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重力式自动抓具的乏组件水下抓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2845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重力式自动抓具的乏组件水下抓具,涉及乏组件水下抓具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座、固定连接在安装座底端侧壁上的安装板架、转动连接在安装板架内侧壁上的起吊组件以及固定连接在起吊组件末端的重力式抓具本体,安装板架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布线组件,起吊组件的一端与布线组件的一端通过皮带轮传送连接,安装板架远离皮带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顶部具有开口的活塞筒,布线组件远离皮带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的末端固定连接有活塞组件,活塞组件与活塞筒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对缆绳自动进行有效润换,避免腐蚀生锈,同时降低缆绳的磨损,保证缆绳的正常使用寿命。绳的正常使用寿命。绳的正常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重力式自动抓具的乏组件水下抓具


[0001]本技术涉及乏组件水下抓具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重力式自动抓具的乏组件水下抓具。

技术介绍

[0002]核电厂抓取工具用来完成对特定操作对象的抓取与释放操作,乏组件水下抓具用于在乏燃料贮存水池大厅内转运乏燃料组件、破损组件密封罐和薄壁筒。乏组件水下抓具缆绳进行吊放。在贮存水池大厅中,由于厂房结构布置和操作工艺上的需要,乏组件贮存工位操作人员不方便到达,乏组件在高度方向下进行位移就存在一定的难度;
[0003]经检索,中国专利号为CN215626197U的一种基于重力式自动抓具的乏组件运输桶水下抓具,涉及核电厂抓取工具
,水下抓具包括上部吊环、下部吊环、外套管、连接杆、抓取机构、推杆、锁紧套筒、端头以及抓爪,该技术中,基于重力式自动抓具,下降到位后自动抓取和释放被吊物,全机械自动化操作,安全可靠,减小操作难度;
[0004]但上述方案中存在缺点:实际情况中抓具本体与缆绳相配合使用,在抓取乏组件时,缆绳也会有较长的一部分浸没到水中,缆绳长期使用,会产生生锈腐蚀,需要定期对缆绳进行涂抹润滑油,以对缆绳进行保护,而润滑油的涂抹方式大多通过人工手动涂抹,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工在缆绳上涂抹润滑油较为不便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重力式自动抓具的乏组件水下抓具。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基于重力式自动抓具的乏组件水下抓具,包括安装座、固定连接在安装座底端侧壁上的安装板架、转动连接在安装板架内侧壁上的起吊组件以及固定连接在起吊组件末端的重力式抓具本体,所述安装板架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布线组件,所述起吊组件的一端与布线组件的一端通过皮带轮传送连接,所述安装板架远离皮带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顶部具有开口的活塞筒,所述布线组件远离皮带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末端固定连接有活塞组件,所述活塞组件与活塞筒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活塞筒的外侧壁上分别通过单向阀 a、单向阀b固定连接有抽吸管、排出管,所述安装板架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储油箱,所述抽吸管的末端贯穿储油箱的顶端侧壁并延伸至储油箱的内底部,所述布线组件的底端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海绵圈,所述海绵圈套设在起吊组件的外侧,所述排出管的末端固定连接在海绵圈的侧壁上。
[0008]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包括:
[0009]所述起吊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安装板架内侧壁上的卷筒,所述安装板架的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用于驱动卷筒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卷筒的外侧绕设有缆绳,所述重力式抓具本体固定连接在缆绳的末端,所述卷筒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与布线组件的一端通过皮带
轮传送连接,所述海绵圈套设在缆绳的外侧。
[0010]所述布线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安装板架内侧壁上的双向丝杠,所述安装板架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双向丝杠与滑杆的侧壁上共同套设有排线器,当双向丝杠转动时,能够驱动排线器在双向丝杠的侧壁上沿双向丝杠的轴向往复运动,所述排线器套设在缆绳的外侧,所述排线器的底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环板,所述海绵圈固定连接在环板的底端侧壁上。
[0011]所述海绵圈与缆绳的外侧紧密贴合。
[0012]所述卷筒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与双向丝杠的一端通过皮带轮传送连接,所述连接轴固定连接在双向丝杠远离皮带轮的一端。
[0013]所述活塞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连接轴末端的偏心轮,所述偏心轮的外侧套设有轮套,所述轮套的内壁与偏心轮能够相对滑动,所述轮套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末端转动连接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与活塞筒的内侧壁滑动连接。
[0014]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5]本技术中,通过布线组件、连接轴、活塞组件、活塞筒、抽吸管、排出管、海绵圈以及储油箱之间的设置,在抓取乏组件吊放过程中,随着缆绳的收放,可带动活塞组件间歇性地向海绵圈上排出润滑油,吸收了润滑油的海绵圈与缆绳的外壁相对活动,可对缆绳自动进行有效润换,实现对缆绳的外壁防护,避免腐蚀生锈,同时降低缆绳的磨损,保证缆绳的正常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重力式自动抓具的乏组件水下抓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重力式自动抓具的乏组件水下抓具的皮带轮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重力式自动抓具的乏组件水下抓具的结构仰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重力式自动抓具的乏组件水下抓具的图1中的A部分放大图;
[0020]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重力式自动抓具的乏组件水下抓具的图3中的B部分放大图;
[0021]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重力式自动抓具的乏组件水下抓具的活塞筒剖视图。
[0022]图中:1、安装座;2、安装板架;3、卷筒;4、缆绳;5、驱动电机;6、双向丝杠;7、滑杆;8、排线器;9、重力式抓具本体;10、皮带轮;11、储油箱;12、连接轴;13、偏心轮;14、活塞筒;15、连杆;16、活塞板;17、单向阀a;18、单向阀b;19、抽吸管;20、排出管;21、海绵圈;22、轮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4]实施例一
[0025]参照图1

6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重力式自动抓具的乏组件水下抓具,包括安装座1、固定连接在安装座1底端侧壁上的安装板架2、转动连接在安装板架2内侧壁上的起吊组件以及固定连接在起吊组件末端的重力式抓具本体9(重力式抓具本体9具体结构为现有技术,故不作过多赘述),安装板架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布线组件,起吊组件的一端与布线组件的一端通过皮带轮10传送连接,起吊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安装板架2内侧壁上的卷筒3,安装板架2 的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用于驱动卷筒3转动的驱动电机5,卷筒3的外侧绕设有缆绳4,重力式抓具本体9固定连接在缆绳4的末端,卷筒3远离驱动电机5的一端与布线组件的一端通过皮带轮10传送连接;
[0026]布线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安装板架2内侧壁上的双向丝杠6,安装板架2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滑杆7,双向丝杠6与滑杆7的侧壁上共同套设有排线器8,当双向丝杠6转动时,能够驱动排线器8在双向丝杠6的侧壁上沿双向丝杠6的轴向往复运动,排线器8套设在缆绳4的外侧,排线器8的底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环板,海绵圈21 固定连接在环板的底端侧壁上,卷筒3远离驱动电机5的一端与双向丝杠6的一端通过皮带轮10传送连接,排线器8的一端具有双向螺母,用于与双向丝杠6配合,排线器8的另一端具有滑套,滑套套设在滑杆7上,用于对排线器8进行限位,但双向丝杠6转动时,通过双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重力式自动抓具的乏组件水下抓具,包括安装座(1)、固定连接在安装座(1)底端侧壁上的安装板架(2)、转动连接在安装板架(2)内侧壁上的起吊组件以及固定连接在起吊组件末端的重力式抓具本体(9),所述安装板架(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布线组件,所述起吊组件的一端与布线组件的一端通过皮带轮(10)传送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架(2)远离皮带轮(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顶部具有开口的活塞筒(14),所述布线组件远离皮带轮(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12),所述连接轴(12)的末端固定连接有活塞组件,所述活塞组件与活塞筒(14)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活塞筒(14)的外侧壁上分别通过单向阀a(17)、单向阀b(18)固定连接有抽吸管(19)、排出管(20),所述安装板架(2)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储油箱(11),所述抽吸管(19)的末端贯穿储油箱(11)的顶端侧壁并延伸至储油箱(11)的内底部,所述布线组件的底端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海绵圈(21),所述海绵圈(21)套设在起吊组件的外侧,所述排出管(20)的末端固定连接在海绵圈(21)的侧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重力式自动抓具的乏组件水下抓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安装板架(2)内侧壁上的卷筒(3),所述安装板架(2)的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用于驱动卷筒(3)转动的驱动电机(5),所述卷筒(3)的外侧绕设有缆绳(4),所述重力式抓具本体(9)固定连接在缆绳(4)的末端,所述卷筒(3)远离驱动电机(5)的一端与布线组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勇俞良国左同兴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蓝辉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