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溪河流梯级循环补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54950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山溪河流梯级循环补水系统,包括设置在呈坡面的河床上,其沿所述河床对应布置有呈梯级的若干个蓄水池,所述河床表面上设有位于首端蓄水池上的补水喷头,每级蓄水池的末端设有补水循环箱,位于尾端蓄水池的补水循环箱上设有吸水口,所述吸水口与补水喷头之间连通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上安装有循环泵;还包括补水管,所述补水管一端与上一级蓄水池的储水箱底部连通,另一端与下一级蓄水池连通。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山溪河流的高效截蓄和安全补水的山溪河流梯级循环补水系统。能够实现山溪河流的高效截蓄和安全补水。能够实现山溪河流的高效截蓄和安全补水。能够实现山溪河流的高效截蓄和安全补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溪河流梯级循环补水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的
,具体涉及一种山溪河流梯级循环补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山溪性河流的典型特征是流量随季节性变化明显,雨季水量大、旱季水量小甚至断流;同时,由于山溪性河流河床比降大,降雨期间流域范围内汇、排水迅速。综合上述2个主要原因,使得山溪性河流无论在雨季还是旱季,生态、景观用水补给都难以保障。目前,山溪性河流补水方案可参考的规范主要有《城镇雨水调蓄工程技术规范》(GB51174

2017)和《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

2016),可参考的图集主要有《昆明市海绵城市建设标准图集(试行)》(2016年11月)和《广州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引及标准图集(试行)》(2017年1月)。
[0003]其中《城镇雨水调蓄工程技术规范》的方案是通过优化河床断面形态提高蓄水能力、通过在河湖两岸设置缓冲带来消减进入河湖的径流污染。《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的方案是优先利用景观水体、湿塘作为雨水储存,并在进入景观水体、湿塘前设置前置区进行预处理。《昆明市海绵城市建设标准图集(试行)》和《广州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引及标准图集(试行)》的方案是在景观水体两岸设置渗透塘、人工湿地等缓冲带,后经雨水处理设置处理后储存于雨水水箱加压进行水体/景观补水。
[0004]综合上述规范和图集,目前对用于水体生态、景观用水的截蓄措施为利用水体本身的调蓄空间或在水体两岸拓展调蓄空间,但是,河床比较大的山溪河流中,仅拓展调蓄空间的做法具有截蓄效率低、工程量大的缺陷;目前对用于水体生态、景观用水的补水措施主要是设置雨水水箱加压进行水体/景观补水,但是,该项措施仍存在雨水水箱水质保障困难、预处理系统投资和后期运维成本高的缺陷。
[0005]为此,针对目前山溪河流尚未形成高效截蓄、安全补水方法的现状,本方案的设计者有鉴于上述缺陷,通过潜心研究和设计,综合长期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经验和成果,研究设计出一种山溪河流梯级循环补水系统,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山溪河流的高效截蓄和安全补水的山溪河流梯级循环补水系统。
[0007]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山溪河流梯级循环补水系统,设置在呈坡面的河床上,沿所述河床对应布置有呈梯级的若干个蓄水池,所述河床表面上设有位于首端蓄水池上的补水喷头,每级蓄水池的末端设有补水循环箱,位于尾端蓄水池的补水循环箱上设有吸水口,所述吸水口与补水喷头之间连通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上安装有循环泵;还包括补水管,所述补水管一端与上一级蓄水池的补水循环箱底部连通,另一端与下一级蓄水池连通。
[0009]在降雨来临之前,补水循环箱会拦截河床上游来水,让每级蓄水池内均有蓄水量,实现高效截蓄,此时,除了尾端蓄水池的补水循环箱内存储有水,其他补水循环箱均为无蓄水状态,通过启动循环泵,尾端蓄水池的补水循环箱自吸水口后进入循环泵,加压经循环管流向上游的补水喷头上,通过补水喷头对首端的蓄水池进行补水,待首端的蓄水池水位不断上升至补水循环箱的顶部,一部分水流流入补水循环箱内,另一部分水流跌水进入下一级蓄水池内,由于补水循环箱的底部与下一级补水循环箱的底部有落差,因此,利用势能差的作用,补水管向该补水循环箱的下一级蓄水池进行补水,最后,经过水流再次回到尾端的补水循环箱完成1次循环过程,因此,本方案能够实现安全补水的技术效果。
[0010]进一步,所述补水循环箱包括净水箱以及位于净水箱下方的储水箱,所述净水箱用于净化水流,所述储水箱用于存储水体,所述净水箱的出水口与储水箱的进水口连通。
[0011]本方案在首端的蓄水池水位不断上升至补水循环箱的顶部,即上升至净水箱顶部,经净水箱溢流后一部分水流流入储水箱内,另一部分水流跌水进入下一级蓄水池内,净水箱将水流进行净化后,水流经净水箱的出水口流入储水箱内。
[0012]进一步,所述补水管采用小管径。
[0013]当降雨时,每级的蓄水池内的水位上涨,直到溢出蓄水池外,并跌落至该级补水循环箱的净水箱内,通过净水箱对水进行净化,并通过存储在该补水循环箱的储水箱内,由于补水管采用小管径,在补水管补水流量明显小于储水箱进水流量,储水箱内水位逐渐升高至顶部后蓄水完成。
[0014]进一步,位于补水管上一级的补水循环箱的底部侧面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安装有滤帽,位于补水管下一级的蓄水池上设有补水口,所述补水管一端与滤帽连接,另一端与补水口连通。
[0015]这样设计,通过滤帽再次对补水循环箱内的水进行过滤,使得过滤后的水经过补水管进入到该补水循环箱的下一级蓄水池进行补水。
[0016]进一步,所述储水箱的底部上设有放水口,所述放水口内设有阀门,所述储水箱的顶部设有用于检修的检修人孔。
[0017]当降雨过后,各级储水箱内均为满蓄水状态,由于储水箱的底部与下一级储水箱的底部有落差,因此,利用势能差的作用,补水管向该储水箱的下一级蓄水池进行补水,补水管采用小管径,补水过程较为缓慢,缓慢补水过程延长了河流内流水、蓄水时间;在各级补水管补水完成后,除了尾端蓄水池的储水箱内存储有水,其他储水箱均为无蓄水状态,检修人员通过检修人孔进入其他储水箱内,并打开其他储水箱的阀门,将储水箱内的余水经放水口排出,保证储水箱内的水质。
[0018]进一步,所述净水箱建设在河床表面的上方,所述储水箱埋设在河床表面的下方,每级蓄水池的净水箱底部与下一级蓄水池的净水箱顶部齐平。
[0019]这样设计,将净水箱建设在河床表面的上方,所述储水箱埋设在河床表面的下方,对河流断面的改造和破坏较小,对山溪河流的行洪安全影响较小。
[0020]进一步,所述净水箱包括不透水的上游石坝和下游石坝,所述上游石坝和下游石坝间隔设置且两者之间形成过滤空间,所述过滤空间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鹅卵石、碎石、细沙以及土工布,所述土工布位于进水口的上方。
[0021]这样设计,对跌落到净水箱内的水流通过鹅卵石、碎石、细沙以及土工布进行过
滤,并在源头对进入净水箱的循环回用水进行处理,提高了储水箱内蓄水水质。
[0022]进一步,所述出水口内密封有泥土层,所述泥土层内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且与储水箱连通的透水孔。
[0023]采用多个间隔设置的透水孔,这样设计,缩小进水口的口径,让水流能够在净水箱内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过滤。
[0024]进一步,所述储水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斜板和竖板,所述斜板设置进水口的下方,且所述斜板一端与箱体顶端的一侧连接,另一端呈向下倾斜设置并与竖板连接,所述竖板位于检修人孔的下方,所述竖板的底端与箱体的底部之间具有一定距离,所述箱体的底部上设有呈竖向设置的短板,所述短板的侧面与竖版的侧面正对设置,所述短板与箱体侧壁之间围成一进水槽,所述进水槽的底部设有呈一定坡度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溪河流梯级循环补水系统,设置在呈坡面的河床上,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河床对应布置有呈梯级的若干个蓄水池,所述河床表面上设有位于首端蓄水池上的补水喷头(17),每级蓄水池的末端设有补水循环箱,位于尾端蓄水池的补水循环箱上设有吸水口(15),所述吸水口(15)与补水喷头(17)之间连通有循环管(13),所述循环管(13)上安装有循环泵(14);还包括补水管(11),所述补水管(11)一端与上一级蓄水池的补水循环箱底部连通,另一端与下一级蓄水池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溪河流梯级循环补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循环箱包括净水箱以及位于净水箱下方的储水箱(2),所述净水箱用于净化水流,所述储水箱(2)用于存储水体,所述净水箱的出水口与储水箱(2)的进水口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溪河流梯级循环补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管(11)采用小管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溪河流梯级循环补水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补水管(11)上一级的补水循环箱的底部侧面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安装有滤帽(10),位于补水管(11)下一级的蓄水池上设有补水口(12),所述补水管(11)一端与滤帽(10)连接,另一端与补水口(12)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山溪河流梯级循环补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2)的底部上设有放水口,所述放水口内设有阀门,所述储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进朝母德伟卢浩魏英华刘浩邱周华李秋林李峰严春浩战丽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