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李梁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人工晶体炉的冷却屏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2022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39
一种用于人工晶体炉的冷却屏升降装置,涉及人工晶体制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上炉室(1)和下炉室(12)之间设置阀门,然后将冷却屏(11)连接升降臂(7),将升降臂连接升降器(4),由升降臂带动冷却屏在上炉室和下炉室的腔体内上下移动,实现了在不停炉的情况下对冷却屏上附着的挥发物进行清理,同时还避免了在加热时,冷却屏吸收加热器的热量等,降低了人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等,适合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的推广和应用。的推广和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人工晶体炉的冷却屏升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人工晶体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冷却屏升降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人工晶体炉的冷却屏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以多/单晶硅为例,当采用提拉法生产硅棒或硅芯时(即将硅料放置在坩埚中加热熔化形成熔体,然后将籽晶与熔体表面接触后进行硅棒或硅芯的提拉,并在受控条件下,使籽晶和熔液在交界面上不断进行原子或分子的重新排列,随降温逐渐凝固而生长出新的硅棒或硅芯),在利用提拉法制备硅棒或硅芯的过程中,冷却屏的应用非常广泛,其主要作用是提高长晶速率和长晶质量,降低成本。冷却屏的应用成了该领域技术革新的重点,通过冷却屏的应用,使拉速由2mm/min向3mm/min突进,而在实际应用中,如图1所示,大多数企业使用的冷却屏11都是固定在下炉室12的内壁上,无法实现冷却屏11的升降,也就是说其不能实现升降。
[0003]专利技术人经过检索发现,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专利号为202110024156.3,申请日为2021年1月8日,专利名称为一种长晶炉,该专利中给出了可以使冷却屏11在下炉室12内实现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人工晶体炉的冷却屏升降装置,包括上炉室(1)、升降器(4)、升降臂(7)和阀门, 其特征是:所述上炉室(1)设置在下炉室(12)的上方,在上炉室(1)的下端面与下炉室(12)的上端面之间设有阀门,在上炉室(1)内设有至少一根升降臂(7),所述升降臂(7)的下端头连接冷却屏(11)并带动冷却屏(11)在上炉室(1)和下炉室(12)的腔体内上下移动,升降臂(7)的上端头穿过上炉室(1)连接设置在上炉室(1)外部的升降器(4),由所述升降器(4)驱动升降臂(7)做上下运动形成所述的用于人工晶体炉的冷却屏升降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人工晶体炉的冷却屏升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升降臂(7)的侧壁上设有冷却介质通道;或升降臂(7)为中空结构,升降臂(7)中部的内孔为冷却介质通道,所述冷却介质通道的下端连接冷却屏(11)上的介质出口或介质入口,冷却介质通道的上端连接介质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人工晶体炉的冷却屏升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升降臂(7)设置为两个,两个升降臂(7)对称设置在上炉室(1)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人工晶体炉的冷却屏升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升降臂(7)设置为直线形结构或折线形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人工晶体炉的冷却屏升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升降臂(7)设置为折线形结构时,在上炉室(1)的外缘面上设有至少一个贯通至上炉室(1)内壁的线形槽(6),在所述线形槽(6)外围上炉室(1)的外缘面上设有罩体(5),升降臂(7)的折线段在线形槽(6)内上下移动,升降臂(7)的上端头穿过罩体(5)的上面连接设置在罩体(5)外面的升降器(4)。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人工晶体炉的冷却屏升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炉室(1)的替换结构为在上炉室(1)的外缘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升降臂腔体(29),所述升降臂腔体(29)为环形结构或直线形结构,升降臂腔体(29)的内腔与上炉室(1)的内腔设置为一体形成一个整体的腔体,在升降臂腔体(29)的上面设有升降器(4),所述升降器(4)连接升降臂(7)的上端头。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人工晶体炉的冷却屏升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升降臂(7)设置为直线形结构时,升降臂(7)的上端头穿过上炉室(1)的顶部连接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李梁
申请(专利权)人:郭李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