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翻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3711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5:03
本申请涉及码垛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自动翻板机,包括机架本体,机架本体上设置有入料机构、翻转机构及传输机构,入料机构包含支撑架、第一辊轴及第一驱动件,第一辊轴转动连接在支撑架上,第一驱动件控制第一辊轴转动,翻转机构包含第二辊轴及第二驱动件,第二辊轴转动连接在机架本体上,第二驱动件控制第二辊轴转动,第二辊轴上设置有翻转件及缓冲件,翻转件与第二辊轴固定连接,缓冲件与第二辊轴转动连接。基于此,本申请翻转件带动型钢实现180度的正反面位置翻转,同时型钢在翻面的过程中抵接到缓冲件,利用缓冲件能够降低型钢朝下位移时的翻转速度,使其平稳的堆放至承接杆上。使其平稳的堆放至承接杆上。使其平稳的堆放至承接杆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翻板机


[0001]本申请涉及码垛
,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翻板机。

技术介绍

[0002]型钢是一种有一定截面形状和尺寸的条型钢材,是钢材四大品种之一,因体型笨重,在生产中多用机、电一体化高新技术产品自动码垛机来搬运,满足立柱型钢产量的生产需要,可按照要求的编组方式和层数,完成对立柱型钢的码垛,最优化的设计使得垛形紧密、整齐,方便后续搬运。
[0003]现有型钢在翻转码垛时,其翻转结构基本通过机械手夹持旋转完成,该结构在翻转的过程中结构复杂,翻转效率较慢,且翻转后的型钢同样需要相应的机械手夹持至外部指定处堆放,影响生产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改善现有型钢通过机械手夹持翻转且运输的问题,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翻板机。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自动翻板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自动翻板机,包含机架本体,机架本体上设置有入料机构、翻转机构及传输机构,入料机构包含支撑架、第一辊轴及第一驱动件,第一辊轴转动连接在支撑架上,第一驱动件控制第一辊轴转动,翻转机构包含第二辊轴及第二驱动件,第二辊轴转动连接在机架本体上,第二驱动件控制第二辊轴转动,第二辊轴上设置有翻转件及缓冲件,翻转件与第二辊轴固定连接,缓冲件与第二辊轴转动连接,机架本体位于翻转件的翻转方向处水平设置有承接杆;传输机构包含导轨、滑块及升降杆,滑块在导轨上活动滑移,升降杆活动设置在滑块上实现上下高度升降,升降杆上设置有若干电磁铁。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型钢放置在支撑架上,第一驱动件带动第一辊轴旋转,带动型钢沿第一辊轴的转动方向移动,第二驱动件带动第二辊轴旋转,通过第二辊轴上的翻转件抵接在型钢的底部,翻转件带动型钢实现180度的正反面位置翻转,同时型钢在翻面的过程中抵接到缓冲件,利用缓冲件能够降低型钢朝下位移时的翻转速度,使其平稳的堆放至承接杆上,结构简单方便,效果好,不需要利用传统机械手位移夹持并旋转实现翻转操作。同时通过设置传输机构,滑块可在导轨上进行直线往复滑移,升降杆在滑块上竖向高度位移,便于夹持型钢移动,通过电磁铁通电与型钢吸附实现快速抓取夹持,不需要利用传统的机械手夹持位移。
[0007]可选的,第一辊轴设置有若干个,且依次水平分布在支撑架上,第一辊轴的端部设置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之间通过第一传送带传动连接,第一驱动件连接在其中的第一辊轴上。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驱动件通过带动其中一个第一辊轴转动,每个第一辊轴之间通过第一齿轮传动,整体控制型钢在支撑架上水平向前移动。
[0009]可选的,翻转结构还包含第三辊轴及第三驱动件,第三辊轴转动连接在机架本体上,第三驱动件控制第三辊轴转动,第三辊轴与第二辊轴之间活动设置有第二传送带。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驱动件带动第三辊轴转动,第三辊轴与第二辊轴之间通过第二传送带传动,能够加强第二辊轴的转动力矩,以便第二辊轴上的翻转件更好的控制型钢实现180度的翻转,翻转强度更强,能够满足较大重量的型钢翻转控制。
[0011]可选的,承接杆固定连接在机架本体上,第二辊轴转动连接在承接杆上。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翻转件抵接在型钢的底部控制其翻转时,不会受到外部影响干涉其沿第二辊轴上翻转,且缓冲件能够形成环向抵接,并利用缓冲件的转动摩擦,缓慢的承载型钢安放至承接杆上。
[0013]可选的,传输机构还包含一组支撑臂,支撑臂的一端与框架固定连接,导轨设置有一组分别连接在支撑臂上,支撑臂上转动设置有第四辊轴及控制其转动的第四驱动件,还转动设置有第五辊轴及控制其转动的第五驱动件,导轨上一端转动设置有第一辊轮,第四辊轴通过第三传送带抵接在滑块上,且与第一辊轮一端传动连接,第五辊轴通过第四传送带与第一辊轮的另一端传动连接。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臂用于支撑整体传输机构,第四驱动件控制第四辊轴转动,第五驱动件控制第五辊轴转动,第四辊轴及第五辊轴通过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控制滑块沿导轨进行直线滑移,且控制升降杆在滑块上实现高度升降。
[0015]可选的,滑块上设置有第一导轮、第二导轮、第三导轮及第四导轮,第一导轮、第二导轮、第三导轮及第四导轮呈阵列分布,第一导轮与第二导轮位于升降杆的一侧,第三导轮与第四导轮位于升降杆的另一侧,升降杆的顶部设置有第五导轮,第三传送带的首端固定在升降杆的底部,依次按顺序缠绕抵接在第四导轮、第四辊轴、第三导轮、第五导轮、第一导轮、第一辊轮及第二导轮上,第三传送带的末端同步固定在升降杆的底部。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辊轮顺时针旋转,第四辊轴同步顺时针旋转时,滑块沿导轨朝第一辊轮方向移动;当第一辊轮逆时针旋转,第四辊轴同步逆时针旋转时,滑块沿导轨朝第四辊轴方向移动;当第一辊轮顺时针旋转,第四辊轴逆时针旋转时,升降杆沿滑块实现上升移动;当第一辊轮逆时针旋转,第四辊轴顺时针旋转时,升降杆沿滑块实现下降移动。通过该结构传动的方式,能够快速的实现上下左右空间位移,更好的实现型钢的夹持堆码。
[0017]可选的,第四驱动件可控制第四辊轴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第五驱动件可控制第五辊轴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四驱动件及第五驱动件均在程序的控制下分别控制第四辊轴或第五辊轴逆时针旋转或顺时针旋转,以实现滑块及升降杆的运动方式,传动控制简单,投入成本低。
[0019]可选的,导轨的端部设置有用于限位滑块位移区间的限位块。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限位块,用于控制滑块在导轨上的直线位移区间,防止滑块脱出。
[0021]可选的,升降杆朝向翻转机构的端部设置有连杆,电磁铁设置有多个活动穿设在连杆上,电磁铁采用吸盘式电磁铁。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连杆,使得电磁铁可以根据型钢的整体重量设
置多个套设在连杆上,同时实现电磁铁整体形成水平直线分布,当电磁铁通电后实现对型钢整体吸附,吸附力强,电磁铁采用吸盘式结构,能够实现快速吸附型钢及下料,有利于提升生产效率。
[0023]可选的,连杆与第二辊轴相平行,且位于承接杆的正上方。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连杆上的电磁铁与型钢充分接触时,连杆能够通过电磁铁快速下降,水平将型钢吸附起来并进行位置移动,结构传动效率快。
[0025]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翻转件带动型钢实现180度的正反面位置翻转,同时型钢在翻面的过程中抵接到缓冲件,利用缓冲件能够降低型钢朝下位移时的翻转速度,使其平稳的堆放至承接杆上,结构简单方便,效果好,不需要利用传统机械手位移夹持并旋转实现翻转操作;2.通过电磁铁通电与型钢吸附实现快速抓取夹持,不需要利用传统的机械手夹持位移;3.第三驱动件带动第三辊轴转动,第三辊轴与第二辊轴之间通过第二传送带传动,能够加强第二辊轴的转动力矩,翻转强度更强,能够满足较大重量的型钢翻转控制;4. 当第一辊轮顺时针旋转,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翻板机,包含机架本体(100),其特征在于:机架本体(100)上设置有入料机构(200)、翻转机构(300)及传输机构(400),入料机构(200)包含支撑架(210)、第一辊轴(220)及第一驱动件(230),第一辊轴(220)转动连接在支撑架(210)上,第一驱动件(230)控制第一辊轴(220)转动,翻转机构(300)包含第二辊轴(310)及第二驱动件(320),第二辊轴(310)转动连接在机架本体(100)上,第二驱动件(320)控制第二辊轴(310)转动,第二辊轴(310)上设置有翻转件(311)及缓冲件(312),翻转件(311)与第二辊轴(310)固定连接,缓冲件(312)与第二辊轴(310)转动连接,机架本体(100)位于翻转件(311)的翻转方向处水平设置有承接杆(360);传输机构(400)包含导轨(410)、滑块(420)及升降杆(430),滑块(420)在导轨(410)上活动滑移,升降杆(430)活动设置在滑块(420)上实现上下高度升降,升降杆(430)上设置有若干电磁铁(4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翻板机,其特征在于:第一辊轴(220)设置有若干个,且依次水平分布在支撑架(210)上,第一辊轴(220)的端部设置有第一齿轮(221),第一齿轮(221)之间通过第一传送带(222)传动连接,第一驱动件(230)连接在其中的第一辊轴(220)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翻板机,其特征在于:翻转结构还包含第三辊轴(330)及第三驱动件(340),第三辊轴(330)转动连接在机架本体(100)上,第三驱动件(340)控制第三辊轴(330)转动,第三辊轴(330)与第二辊轴(310)之间活动设置有第二传送带(35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翻板机,其特征在于:承接杆(360)固定连接在机架本体(100)上,第二辊轴(310)转动连接在承接杆(360)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翻板机,其特征在于:传输机构(400)还包含一组支撑臂(440),支撑臂(440)的一端与框架固定连接,导轨(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少辉施明铭林锶涵吴华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全新彩钢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