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痛患者用营养食品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54739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头痛患者用营养食品及制备方法,属于功能性食品技术领域。其由燕麦、黑米、绿豆、黑豆、中药提取物制得;其中中药提取物是由羌活、白芍、蔓荆子、雀脑芎、川白芷、桔梗、蝉衣、山茶根、葛根、山楂、丹参、乳香、蒺藜、防风、桃仁、甘草等中药材提取而来的。该保健食品对顽固性头痛具有良好的保健和辅助治疗的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保健食品可以药食双补,既避免了长期用药的毒副作用,又解决了有益食材的不便常食的难题;既可以帮助患者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去除疾病赖以生存的土壤,又可以缓解疼痛、调理患病器官,辅助治疗疾病以增强常规治疗的效果。增强常规治疗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头痛患者用营养食品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功能性食品
,涉及一种头痛患者用营养食品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药膳发源于我国传统的饮食和中医食疗文化,药膳是在中医学、烹饪学和营养学理论指导下,严格按药膳配方,将中药与某些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相配伍,采用我国独特的饮食烹调技术和现代科学方法制作而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的美味食品。(简言之,药膳即药材与食材相配伍而做成的美食。)它是中国传统的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它“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药借食力,食助药威,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既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延年益寿。药膳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不断探索、积累而逐渐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一门临床实用学科,是中华民族祖先遗留下来宝贵的文化遗产。
[0003]对比文件(CN105639216A,参见权利要求1)公开了一种血管性头疼食疗养生粥配方,该配方按照“药食同源”,“药补不如食补”、“蔬者、疏也”的养生理论,选用90~110克黑豆、90~110克粳米、10~20克苏木、25~35克鸡血藤、3~7克元胡粉、红糖适量等进行配置。
[0004]而燕麦具有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防治大肠癌、防治心脏疾病的功效,黑米具有清除自由基、改善缺铁性贫血、抗应激反应以及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理功能,绿豆具有可消肿通气,清热解毒等功效,且燕麦、黑米与绿豆为常见材料,可当饭食,根据“药补不如食补”,治疗效果更佳。
[0005]对比文件(CN104906402A,参见权利要求1)公开了一种治疗顽固性头痛的中药制剂,所述中药制剂以重量份计组方为:羌活11

27份、山茶根8

24份、白芍13

33份、川穹11

29份、桔梗8

20份、蝉衣7

19份、葛根7

23份、天南星6

16份、天麻8

24份、乳香8

25份、蒺藜12

32份、蔓荆子12

30份、黄连7

17份、蜈蚣3

9份、细辛7

17份、全蝎3

9份、僵蚕2

10份、甘草6

14份。对比文件(CN101259219A,参见权利要求1)公开了一种治疗顽固性头痛的药剂,它包括重量单位按份计的以下中草药:
[0006][0007]而川白芷药性温和,桃仁不仅药性甘、平,并且全国普遍栽培,且由于山楂的含糖量交底,且山楂味酸,具有开胃的效果,因此被选用。
[0008]头痛(headache)是临床常见的症状,通常将局限于头颅上半部,包括眉弓、耳轮上
缘和枕外隆突连线以上部位的疼痛统称头痛。头痛病因繁多,神经痛、颅内感染、颅内占位病变、脑血管疾病、颅外头面部疾病、以及全身疾病如急性感染、中毒等均可导致头痛。发病年龄常见于青年、中年和老年。
[0009]中医认为,头痛的病因可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头痛多因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而以风邪为主;内伤头痛与肝、脾、肾三脏有关。此外,外伤跌仆,久病人络,气滞血瘀,脉络瘀阻,亦可导致头痛。
[0010]病理变化为六淫之邪外袭,上犯巅顶,邪气稽留,阻遏清阳,气血不畅,阻遏络道而致头痛。因于肝者,一因情志所伤,肝失疏泄,郁而化火,上扰清空,而为头痛;一因火盛伤阴,肝失濡养,或肾水不足,水不涵木,导致肝肾阴亏,肝阳上亢,上扰清空而致头痛。因于肾者,多由禀赋不足,肾精久亏,脑髓空虚而致头痛;亦可阴损及阳,肾阳衰微,清阳不展,而为头痛。因于牌者,多系饥饱劳倦,或病后产后体虚,脾胃虚弱,生化不足,或失血之后,营血亏虚,不能上荣于脑髓脉络,而致头痛;或饮食不节,嗜食肥甘,牌失健运,痰湿内生,上蒙清空,阻遏清阳而致头痛。至于外伤跌仆,久病人络,气滞血瘀,脉络瘀阻,不通则痛,每易致头痛。中医将头痛分成如下辨证分型:
[0011]1、风寒头痛症状:头痛时作,痛连项背,遇风尤剧,恶风畏寒,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
[0012]证候分析:头为诸阳之会,风寒外袭,循太阳经上犯巅顶,清阳之气被遏,故头痛乃作;太阳经主一身之表,其经脉上性巅顶,循项背,故其痛连及项背;风寒束于肌表,卫阳被遏,不得宣达,故恶风畏寒;无热则口不渴;苔薄白,脉浮均为风寒在表之征。
[0013]治则:疏散风寒。
[0014]2、风热头痛症状:头痛而胀,甚则头痛如裂,发热或恶风,面红目赤,口渴欲饮,便秘渡黄。舌红苔黄,脉浮数。
[0015]证候分析:热为阳邪,其性炎上,风热中于阳络,上扰清窍,故头痛而胀,甚则头痛如裂;面红目赤,亦为热邪上炎之征;风热之邪犯卫,故发热恶风;热盛耗津,则口渴欲饮,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浮数均为风热邪盛之象。
[0016]治则:疏风清热。
[0017]3、风湿头痛症状:头痛如裹,肢体困重,纳呆胸闷,小便不利,大便或塘。苔白腻,脉儒。
[0018]证候分析:风湿外邪,上犯巅顶,清空为邪阻遏,故头痛如裹;脾司运化而主四肢,湿浊中阻,脾阳为湿所困,故见肢体困重,纳呆胸闷;湿邪内蕴,不能分清泌浊,故小便不利,大便或溏;苔白腻,脉濡均为湿浊中阻之象。
[0019]治则:祛风胜湿。
[0020]4、肝阳头痛症状:头痛而眩,心烦易怒,夜眠不宁,或兼胁痛,面红口苦。舌苔薄黄,脉弦有力。
[0021]证候分析: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失条达,肝阳偏亢,循经上扰清窍,故头痛而眩;肝火偏亢,扰乱心神,则心烦易怒,夜眠不宁;肝胆气郁化火,肝阳上亢,故胁痛,口苦面红;苔薄黄,脉弦有力均为肝阳亢盛之象。
[0022]治则:平肝潜阳。
[0023]5、肾虚头痛症状:头痛且空,每兼眩晕,腰痛酸软,神疲乏力,遗精带下,耳鸣少寐。
舌红少苔,脉细。
[0024]证候分析:脑为髓海,其主在肾,肾虚髓不上荣,脑海空虚,故头脑空痛,眩晕耳鸣;腰为肾之府,肾虚精关不固而遗精,女子则带脉不束而带下;少寐,舌红少苔,脉细是肾阴不足,心肾不交之象。
[0025]治则:养阴补肝。
[0026]6、血虚头痛症状:头痛而晕,心悸不宁,神疲乏力,面色苍白。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0027]证候分析:血分不足,虚火上逆,故头痛而晕;血不足则心神失养,故心悸易慌:血虚易导致气虚,气虚则神疲乏力;面统,舌淡,脉细弱均为血虚之象。
[0028]治则:养血调血。
[0029]7、痰浊头痛症状;头痛昏蒙,胸脘满闷,呕恶痰涎。苔白腻,脉滑或弦滑。
[0030]证候分析:牌失健运,痰浊中阻,上蒙清窍,清阳不展,故头痛昏蒙;痰阻胸膈,故胸脘满闷;痰浊上这,则呕恶痰涎;苔白腻,脉滑或弦滑均为痰湿内停之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痛患者用营养食品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健食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燕麦12

50份、黑米10

40份、绿豆5

30份、黑豆1

15份、中药提取物5

15份、壳寡糖5

10份;所述中药提取物的原料组成为:羌活5

20份、白芍8

27份、蔓荆子8

30份、雀脑芎7

24份、川白芷7

20份、蝉衣2

10份、山茶根6

17份、葛根7

22份、山楂8

28份、丹参7

24份、乳香5

20份、蒺藜8

20份、防风4

15份、桃仁4

18份、甘草5

16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痛患者用营养食品及制备方法,所述保健食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燕麦28份、黑米20份、绿豆13份、黑豆5份、壳寡糖5

10份、中药提取物9份;所述中药提取物的原料组成为:羌活12份、白芍16份、蔓荆子18份、雀脑芎17份、川白芷13份、蝉衣5份、山茶根11份、葛根14份、山楂18份、丹参15份、乳香12份、蒺藜14份、防风8份、桃仁8份、甘草9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头痛患者用营养食品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健食品的制备方法为以下步骤:步骤(1)按本发明配方准确称取各种原材料,备用;步骤(2)将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宗继杜广青赵永华陈向东申安彬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卫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