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无碱速凝剂用搅拌器改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1522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产无碱速凝剂用搅拌器改进结构;该改进结构包括罐体和搅拌器;搅拌器包括底部搅拌机构、中上部搅拌机构和升降调控机构;底部搅拌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与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通过电磁离合器连接的第一旋转轴、设在第一旋转轴上的U型框式搅拌体;第一旋转轴铰接在罐体底部;中上部搅拌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与第二驱动电机输出轴通过花键配合的第二旋转轴、设在第二旋转轴上的桨式搅拌片;第二旋转轴与第一旋转轴同轴心布设,第二旋转轴与第二驱动电机输出轴滑动配合;升降调控机构设在罐体上并作用于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强化液体搅拌,促进固体物料溶解混合,利于产品各组分均匀分散。匀分散。匀分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产无碱速凝剂用搅拌器改进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减水剂生产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生产无碱速凝剂用搅拌器改进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无碱速凝剂已经在隧道工程施工项目中普遍应用,速凝剂生产厂家都推出了各自的无碱速凝剂,普遍存在溶液分散不均匀,放置一段时间后,容易分层的现象,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原材料选择,另一方面是工艺装备方面,在原材料选择方面,各大厂家的原料选择基本上没有大的区别,在工艺装备方面,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设备均为非标设备,各大厂家自行定制,因设备不同,生产出来的产品性能也不相同。而速凝剂生产主要是要把各有机、无机组分均匀的混合在一起,要保证产品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不出现分层、有效成分析出的问题。这就要求在生产搅拌时要产生剪切作用,使产品各组分相互均匀地分散开来。而目前大多数厂家采用的搅拌方式均是普通搅拌,不利于产品各组分均匀分散,生产的产品稳定性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生产无碱速凝剂用搅拌器改进结构;该改进结构可强化液体搅拌,促进固体物料溶解混合,利于产品各组分均匀分散。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生产无碱速凝剂用搅拌器改进结构,包括罐体、设在罐体上的搅拌器,所述搅拌器包括:
[0006]底部搅拌机构,其包括设在罐体底部的第一驱动电机、与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通过电磁离合器连接的第一旋转轴、设在第一旋转轴上的U型框式搅拌体;所述第一旋转轴铰接在罐体底部并延伸至罐体内部;
[0007]中上部搅拌机构,其包括设在罐体顶部的第二驱动电机、与第二驱动电机输出轴通过花键配合并伸入罐体内部的第二旋转轴、设在第二旋转轴上的桨式搅拌片;所述第二旋转轴与第一旋转轴同轴心布设,所述第二旋转轴与第二驱动电机输出轴滑动配合;
[0008]升降调控机构,其设在罐体上并作用于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之间。
[0009]进一步,所述升降调控机构包括设在罐体上并纵向布设的电动推杆、设在电动推杆活动杆上的拨叉、设在第二旋转轴上并与拨叉配合的卡环、设在第二旋转轴下端的上齿盘、设在第一旋转轴上端的下齿盘;所述上齿盘与下齿盘啮合。
[0010]进一步,所述上齿盘和下齿盘均包括底板、周向均布在底板端面上的齿牙,所述齿牙间隔布设,所述齿牙呈条块状,截面由长方形和三角形组合而成。
[0011]进一步,所述第一旋转轴上套设有锥形罩并与罐体底部连接固定。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技术利用中上部搅拌机构和底部搅拌机构配合实现物料搅拌混合;中上部搅拌机构中的第二旋转轴可通过升降调控机构驱动第二旋转轴,实现桨式搅拌片和U型框式搅拌体同步转动;同时,进行搅拌过程中,可使桨式搅拌片和U型框式搅拌体彼此独立转动,如彼此逆向转动,利于强化液体扰动,促进固体物料溶解混合,利于产品各组分均匀分散。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中Ⅰ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图2中拨叉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图1中Ⅱ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中上齿盘的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1

罐体;2

第一驱动电机;3

第一旋转轴;4

U型框式搅拌体;5

锥形罩;6

第二驱动电机;7

第二旋转轴;8

桨式搅拌片;9

电动推杆;10

拨叉;11

卡环;12

上齿盘;13

下齿盘;14

底板;15

齿牙;16

电磁离合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
[0021]如图1至5所示,一种生产无碱速凝剂用搅拌器改进结构,包括罐体1、设在罐体1上的搅拌器;主要的改进是搅拌器由底部搅拌机构、中上部搅拌机构和升降调控机构构成;底部搅拌机构、中上部搅拌机构的搅拌体结构实现罐体1内部中上部及底部搅拌作用;升降调控机构使彼此独立的底部搅拌机构、中上部搅拌机构能够建立联系,实现同步搅拌动作。
[0022]底部搅拌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2、第一旋转轴3和U型框式搅拌体4。第一驱动电机2通过电机连接架固定在罐体1底部;第一旋转轴3铰接在罐体1底部,一端通过电磁离合器16与第一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延伸至罐体1内部;U型框式搅拌体4安装在第一旋转轴3上。在罐体1内部,第一旋转轴3上套设有锥形罩5并与罐体1底部连接固定,锥形罩5可使罐体1底部最低点位于锥形罩5下边沿位置处,避免残留液体集聚第一旋转轴3与罐体1的铰接处,避免泄露和降低铰接处的腐蚀。
[0023]中上部搅拌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6、第二旋转轴7和桨式搅拌片8。第二驱动电机6通过电机连接架固定在罐体1顶部的接管上;第二旋转轴7位于罐体1内部,一端利用花键配合与第二驱动电机6输出轴连接,且连接后第二旋转轴7与第二驱动电机6输出轴滑动配合,第二旋转可实现升降移动;第二旋转轴7顶端设有花键套、第二驱动电机6输出轴端加工成花键轴结构用于和花键套配合;桨式搅拌片8设在第二旋转轴7上。
[0024]升降调控机构设在罐体1上并作用于第一旋转轴3和第二旋转轴7之间。升降调控机构包括电动推杆9、拨叉10、卡环11、上齿盘12和下齿盘13。电动推杆9固定在罐体1顶部并纵向布设,电动推杆9可利用油缸或气缸进行替换;拨叉10设在电动推杆9的活动杆上,拨叉10包括两个上下间隔布设的夹板,夹板自由端呈U型叉状,夹板还与电动推杆9之间设置加强筋板,用以提升结构强度;卡环11固定在第二旋转轴7上并夹持在拨叉10的两个夹板之间,夹板和卡环11设置有自润滑轴承;上齿盘12设在第一旋转轴3上端,下齿盘13设在第二
旋转轴7下端,第一旋转轴3和第二旋转轴7同轴心布设,上齿盘12和下齿盘13啮合;为使上齿盘12和下齿盘13啮合后周向止动更稳固,使上齿盘12和下齿盘13在结构上均包括底板14、周向均布在底板14端面上的齿牙15,齿牙15间隔布设,齿牙15呈条块状,截面由长方形和三角形组合而成。
[0025]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及原理是:
[0026]本技术在应用时分为常规应用和提效加工应用。常规应用时:利用电动推杆9通过拨叉10与卡环11的配合带动第二旋转轴7下移一定距离,以使上齿盘12和下齿盘13啮合;控制第二驱动电机6启动,带动第二旋转轴7和第一旋转轴3同步转动,进而使U型框式搅拌体4和桨式搅拌片8同步转动,实现搅拌混合目的;该常规应用的特点是由一个第二驱动电机6驱动,相较于常规双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无碱速凝剂用搅拌器改进结构,包括罐体、设在罐体上的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器包括:底部搅拌机构,其包括设在罐体底部的第一驱动电机、与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通过电磁离合器连接的第一旋转轴、设在第一旋转轴上的U型框式搅拌体;所述第一旋转轴铰接在罐体底部并延伸至罐体内部;中上部搅拌机构,其包括设在罐体顶部的第二驱动电机、与第二驱动电机输出轴通过花键配合并伸入罐体内部的第二旋转轴、设在第二旋转轴上的桨式搅拌片;所述第二旋转轴与第一旋转轴同轴心布设,所述第二旋转轴与第二驱动电机输出轴滑动配合;升降调控机构,其设在罐体上并作用于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之间。2.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明海杨锐王立鹏刘栋陈向元武亚娟
申请(专利权)人:西部铁建工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