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形柱体外表面的磨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5248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工件磨削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形柱体外表面的磨削装置,包括滑动块、固定板和磨削机构,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中,将需要磨削的工件设置在固定板上,多个磨削组件将工件外表面均匀分割为多个小单元,且多个磨削组件始终与工件的外表面抵接,在工件转动时,在某一个或多个磨削组件接触到凸起的工件外表面时,某一个或多个磨削组件的角度发生角度偏转,使多个磨削组件之间对工件处理的面积基本保持一致,以将工件表面充分且均匀的磨削,并只需检测多个磨削组件中的其中一个,根据柔性摩擦带的磨损程度进行更换,避免因磨削效果不佳进行二次磨削,同时提高了对工件的磨削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形柱体外表面的磨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件磨削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形柱体外表面的磨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对圆形柱体的工件加工生产的过程中,通过浇筑等简单的工艺工序制造而成,然而制成的圆形柱体工件的外表面容易存在大量的毛刺,则需要通过后续的工艺工序对工件的圆形柱体外表面进行磨削,将圆形柱体外表面的毛刺进行去除,使加工完成的圆形柱体工件达到交付的标准。在对圆形柱体的外表面进行磨削时常常通过使用磨削设备进行磨削,首先将通过磨削设备的夹持部将工件进行稳固处理,主要是通过对工件的两端轴心用顶尖顶紧,完成对工件的夹持稳固。在工件转动时将设置在机床上的砂纸逐渐与工件接触,完成对工件的磨削。然而在圆形柱体工件存在半径变化时,使工件的外表面不规则,砂纸与工件外表面接触面积的不同,导致砂纸不同位置磨损度不同,且在不同位置的工件的磨削效果不同,容易产生磨削死角,只要其中一部分砂纸磨损程度过大时,使被磨削工件磨削效果大打折扣,则需重新更换新的砂纸进行二次磨削,浪费磨削材料同时降低了工件的磨削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圆形柱体外表面的磨削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磨削设备在对圆形柱体的工件具有不规则的外表面进行磨削时效果不佳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圆形柱体外表面的磨削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圆形柱体外表面的磨削装置,包括固定板、滑动块、磨削机构和动力源;固定板上端开设有滑槽,工件能够绕工件轴线转动地设置于固定板;滑动块上端开设有开口向上的滑道,滑动块下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滑槽内;磨削机构包括多个磨削组件,多个磨削组件可滑动地均匀设置于滑道内,相邻两个磨削组件配合连接,每个磨削组件上端始终与工件抵接,每个磨削组件能够单独转动地设置于滑道内;动力源固定设置于固定板,动力源的动力输出轴与磨削组件平行设置,动力源用于驱动工件转动;磨削组件包括支杆、调节臂、导向单元、张紧单元和检测单元;支杆设有两个,两个支杆间隔设置,每个支杆下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滑道内;调节臂用于调整两个支杆之间的距离;导向单元包括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水平设置,中部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支杆的上端;张紧单元包括第一张紧杆和第二张紧杆,第一张紧杆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导向杆上,第二张紧杆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二导向杆上,且第二张紧杆与第一张紧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与滑道竖直面呈夹角设置,第二张紧杆与第一张紧杆上端固定连接有柔性摩擦带,使柔性摩擦带始终处于张紧状态;检测单元,检测单元配置为在检测单元受到工件凸起部的挤压时,使两个支杆相互靠近,改变固定杆的倾斜角度,同时使柔性摩擦带角度发生偏转。
[0005]进一步地,支杆上开设有第一导向槽;调节臂设有两个,两个调节臂一端互相铰接,铰接轴设置于滑道内,两个调节臂的另一端可滑动地设置于两个支杆的第一导向槽内,
以在两个调节臂之间的角度发生变化,使两个支杆相互靠近或远离。
[0006]进一步地,检测单元包括检测杆和联动杆;检测杆竖直设置,检测杆中部可转动地设置于固定杆中部,检测杆上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柔性摩擦带;联动杆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检测杆下端,联动杆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调节臂。
[0007]进一步地,还包括顶紧单元,顶紧单元包括滑动套、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滑动套设有两个,两个滑动套可滑动地且可转动地分别套设于第一张紧杆与第二张紧杆上端,滑动套上端固定连接于柔性摩擦带;第一弹性设有两个,两个第一弹性件分别设置于滑动套与第一张紧杆和第二张紧杆之间,且第一弹性件总是驱使滑动套沿第一张紧杆或第二张紧杆向上滑动或具有滑动的趋势;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检测杆上端与固定杆中部之间,第二弹性件总是驱使检测杆向上运动或具有向上运动的趋势。
[0008]进一步地,检测杆、第一张紧杆和第二张紧杆上端均固定设有托板,托板与柔性摩擦带转动连接。
[0009]进一步地,相邻两个磨削组件公用一个支杆和第一导向杆或第二导向杆,以在多个磨削组件对工件表面进行磨削时,使多个柔性摩擦带之间无缝衔接。
[0010]进一步地,滑道内固定设有铰接柱,多个磨削组件中的任意一个磨削组件的两个调节臂的铰接轴可转动地设置于铰接柱。
[0011]进一步地,固定板上远离动力源的一端垂直设置有挡板,挡板上设置有可转动的夹持轴,夹持轴与动力源的动力输出轴同轴设置。
[0012]进一步地,动力源为电机,电机固定设置于固定板上。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圆形柱体外表面的磨削装置包括滑动块、固定板和磨削机构,将需要磨削的工件设置在固定板上,并通过动力源驱动工件绕工件的轴线平稳转动,磨削机构包括多个磨削组件,多个磨削组件将工件外表面均匀分割为多个小单元,且多个磨削组件始终与工件的外表面抵接,在工件转动时,某一个或多个磨削组件接触到凸起的工件外表面时,某一个或多个磨削组件的角度发生角度偏转,使多个磨削组件之间对工件处理的面积基本保持一致,以将工件表面充分且均匀的磨削,并只需检测多个磨削组件中的其中一个柔性摩擦带,根据柔性摩擦带的磨损程度进行更换,避免因磨削效果不佳进行二次磨削,同时提高了对工件的磨削效率。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圆形柱体外表面的磨削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磨削机构和滑动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正剖视图;图4为图2中滑动块的剖视图;图5为图2中磨削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磨削组件的爆炸图;
图7为图6中固定杆和张紧单元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6中支杆和导向单元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6中检测杆和托板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00、工件;200、电机;300、固定板;310、滑槽;320、夹持轴;400、磨削机构;410、磨削组件;420、调节臂;430、联动杆;440、固定杆;441、第一张紧杆;442、第二张紧杆;443、第一弹簧;444、转动槽;450、支杆;451、滑块;452、第一导向槽;453、第二导向槽;454、第一导向杆;455、第二导向杆;456、第三导向槽;460、检测杆;461、连接块;462、第二弹簧;463、托板;471、柔性摩擦带;472、滑动套;500、滑动块;510、铰接柱;511、第一滑道;512、第二滑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形柱体外表面的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上端开设有滑槽,工件能够绕工件轴线转动地设置于固定板;滑动块,滑动块上端开设有开口向上的滑道,滑动块下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滑槽内;磨削机构,磨削机构包括多个磨削组件,多个磨削组件可滑动地均匀设置于滑道内,相邻两个磨削组件配合连接,每个磨削组件上端始终与工件抵接,每个磨削组件能够单独转动地设置于滑道内;动力源,动力源固定设置于固定板,动力源的动力输出轴与磨削组件平行设置,动力源用于驱动工件转动;磨削组件包括支杆、调节臂、导向单元、张紧单元和检测单元;支杆设有两个,两个支杆间隔设置,每个支杆下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滑道内;调节臂用于调整两个支杆之间的距离;导向单元包括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水平设置,中部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支杆的上端;张紧单元包括第一张紧杆和第二张紧杆,第一张紧杆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导向杆上,第二张紧杆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二导向杆上,且第二张紧杆与第一张紧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与滑道竖直面呈夹角设置,第二张紧杆与第一张紧杆上端固定连接有柔性摩擦带,使柔性摩擦带始终处于张紧状态;检测单元,检测单元配置为在检测单元受到工件凸起部的挤压时,使两个支杆相互靠近,改变固定杆的倾斜角度,同时使柔性摩擦带角度发生偏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形柱体外表面的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杆上开设有第一导向槽;调节臂设有两个,两个调节臂一端互相铰接,铰接轴设置于滑道内,两个调节臂的另一端可滑动地设置于两个支杆的第一导向槽内,以在两个调节臂之间的角度发生变化,使两个支杆相互靠近或远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圆形柱体外表面的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检测单元包括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建军仲睿徐俊锋赵建梅颜鑫鑫翟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思锐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