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处理装置以及影像处理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4820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27
主影像获取部(21)从设置于移动体的规定位置的主拍摄部(10)获取包含具有曲线部的形状的影像区域的主影像数据。副影像获取部(22)从设置于移动体的其他位置的副拍摄部(11)~(14)获取副影像数据。合成部(25)向主影像数据的各帧的影像区域以外的空闲区域,合成并配置基于副影像数据生成的呈适合空闲区域的形状的影像数据。文件生成部(27)根据合成后的影像数据生成一个动态图像文件。数据生成一个动态图像文件。数据生成一个动态图像文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影像处理装置以及影像处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对使用超广角镜头拍到的影像进行处理的影像处理装置以及影像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能够记录车辆的前后左右360
°
全方位影像的行车记录仪正在普及。例如,考虑在车辆的前后左右设置四个相机,并且在车厢内的顶棚以俯视车厢内的方式设置超广角相机的结构。由使用了鱼眼镜头等的超广角相机拍到的影像是圆形状影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一般的影像的记录格式是以帧为单位记录矩形影像,因此在以一般的记录格式记录由超广角相机拍到的影像的情况下,会在四个角处产生闲置的区域。
[0003]在先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

8010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如上所述,在由设置于车辆的多个相机同时拍摄并记录的情况下,按每个相机生成影像数据的文件,在再现时,存在由多个相机拍到的影像数据的合成、同步管理变得复杂的趋势。
[0007]本实施方式是鉴于这样的状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地生成由包含超广角相机的多个相机拍到的影像数据的文件的技术。
[0008]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方式的一个方式的影像处理装置包括:第一获取部,从设置于移动体的规定位置的主拍摄部获取主影像数据,所述主影像数据包含具有曲线部的形状的影像区域;第二获取部,从设置于所述移动体的其他位置的副拍摄部获取副影像数据;合成部,向所述主影像数据的各帧的所述影像区域以外的空闲区域,合成并配置基于所述副影像数据生成的呈适合所述空闲区域的形状的影像数据;以及生成部,基于合成后的所述影像数据生成一个动态图像文件。
[0009]本实施方式的另一方式是影像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设置于移动体的规定位置的主拍摄部获取主影像数据,所述主影像数据包含具有曲线部的形状的影像区域;从设置于所述移动体的其他位置的副拍摄部获取副影像数据;向所述主影像数据的各帧的所述影像区域以外的空闲区域,合成并配置基于所述副影像数据生成的呈适合所述空闲区域的形状的影像数据;基于合成后的所述影像数据生成一个动态图像文件。
[0010]另外,将以上的构成要素的任意组合、本实施方式的表现在方法、装置、系统、记录介质、计算机程序等之间变换后的方案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方式也是有效的。
[0011]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高效地生成由包含超广角相机的多个相机拍到的影像数据的文件。
附图说明
[0012]图1的(a)~(b)是示出构成实施方式1涉及的影像处理系统的、搭载于车辆的主拍摄部和四个副拍摄部的配置例的图。
[0013]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涉及的影像处理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0014]图3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涉及的由主拍摄部、第一副拍摄部~第四副拍摄部分别拍摄到的主影像、第一副影像~第四副影像的图。
[0015]图4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涉及的由主拍摄部、第一副拍摄部~第四副拍摄部分别拍摄到的主影像、第一副影像~第四副影像的变形处理的图。
[0016]图5是示出在主影像中配置了四个部分影像数据之后的合成影像的图。
[0017]图6的(a)~(b)是示出构成实施方式2涉及的影像处理系统的、搭载于车辆的主拍摄部和副拍摄部的配置例的图。
[0018]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2涉及的影像处理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0019]图8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2涉及的由主拍摄部、副拍摄部分别拍摄到的主影像、副影像的图。
[0020]图9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2涉及的由主拍摄部、副拍摄部分别拍摄到的主影像、副影像的变形处理的图。
[0021]图10是示出在主影像中配置了四个部分影像数据之后的合成影像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实施方式1)
[0023]图1的(a)~(b)是示出构成实施方式1涉及的影像处理系统的、搭载于车辆1的主拍摄部10和四个副拍摄部11

14的配置例的图。图1的(a)是从上方观察车辆1的图,图1的(b)是从左侧面观察车辆1的图。主拍摄部10包括具有超广角镜头的相机。在本实施方式中,超广角镜头设想使用能够适合视场角为180
°
的车辆1的前后左右以及车厢内的半球状的整个周围的圆周鱼眼镜头。如图1的(a)~(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主拍摄部10以俯视车内的方式朝下设置于车内的顶棚,拍摄车内外的景象。
[0024]在实施方式1中,为了补充主拍摄部10的死角或周边部的分辨率不足,在车辆1的外侧设置多个副拍摄部11

14。假定多个副拍摄部11

14包括具有与圆周鱼眼镜头相比周边图像的失真少的一般的广角镜头的相机。在实施方式1中,在车辆1的前方设置有第一副拍摄部11,在车辆1的后方设置有第二副拍摄部12,在车辆1的左侧方设置有第三副拍摄部13,在车辆1的右侧方设置有第四副拍摄部14。
[0025]在图1的(a)~(b)所示的例子中,第一副拍摄部11安装于前格栅,其拍摄车辆1的前方的景象。第二副拍摄部12安装于后格栅,其拍摄车辆1的后方的景象。第三副拍摄部13安装于左侧的侧视镜,其拍摄车辆1的左侧方的景象。第四副拍摄部14安装于右侧的侧视镜,其拍摄车辆1的右侧方的景象。
[0026]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涉及的影像处理系统5的结构的框图。实施方式1涉及的影像处理系统5包括主拍摄部10、第一副拍摄部11、第二副拍摄部12、第三副拍摄部13、第四副拍摄部14以及影像处理装置20。主拍摄部10、第一副拍摄部11、第二副拍摄部12、第三副拍摄部13及第四副拍摄部14与影像处理装置20分别通过电缆连接。此外,只要满足实时性及抗
噪性的要求,则也可以将主拍摄部10、第一副拍摄部11、第二副拍摄部12、第三副拍摄部13及第四副拍摄部14中的至少一个与影像处理装置20无线连接。
[0027]主拍摄部10包含超广角镜头、固体拍摄元件及信号处理电路。固体拍摄元件将经由超广角镜头而入射的光转换为电影像信号,并输出至信号处理电路。固体拍摄元件例如能够使用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像传感器或CCD(Charge Coupled Devices:电荷耦合器件)图像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对从固体拍摄元件输入的影像信号实施A/D转换、噪声去除等信号处理,并输出到影像处理装置20。第一副拍摄部11~第四副拍摄部14的结构除了镜头的形状、各电路部件的规格之外,也与主拍摄部10的结构相同。
[0028]影像处理装置20包括主影像获取部21、第一副影像获取部22a、第二副影像获取部22b、第三副影像获取部22c、第四副影像获取部22d、主影像加工部23、第一副影像加工部24a、第二副影像加工部24b、第三副影像加工部24c、第四副影像加工部24d、合成部25、压缩编码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影像处理装置,包括:第一获取部,从设置于移动体的规定位置的主拍摄部获取主影像数据,所述主影像数据包含具有曲线部的形状的影像区域;第二获取部,从设置于所述移动体的其他位置的副拍摄部获取副影像数据;合成部,向所述主影像数据的各帧的所述影像区域以外的空闲区域,合成并配置基于所述副影像数据生成的呈适合所述空闲区域的形状的影像数据;以及生成部,基于合成后的所述影像数据生成一个动态图像文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处理装置,还包括:加工部,对所述副影像数据进行加工,生成呈适合所述空闲区域的形状的影像数据,所述加工部执行包括以下处理的加工处理:将所述副影像数据变形,以使所述副影像数据的运动矢量接近与所述移动体的运动相应的、所述主影像数据内与所述空闲区域相邻的区域的运动矢量。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影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副拍摄部设置于所述移动体的前方、后方、左侧方、右侧方这四个位置,所述合成部在所述主影像数据的上方配置基于从设置于所述移动体的前方的所述副拍摄部获取的副影像数据而生成的影像数据,所述合成部在所述主影像数据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见初秋木下义仁中村功大土屋浩嗣远藤秀治
申请(专利权)人:JVC建伍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