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护海域淤泥层上既有建筑物的筑岛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52467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45
本申请涉及一种保护海域淤泥层上既有建筑物的筑岛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在既有建筑物周侧的预定位置上安装围护结构;S2:在围护结构内左侧回填一层砂层;S3:在围护结构内右侧回填一层砂层;S4:重复S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护海域淤泥层上既有建筑物的筑岛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工程施工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保护海域淤泥层上既有建筑物的筑岛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大量临海或海中工程施工日渐增多,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在既有建筑物周边进行筑岛施工的情况,相关技术中,在进行筑岛施工时,会先通过对既有建筑物所在淤泥层进行换填的方式对原有地层进行加固,从而减少筑岛对既有建筑物的影响。
[000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存在有该种筑岛方法在对既有建筑物所在地层进行加固时,既有建筑物的桩基会部分裸露出来,从而在施工时无法有效地对既有建筑物进行保护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在筑岛施工时能有效地对既有建筑物进行保护,本申请提供一种保护海域淤泥层上既有建筑物的筑岛方法。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保护海域淤泥层上既有建筑物的筑岛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保护海域淤泥层上既有建筑物的筑岛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既有建筑物周侧的预定位置上安装围护结构;S2:在围护结构内左侧回填一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护海域淤泥层上既有建筑物的筑岛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既有建筑物(2)周侧的预定位置上安装围护结构;S2:在围护结构内左侧回填一层砂层;S3:在围护结构内右侧回填一层砂层;S4:重复S2

S3,直至围护结构内侧与外侧之间的砂层高度差在80cm

120cm之间;S5:在围护结构内侧的砂层中插入排水板(7);S6:在围护结构外左侧回填一层砂层;S7:在围护结构外右侧回填一层砂层;S8:重复S6

S7,直至围护结构内侧与外侧之间的砂层高度差为0

10cm之间;S9:重复S2

S8,直至围护结构内侧以及外侧的砂层回填至预定标高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海域淤泥层上既有建筑物的筑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围护结构由钢板桩(4)制作而成,所述S1中还包括步骤:S11:在既有建筑物(2)周侧的预定位置上进行旋喷桩施工,以形成旋喷桩加固体(3);S12:将多个钢板桩(4)拼接成环状;S13:通过锤击沉桩法将钢板桩(4)插接在旋喷桩加固体(3)上,以形成钢板桩(4)围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海域淤泥层上既有建筑物的筑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3中,在钢板桩(4)从原有地层(1)的表面插入至既有建筑物(2)桩基础的桩高处时,低锤低击钢板桩(4);在钢板桩(4)从既有建筑物(2)桩基础的桩高处插至桩底处时,低锤重击钢板桩(4),同时钢板桩(4)多次插入深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呈斜向下的直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海域淤泥层上既有建筑物的筑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3中,在表面海流的流速为3cm/s

100cm/s时,钢板桩(4)一次从原有地层(1)的表面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子龙李云超刘垚刘坤祝阿龙侯禹辰张晓政余露赵永才娄鑫吉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隧道集团三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