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汽车尾翼粘接工装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54091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5: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尾翼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纤维汽车尾翼粘接工装及方法,粘接工装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固定架和下固定座;上固定架包括支撑部和连接部,支撑部水平设置,连接部包括至少为三组的连接组件;与加强筋内型面贴合并连接;下固定座上设有容纳外蒙皮的容置槽,容置槽的内型面与外蒙皮的外型面相适应,下固定座两端设有等高套和第一紧固件,第一紧固件穿过等高套将支撑部与下固定座两端连接;保证加强筋在粘接过程中各部分形成了定位点和固定点,使得支撑部整体处于平直位置,加强筋和外蒙皮的相对位置在粘接过程中保持稳定,保证了定位的准确性和固定的稳定性,在粘接完成后,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从两侧拆除,不会影响制件的质量。不会影响制件的质量。不会影响制件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纤维汽车尾翼粘接工装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尾翼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碳纤维汽车尾翼粘接工装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崛起,汽车轻量化日益被重视,而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一种轻质高强度的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的制造零件中。
[0003]汽车尾翼是指在车尾上方安装的附加板,用于减少车辆尾部的升力,目前常用的加工工艺主要是以碳纤维材料作为主材料,不饱和树脂作为粘接剂,辅以脱模布等辅材,通过手工粘接常温固化成型,在此过程中,需要先预成型出尾翼的外蒙皮和加强筋,在通过结构胶将二者粘接在一起,但是由于加强筋和外蒙皮均为弧形结构,胶结时加强筋和外蒙皮难以进行定位,相对位置也难以固定,若采用定位销进行定位,则随着胶接的完成,定位销将留在加强筋与外蒙皮内部之间,堵住固定孔位无法去除,造成尾翼制件与车体无法进行连接,难以满足基本的使用需求。
[0004]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专利技术总体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碳纤维汽车尾翼粘接工装及方法,实现尾翼加强筋和外蒙皮粘接时的定位和固定。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碳纤维汽车尾翼粘接工装及方法,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固定架和下固定座;所述上固定架包括支撑部和连接部,所述支撑部水平设置,所述连接部包括至少为三组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垂直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一侧,且所述连接组件等间距设置,与加强筋内型面贴合并连接;所述下固定座上设有容纳外蒙皮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内型面与外蒙皮的外型面相适应;其中,所述下固定座两端设有等高套和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等高套将所述支撑部与所述下固定座两端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杆、限制块和第二紧固件,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支撑部朝向加强筋内型面的一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限制块连接,所述限制块通过所述第二紧固件与加强筋上的安装孔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上设有条型槽,所述条型槽沿着所述连接杆的长度方向设置,两端部分别延伸至所述限制块和所述支撑部,留出供第二紧固件连接的空间。
[0009]进一步的,所述限制块沿着所述连接杆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有固定面和贴合面,
所述贴合面朝向加强筋的一侧设置,与加强筋的内型面贴合设置,所述限制块上设有贯穿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自所述固定面的一侧延伸至所述贴合面的一侧,所述第二紧固件自所述固定面穿过所述固定孔连接在加强筋上的安装孔上。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下固定座包括底板和基座,所述基座垂直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基座下端部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基座上端部形成两平台结构和弧形结构,所述弧形结构位于两所述平台结构之间,所述容置槽沿着所述弧形结构的长度方向设置。
[0011]进一步的,两所述平台结构上设有锁紧孔,所述等高套的下端面贴合在所述平台结构上,且与所述锁紧孔同轴设置,所述第一紧固件将所述支撑部朝向所述等高套的上端面压紧。
[0012]进一步的,所述弧形结构上设有装配孔,所述装配孔位于所述弧形结构的两侧面上,沿着所述弧形结构的长度方向上交错间隔设置。
[0013]进一步的,每相邻两所述装配孔之间的间距相等。
[0014]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碳纤维汽车尾翼粘接方法,利用上述碳纤维汽车尾翼粘接工装完成,包括以下步骤:S1:将加强筋通过各部分通过连接组件安装在上固定架上,且连接组件与加强筋的内型面贴合并连接;S2:将外蒙皮放置在下固定座的容置槽中,且外蒙皮的外型面与容置槽内型面贴合;S3:在加强筋外型面上涂布结构胶,将上固定架放置在下固定架上;并通过紧固件和等高套连接和限制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的相对位置;S4:将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倒置,使得加强筋外型面上的结构胶流动,填充至加强筋与外蒙皮之间的缝隙中;S5:待结构胶干透后,翻转回到初始位置,去除上固定架。
[0015]进一步的,在步骤S5之后,在下固定座上安装快速夹钳固定尾翼,并去除外蒙皮边缘余量。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可拆分的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对尾翼的外蒙皮部分和加强筋分别进行固定,加强筋通过多组连接组件对加强筋内型面的各部分贴合并连接,保证加强筋在粘接过程中各部分均形成了定位点和固定点,再通过等高套和第一紧固件将支撑部两端与下固定座连接,使得支撑部整体处于平直位置,加强筋和外蒙皮的相对位置在粘接过程中保持稳定,保证了粘接过程中定位的准确性和固定的稳定性,在粘接完成后,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也可以从两侧拆除,不会影响制件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尾翼制件粘接的过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碳纤维汽车尾翼粘接工装闭合时的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碳纤维汽车尾翼粘接工装打开时的位置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上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下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利用下固定架去余量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碳纤维汽车尾翼粘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01、尾翼制件;01a、外蒙皮;01b、加强筋;10、上固定架;11、支撑部;12、连接部;12a、连接组件;121、连接杆;121a、条型槽;122、限制块;122a、固定面;122b、贴合面;122c、固定孔;123、第二紧固件;20、下固定座;21、底板;22、基座;221、平台结构;221a、等高套;221b、第一紧固件;221c、锁紧孔;222、弧形结构;222a、容置槽;222b、装配孔;222c、快速夹钳。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汽车尾翼粘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固定架和下固定座;所述上固定架包括支撑部和连接部,所述支撑部水平设置,所述连接部包括至少为三组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垂直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一侧,且所述连接组件等间距设置,与加强筋内型面贴合并连接;所述下固定座上设有容纳外蒙皮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内型面与外蒙皮的外型面相适应;其中,所述下固定座两端设有等高套和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等高套将所述支撑部与所述下固定座两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汽车尾翼粘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杆、限制块和第二紧固件,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支撑部朝向加强筋内型面的一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限制块连接,所述限制块通过所述第二紧固件与加强筋上的安装孔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纤维汽车尾翼粘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上设有条型槽,所述条型槽沿着所述连接杆的长度方向设置,两端部分别延伸至所述限制块和所述支撑部,留出供第二紧固件连接的空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纤维汽车尾翼粘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块沿着所述连接杆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有固定面和贴合面,所述贴合面朝向加强筋的一侧设置,与加强筋的内型面贴合设置,所述限制块上设有贯穿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自所述固定面的一侧延伸至所述贴合面的一侧,所述第二紧固件自所述固定面穿过所述固定孔连接在加强筋上的安装孔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汽车尾翼粘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座包括底板和基座,所述基座垂直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源周科杰汤娟徐华王瑞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