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盖组件、圆柱型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1764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35
本申请涉及一种顶盖组件、圆柱型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一种顶盖组件,用于连接电极组件,电极组件具有极性相反的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顶盖组件包括顶盖、第一极柱、第二极柱和两个绝缘件。顶盖设有彼此间隔且彼此独立的两个配接孔,第一极柱通过一绝缘件配接于其中一配接孔,第二极柱通过另一绝缘件配接于另一配接孔。其中,第一极柱设有供第一极耳穿过的第一注液孔,第一极耳穿出第一注液孔的部分与第一极柱连接。第二极柱设有供第二极耳穿过的第二注液孔,第二极耳穿出第二注液孔的部分与第二极柱连接。可避免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出现短接,极大地减小了正负极短接的风险。极大地减小了正负极短接的风险。极大地减小了正负极短接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顶盖组件、圆柱型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顶盖组件、圆柱型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为了优化电池结构,将电极组件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从同一侧引出,导致该传统的电池在组装过程中存在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短接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电池在组装过程中存在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短接风险的问题,提供一种顶盖组件、圆柱型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
[0004]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顶盖组件,用于连接电极组件,电极组件具有极性相反的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顶盖组件包括顶盖、第一极柱、第二极柱和两个绝缘件。顶盖设有彼此间隔且彼此独立的两个配接孔,第一极柱通过一绝缘件配接于其中一配接孔,第二极柱通过另一绝缘件配接于另一配接孔。其中,第一极柱设有供第一极耳穿过的第一注液孔,第一极耳穿出第一注液孔的部分与第一极柱连接。第二极柱设有供第二极耳穿过的第二注液孔,第二极耳穿出第二注液孔的部分与第二极柱连接。
[0005]在本申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盖组件,用于连接电极组件(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200)具有极性相反的第一极耳(210)和第二极耳(220);所述顶盖组件(100)包括:顶盖(110),设有彼此间隔且彼此独立的两个配接孔(111);第一极柱(1301)、第二极柱(1302)和两个绝缘件(120),所述第一极柱(1301)通过一所述绝缘件(120)配接于其中一所述配接孔(111),所述第二极柱(1302)通过另一所述绝缘件(120)配接于另一所述配接孔(111);其中,所述第一极柱(1301)设有供所述第一极耳(210)穿过的第一注液孔(1311),所述第一极耳(210)穿出所述第一注液孔(1311)的部分与所述第一极柱(1301)连接;所述第二极柱(1302)设有供所述第二极耳(220)穿过的第二注液孔,所述第二极耳(220)穿出所述第二注液孔的部分与所述第二极柱(130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柱(1301)和所述第二极柱(1302)均包括配接于对应的所述配接孔(111)的第一部分(131)、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131)并沿所述配接孔(111)的中心轴线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二部分(132)和第三部分(133);所述第二部分(132)的径向尺寸和所述第三部分(133)的径向尺寸均大于所述第一部分(131)的径向尺寸,且所述第二部分(132)和所述第三部分(133)分别沿所述配接孔(111)的中心轴线方向抵接于对应的所述绝缘件(120)的顶部和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液孔(1311)和所述第二注液孔均沿所述配接孔(111)的中心轴线方向贯穿对应的所述第一部分(131)和对应的所述第三部分(13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132)靠近所述第一部分(131)的一侧形成有与所述第一注液孔(1311)或所述第二注液孔相连通的第一台阶孔(1312);所述第一极耳(210)包括穿出所述第一注液孔(1311)的第一抚平部(211),所述第二极耳(220)包括穿出所述第二注液孔的第二抚平部(221);所述第一抚平部(211)和所述第二抚平部(221)均沿所述配接孔(111)的中心轴线方向抵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台阶孔(1312)的第一台阶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耳(210)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注液孔(1311)内且连接于所述第一抚平部(211)的第一穿设部(212),所述第二极耳(220)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注液孔内且连接于所述第二抚平部(221)的第二穿设部;所述第一抚平部(211)相对于所述第一穿设部(212)折弯,并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台阶孔(1312)的第一台阶面呈面面接触连接;所述第二抚平部(221)相对于所述第二穿设部折弯,并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台阶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萌罗志新唐玲珑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