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吸尾门锁的微动开关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4911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吸尾门锁的微动开关固定结构,自吸尾门锁包括锁体机构、用于解锁锁体机构的解锁机构、以及用于驱使锁体机构上锁的上锁机构,锁体机构容纳于第一壳体内,自吸尾门锁包括与锁体机构配合的第一微动开关、以及与上锁机构配合的第二微动开关,微动开关固定结构包括设于第一壳体内的用于固定第一微动开关和第二微动开关的固定件,固定件包括用于容纳第一微动开关的第一容纳槽、以及用于容纳第二微动开关的第二容纳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一壳体内设置固定件来固定微动开关,取消了塑胶锁块,减少开塑胶模具数量,降低了开模具成本及注塑成型周期与不良造成的成品风险,装配简单,便于后续拆装维护;且减轻了尾门锁整体的重量。了尾门锁整体的重量。了尾门锁整体的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吸尾门锁的微动开关固定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自吸尾门锁的
,尤其涉及一种自吸尾门锁的微动开关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尾箱是车辆存放物品的重要部件,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人们通常将物品存放在尾箱内,尾箱通过尾门锁保证物品存放的安全性。现有技术中,都是采用在壳体内设置塑胶锁块用于固定微动开关,需要开多副塑胶模具来满足其功能,成本高,周期长,且装配工序多,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吸尾门锁的微动开关固定结构,通过在第一壳体内设置固定件来固定微动开关,取消了塑胶锁块,减少开塑胶模具数量,降低了开模具成本及注塑成型周期与不良造成的成品风险,装配简单,便于后续拆装维护;且减轻了尾门锁整体的重量。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自吸尾门锁的微动开关固定结构,所述自吸尾门锁包括锁体机构、用于解锁锁体机构的解锁机构、以及用于驱使锁体机构上锁的上锁机构,所述锁体机构容纳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吸尾门锁的微动开关固定结构,所述自吸尾门锁(1)包括锁体机构(11)、用于解锁锁体机构(11)的解锁机构(12)、以及用于驱使锁体机构(11)上锁的上锁机构(13),所述锁体机构(11)容纳于第一壳体(14)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吸尾门锁(1)包括与所述锁体机构(11)配合的第一微动开关(15)、以及与所述上锁机构(13)配合的第二微动开关(16),所述微动开关固定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4)内的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微动开关(15)和所述第二微动开关(16)的固定件(17),所述固定件(17)包括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微动开关(15)的第一容纳槽(171)、以及用于容纳所述第二微动开关(16)的第二容纳槽(17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尾门锁的微动开关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锁机构(13)包括用于驱使所述锁体机构(11)锁止的旋转杆(131),所述固定件(17)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4)内靠近所述旋转杆(131)处,且所述第一微动开关(15)的触发端朝向所述锁体机构(11)的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微动开关(16)的触发端朝向所述旋转杆(131)的方向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吸尾门锁的微动开关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17)包括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14)上的固定块(173),所述固定块(173)上朝着远离所述锁体机构(11)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限位块(174)、第二限位块(175)、第三限位块(176);所述第一限位块(174)和所述第二限位块(175)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容纳槽(171),所述第二限位块(175)和所述第三限位块(176)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容纳槽(17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吸尾门锁的微动开关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块(174)包括第一限位端面(174

1),所述第二限位块(175)包括第二限位端面(175

1);所述第一限位端面(174

1)和所述第二限位端面(175

1)平行设置,且配合形成所述第一容纳槽(171),且所述第一限位端面(174

1)与所述固定块(173)靠近所述锁体机构(11)的一端形成一个夹角θ1,且θ1=114
°±1°
;所述第二限位块(175)包括第三限位端面(175

2),所述第三限位块(176)包括第四限位端面(176

1);所述第三限位端面(175

2)和所述第四限位端面(176

1)平行设置,且配合形成所述第二容纳槽(172),且所述第三限位端面(175

2)与所述第一限位端面(174

1)之间形成一个夹角θ2,且θ2=53
°±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吸尾门锁的微动开关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73)位于所述第一容纳槽(171)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微动开关(15)的至少一个的第一定位孔(173

1),对应的,所述第一微动开关(15)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173

1)相适配的第一定位柱(151),当所述第一微动开关(15)匹配至所述第一容纳槽(171)后,所述第一定位柱(151)容纳于所述第一定位孔(17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盛林文清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林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