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细胞分泌物筛选源细胞的方法、源细胞、细胞库及产品技术

技术编号:3554492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源细胞的筛选方法,将源细胞与免疫细胞共培养,其中,通过共培养后对免疫细胞分泌因子能力筛选源细胞。还公开了由该方法筛选的源细胞、细胞库及制成的产品。所述源细胞为干细胞,通过本方法筛选的源细胞,可以针对具体受者的疾病或病症选择相适应的源细胞进行治疗,因而相对于传统的方法,能够提高科学性、有效性。有效性。有效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细胞分泌物筛选源细胞的方法、源细胞、细胞库及产品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与细胞治疗领域,具体涉及干细胞的筛选方法、干细胞及其产品。

技术介绍

[0002]干细胞作为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的多功能细胞,存在于人体或动物个体发育的各个阶段的组织器官中,是各种分化细胞或特化细胞的初始来源。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除具有促进损伤组织再生修复作用外,对机体的免疫功能也具有很强的调控作用,主要通过影响免疫细胞增殖、分化和免疫因子分泌而抑制免疫反应。另外,炎性环境能够刺激间充质干细胞分泌大量炎性调控因子,抑制炎症细胞促炎因子的表达,从而削弱其引起的促炎级联反应。MSCs主要分泌IDO、PGE2、TGF

β、HGF、NO等旁分泌因子参与免疫功能调节。
[0003]传统的筛选方法难以针对具体的个体,筛选出个性化治疗的源细胞。因此,有必要设计更加科学的方法,针对个性化治疗筛选源细胞。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源细胞的筛选方法、尤其筛选出的源细胞及制成的产品,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基于细胞分泌物筛选源细胞的方法,将源细胞与免疫细胞共培养,其中,通过共培养后免疫细胞分泌物的分泌量筛选源细胞。具体的,所述源细胞为干细胞或免疫细胞,通过本方法筛选的源细胞,可以针对受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对应的源细胞进行个性化治疗,相对于传统的方法,能够提高科学性、有效性。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细胞分泌物为: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外泌体或mRNA中的至少一种。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免疫细胞包括但不限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白细胞、淋巴细胞或T细胞。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筛选对免疫细胞分泌物产生促进或抑制效果的源细胞,或根据促进或抑制免疫细胞分泌物分泌量的不同筛选源细胞。因此可以筛选具有免疫促进效果的源细胞,用于治疗炎症相关的疾病,或者筛选具有免疫抑制效果的源细胞,以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共培养的方式为源细胞与免疫细胞以直接接触的方式共培养,所述的直接接触共培养方式是指免疫细胞与源细胞在一个合适容器以直接接触的方法共培养一段时间。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共培养的方式为使用transwell共培养的方式。transwell共培养指的是:利用聚四氟乙烯(PTFE)膜等材料将PBMC与MSCs进行分开,细胞无法直接接触,只能利用旁分泌方式分泌因子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免疫细胞分泌物包括但不限于IFN

γ、TNF

α、IL

17A、IL

10、PGE2、TGF

β、IL

2或IL

6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包括:利用PBMC与间充质干细胞直接接触共培养的方式,筛选出促进免疫细胞分泌IL

10的源性间充质干细胞。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筛选免疫细胞分泌物的分泌量为以下范围的源细胞:PBMC与MSCs经过体外共培养后,IFN

γ抑制倍数大于8倍;或TNF

α抑制倍数大于18倍;或IL

17A抑制倍数大于2倍;或IL

10促进倍数大于0.5倍;或PGE2促进倍数大于40倍;或TGF

β促进倍数大于6倍;或IL

2抑制倍数大于10倍;或IL

6促进倍数在40~80倍范围之间。
[0015]人体血液中高水平的炎症因子是许多自身免疫疾病的重要病理学基础。MSCs可显著将降低血液中促炎因子(IFN

γ、TNF

α、IL

17A、IL

2)的含量,提升抑炎因子(IL

10、PGE2、TGF

β、IL

6)的含量。体外共培养实验中,MSC可抑制活化的PBMC产生促炎因子,促进调节性免疫细胞分泌抑炎因子,根据不同供者MSCs调节活化的PBMC分泌促炎因子和抑炎因子能力的差异性不同,建立筛选标准。以提高干细胞治疗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源细胞包括且不限于P0、P1、P2、P3

Pn代种子细胞或主库细胞的源性细胞;培养容器包括且不限于96孔板、48孔板、24孔板、12孔板、6孔板、T25培养瓶。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培养时间不少于24小时;干细胞与免疫细胞共培养的比例为1∶1~400。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共培养时还包括加入免疫激活剂,正常人体外从全血中分离的PBMC需要免疫激活剂才能活化、增殖并产生免疫应答,通过添加免疫激活剂模拟人体内受到外界病源、细菌或者自体免疫过分活化状态,在此基础上,利用MSCs对该种状态下过度活化的PBMC细胞抑制作用。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源细胞为:脐带干细胞、脐带血干细胞、骨髓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肌肉干细胞、沃顿胶干细胞、神经干细胞、皮肤干细胞、羊膜干细胞、绒毛膜干细胞、蜕膜干细胞或胎盘干细胞中的至少一种。
[002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采用如上任一所述筛选方法得到的源细胞。
[002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采用如上任一所述筛选方法得到的源细胞所构建的细胞库。
[002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采用如上任一所述筛选方法得到的源细胞或上述的源细胞制成的产品。如用于治疗疾病或病症的药用制剂,或者以美容为目的的化妆品。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提供一种有效的筛选手段,基于免疫细胞与源细胞直接或间接共培养后,针对一种或多种基于细胞分泌物筛选调节能力强的源细胞,为细胞受体筛选出优质的源细胞,将治疗或科研的有效性提升至最大,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富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0025]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检测示意图;
[0027]图2A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成脂示意图;
[0028]图2B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示意图;
[0029]图2C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示意图;
[0030]图3A、3B、3C分别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中不同供者MSCs对Donor A、Donor B、Donor C的PBMC中IL

10分泌量;
[0031]图3D、3E、3F分别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中不同供者MSCs对Donor 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细胞分泌物筛选源细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源细胞与免疫细胞共培养,其中,通过共培养后免疫细胞分泌物的分泌量筛选源细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细胞分泌物筛选源细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分泌物为: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外泌体或mRNA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细胞分泌物筛选源细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免疫细胞包括但不限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白细胞、淋巴细胞或T细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细胞分泌物筛选源细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筛选对免疫细胞分泌物产生促进或抑制效果的源细胞,或根据促进或抑制免疫细胞分泌物分泌量的不同筛选源细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细胞分泌物筛选源细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培养的方式为源细胞与免疫细胞以直接接触的方式共培养,或所述共培养的方式为使用transwell共培养的方式。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细胞分泌物筛选源细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免疫细胞分泌物包括但不限于IFN

γ、TNF

α、IL

17A、IL

12、IL

10、IDO、PGE2、TGF

β、IL

4、IL

2或I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丹鹏谢凡於洪亮王皓王宏伟宁廷鲁王志强齐念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泉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