陷。印刷线路板毛刺的主要危害是降低了产品的质量,使得产品不太美观,同时也削弱信号的传出强度,降低了传输距离,容易造成信号干扰,使得产品的机械强度降低,易脱落造成其他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PCB用双锋角钻孔工具,解决了现有PCB板材出口毛刺、玻璃纤维切不断的问题。
[0004]对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PCB用双锋角钻孔工具,其包括钻柄和钻刃,所述钻刃的前端设有钻尖,所述钻尖的一侧的中部设有相互连接的第一后刀面和第二后刀面,所述钻刃上设有两条排屑槽,所述第一后刀面、第二后刀面均为凸起的曲面,所述第一后刀面的外侧与排屑槽之间形成第一切削刃和第二切削刃,所述第一切削刃所在的第一后刀面、第二切削刃所在的第一后刀面与钻刃端平面之间分别形成第一锋角、第二锋角,所述第一锋角为120
°‑
165
°
,所述第二锋角为80
°‑
120
°
>;
[0006]所述钻刃上设有两条排屑槽,所述两条排屑槽呈对称分布结构、合流并行结构或一长一短结构。
[0007]采用此技术方案,采用特定角度设置的双锋角结构,增长了钻孔工具切削刃长度,同时减薄了第二切削刃的切削厚度,降低了出口轴向力,减小板材凸变形纵向分层长度,有效抑制了出口撕裂、毛刺等缺陷。其中,第二锋角过小时,会导致钻尖轴向长度过长,在PCB行业钻孔过程中会影响底板进入量,当钻尖轴向长度大于底板进入量时,会导致板材孔径小,进而导致板材报废,因此在设置第二锋角角度时,而PCB板一般都不厚,所以考虑底板厚度后,采用所述第二锋角为80
°‑
120
°
可以提高钻孔的质量,并同时降低报废率。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两条排屑槽呈合流并行结构。排屑槽位于钻尖的另一侧。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钻尖的刀面为双刃对称刀面或单刃三角刀面。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一后刀面角度为10
°‑
15
°
,第二后刀面角度为25
°‑
35
°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后刀面角度为12
°
,所述第二后刀面角度
为30
°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屑槽的螺旋角为单螺旋角或变螺旋角,所述单螺旋角的角度为24
°‑
45
°
,所述变螺旋角的角度为38
°‑
51
°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屑槽的螺旋角为变螺旋角,所述排屑槽采用螺旋角42
°
搭配螺旋角51
°
转折。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锋角为130
°‑
165
°
,所述第二锋角为80
°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6]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现有PCB钻孔工具单锋角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二锋角,加长了PCB钻孔工具切削刃长度,同时减薄了第二切削刃的切削厚度,降低了出口轴向力,减小板材凸变形纵向分层长度,有效抑制了出口撕裂、毛刺等缺陷,第二切削刃相当于有精切和精修的作用,可以对孔内推挤出的玻璃纤维进行切除,提高了钻孔出口的质量,降低了不良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PCB用双锋角钻孔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钻刃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包括:
[0020]1‑
钻柄,2

钻刃;
[0021]20

排屑槽,21

钻尖,22

第一后刀面,23

第二后刀面,24

第一切削刃,25

第二切削刃。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优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3]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PCB用双锋角钻孔工具,其包括钻柄1、钻刃2,所述钻刃2的端设置有钻尖21,所述钻刃2上设置有两条排屑槽20,所述钻尖21设有相互连接的第一后刀面22和第二后刀面23,所述第一后刀面22和第二后刀面23分别位于钻尖21头部中心线的两侧,所述钻刃上设有两条排屑槽20,所述第一后刀面22、第二后刀面23均为凸起的曲面,所述第一后刀面22的外侧与排屑槽20之间形成第一切削刃24和第二切削刃25,所述第一切削刃24所在的第一后刀面22与钻刃端平面之间形成第一锋角,所述第二切削刃25所在的第一后刀面22与钻刃端平面之间形成第二锋角。其中,端平面为钻刃2的径向平面,也就是钻刃2竖立起来,水平面为端平面。所述第一锋角为120
°‑
165
°
,所述第二锋角为80
°‑
120
°
;即所述钻尖21为双锋角结构,第一切削刃24位于第一锋角上,第二切削刃25位于第二锋角上。采用双锋角结构可以增加切削刃长度,增加钻孔工具切削力,第二锋角减小,且采用80
°‑
120
°
,可以减薄外刃的切削厚度,降低切削轴向力,而且考虑到了钻孔进入到PCB板的进入量,在提高钻孔出口质量的同时,降低了不良率。
[0024]所述的钻尖刀面可选用行业内常用的双刃对称刀面或单刃三角刀面,本实施例采用双刃对称刀面。
[0025]所述两条排屑槽20呈对称分布结构或合流并行结构或一长一短结构,本实施例采用合流并行结构。
[0026]优选的,所述双锋角结构为第一锋角大,第二锋角小,第一锋角选用130
°
,第二锋角选用80
°

[0027]优选的,所述排屑槽20的螺旋角设置为变螺旋,采用42
°
搭配51
°
转折,保证前端产品刚性的同时,兼顾后端排屑性能。
[0028]优选的,第一后刀面角度为12
°
,第二后刀面角度为30
°
,第一刀后面角度与螺旋角搭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CB用双锋角钻孔工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钻柄和钻刃,所述钻刃的前端设有钻尖,所述钻尖的中部设有相互连接的第一后刀面和第二后刀面,所述钻刃上设有两条排屑槽,所述第一后刀面、第二后刀面均为凸起的曲面,所述第一后刀面的外侧与排屑槽之间形成第一切削刃和第二切削刃,所述第一切削刃所在的第一后刀面、第二切削刃所在的第一后刀面与钻刃端平面之间分别形成第一锋角、第二锋角,所述第一锋角为120
°‑
165
°
,所述第二锋角为80
°‑
120
°
;所述两条排屑槽呈对称分布结构、合流并行结构或一长一短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用双锋角钻孔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尖的刀面为双刃对称刀面或单刃三角刀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用双锋角钻孔工具,其特征在于:第一后刀面角度为10
°‑
15
°
,第二后刀面角度为25
°‑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振王美其李冬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薏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