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快恢复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功率半导体器件
,具体涉及快恢复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功率半导体器件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领域,比如工业焊机、变频、光伏等,其中,快恢复二极管发挥着重要的续流作用。一般这种二极管采用传统的平面结构,工艺制造先后形成P型轻掺杂区域和P型重掺杂区域,并结合Pt(铂)掺杂或电子辐照的方式控制少子寿命,从而实现预期的导通压降及反向恢复损耗。
[0003]为进一步提高软度,减小损耗,通过减少P型轻掺杂区域的面积,并在相互分离的P型轻掺杂区域之间形成部分P型重掺杂区域实现动态优化;此类结构虽然损耗得以降低,但该结构会引起RBSOA(reverse biased safe operating area,反向偏置安全工作区)降低的问题,从而导致快恢复二极管器件安全工作区缩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快恢复二极管安全工作区小的问题,提供一种快恢复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恢复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阳极金属(1)、P型轻掺杂区(2)、P型重掺杂区(3)、P型掺杂区(4)、沟槽(5)、N型漂移区(6)、N型衬底(7)和阴极金属(8);所述P型轻掺杂区(2)的顶部与阳极金属(1)连接,所述P型重掺杂区(3)的顶部与阳极金属(1)连接;所述N型漂移区(6)位于P型重掺杂区(3)下方;所述N型衬底(7)位于N型漂移区(6)下方;所述阴极金属(8)与N型衬底(7)的底部连接;所述沟槽(5)位于P型轻掺杂区(2)与P型重掺杂区(3)之间,沟槽(5)的深度大于P型轻掺杂区(2)的深度,沟槽(5)的深度大于P型重掺杂区(3)的深度;沟槽(5)内设有介质层(51);所述P型掺杂区(4)设置于P型重掺杂区(3)下方,并与沟槽(5)底部连接;沟槽(5)与P型掺杂区(4)配合,形成相对于P型重掺杂区(3)的半包围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快恢复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5)底部朝远离所述P型轻掺杂区(2)的方向延伸,沟槽(5)的截面为“L”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快恢复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轻掺杂区(2)为两个,两个所述P型轻掺杂区(2)分别位于P型重掺杂区(3)的两侧;P型重掺杂区(3)两侧分别设有沟槽(5),两个沟槽(5)的底部分别设有P型掺杂区(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聪,伍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威兆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