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混梁用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1508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混梁用加固装置,包括钢混梁和钢混柱,所述钢混梁的底部安装有钢混柱,所述钢混梁的底部和钢混柱的两侧均安装有两个助浇筒,其中四个所述助浇筒的底部竖直螺纹连接有螺杆。在助浇筒和螺杆的配合作用下,在钢混梁和钢混柱浇注时,即可将助浇筒插入对应位置,在钢混梁和钢混柱成型后,助浇筒牢牢紧固在钢混梁和钢混柱内,且助浇筒内科使用螺杆将固定板连接,从而避免了螺杆松动的问题,提高了稳定性,在第一稳定板和固定块的配合作用下,固定好固定板后,通过螺栓将第一稳定板和第二稳定板固定,此时第一稳定板和第二稳定板增加钢混梁和钢混柱连接处的稳定性,对钢混梁和钢混柱的连接处进行加固。接处进行加固。接处进行加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混梁用加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为一种钢混梁用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钢筋混凝土梁是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制成的梁。钢筋混凝土梁既可作成独立梁,也可与钢筋混凝土板组成整体的梁

板式楼盖,或与钢筋混凝土柱组成整体的单层或多层框架。钢筋混凝土梁形式多种多样,是房屋建筑、桥梁建筑等工程结构中最基本的承重构件,应用范围极,为保证钢混梁使用时的强度,通常在节点处的钢筋混凝土柱的四个角设置外包角钢,对钢混梁进行加固,然而外包角钢加固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有待完善;
[0003]使用外包角钢加固时,使用螺栓将外包角钢固定到钢混柱和钢混梁中,在螺栓转进其中时,钢混柱和钢混梁中产生螺纹结构,然而由于其为钢筋混凝土,因此螺纹结构并不完全,甚至大都处为不规则凹陷,导致连接的稳定性较低,螺栓易产生松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混梁用加固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混梁用加固装置,包括钢混梁和钢混柱,所述钢混梁的底部安装有钢混柱,所述钢混梁的底部和钢混柱的两侧均安装有两个助浇筒,其中四个所述助浇筒的底部竖直螺纹连接有螺杆,另外四个所述助浇筒的两侧螺纹连接螺杆,所述钢混梁的底部和钢混柱的两侧通过螺杆安装有固定板,其中两块所述固定板的底端面均安装有两块固定块,另两块所述固定板的两侧面均安装两块固定块,八块所述固定块上均螺纹连接有螺栓,八块所述固定块通过螺栓分别两两对应连接有第一稳定板和第二稳定板,所述第一稳定板和第二稳定板之间连接有连接杆。
[0005]优选的,所述第一稳定板和第二稳定板上开设有两个螺纹孔,四个所述螺栓分别螺纹连接在对应的螺纹孔内。
[0006]优选的,所述第二稳定板、第一稳定板和两块固定板连接的左视投影为等腰梯形,且所述第二稳定板与固定板连接处的夹角为135度,所述第一稳定板与固定板连接处的夹角为45度。
[0007]优选的,所述助浇筒内开设有螺纹。
[0008]优选的,两块所述第一稳定板和第二稳定板均以钢混柱为中心对称设置,且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稳定板和第二稳定板的中部处。
[0009]优选的,两个所述助浇筒之间的距离为15cm

20cm之间,两块所述固定块之间的距离为20cm

25cm之间。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中,在助浇筒和螺杆的配合作用下,在钢混梁和钢混柱浇注时,即可将助浇筒插入对应位置,在钢混梁和钢混柱成型后,助浇筒牢牢紧固在钢混梁和钢混柱内,且助浇筒内科使用螺杆将固定板连接,从而避免了螺杆松动的问题,提高了稳定性;
[0012]本技术中,在第一稳定板和固定块的配合作用下,固定好固定板后,通过螺栓将第一稳定板和第二稳定板固定,此时第一稳定板和第二稳定板增加钢混梁和钢混柱连接处的稳定性,对钢混梁和钢混柱的连接处进行加固。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中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中的钢混梁和钢混柱连接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中的固定板与第一稳定板连接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钢混梁;2、钢混柱;3、助浇筒;4、固定板;5、螺杆;6、固定块;7、螺栓;8、第一稳定板;9、第二稳定板;10、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工作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钢混梁用加固装置,包括钢混梁1和钢混柱2,所述钢混梁1的底部安装有钢混柱2,所述钢混梁1的底部和钢混柱2的两侧均安装有两个助浇筒3,其中四个所述助浇筒3的底部竖直螺纹连接有螺杆5,另外四个所述助浇筒3的两侧螺纹连接螺杆5,所述钢混梁1的底部和钢混柱2的两侧通过螺杆5安装有固定板4,其中两块所述固定板4的底端面均安装有两块固定块6,另两块所述固定板4的两侧面均安装两块固定块6,八块所述固定块6上均螺纹连接有螺栓7,八块所述固定块6通过螺栓7分别两两对应连接有第一稳定板8和第二稳定板9,所述第一稳定板8和第二稳定板9之间连接有连接杆10,固定板4、第一稳定板8和第二稳定板9均为高强度的型钢、钢板与将型钢焊接而成,保证刚性。
[0020]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第一稳定板8和第二稳定板9上开设有两个螺纹孔,四个所述螺栓7分别螺纹连接在对应的螺纹孔内。
[0021]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第二稳定板9、第一稳定板8和两块固定板4连接的左视投影为等腰梯形,且所述第二稳定板9与固定板4连接处的夹角为135度,所述第一稳定板8与固定板4连接处的夹角为45度。
[0022]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助浇筒3内开设有螺纹,助浇筒3在钢混梁1和钢混柱2浇注时,即可将其插入对应位置,在钢混梁1和钢混柱2成型后即可定型在钢混梁1和钢混柱2内。
[0023]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两块所述第一稳定板8和第二稳定板9均以钢混柱2为中心对称设置,且所述连接杆10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稳定板8和第二稳定板9的中部处。
[0024]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所示,两个所述助浇筒3之间的距离为15cm

20cm之间,两块所述固定块6之间的距离为20cm

25cm之间。
[0025]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和优点:该种钢混梁用加固装置在使用时,工作过程如下:
[0026]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在使用本装置时,在钢混梁1和钢混柱2浇注时,即可将助浇筒3插入对应位置,当钢混梁1和钢混柱2成型后,助浇筒3紧固在钢混梁1和钢混柱2内,此时将固定板4通过螺杆5安装在钢混梁1的底部和钢混柱2对应的两侧,此时将第二稳定板9和第一稳定板8靠近固定块6并通过螺栓7将第一稳定板8和第二稳定板9紧固,使第一稳定板8和第二稳定板9对钢混梁1和钢混柱2的连接处进行加固,增加了本装置的稳定性。
[002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混梁用加固装置,包括钢混梁(1)和钢混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混梁(1)的底部安装有钢混柱(2),所述钢混梁(1)的底部和钢混柱(2)的两侧均安装有两个助浇筒(3),其中四个所述助浇筒(3)的底部竖直螺纹连接有螺杆(5),另外四个所述助浇筒(3)的两侧螺纹连接螺杆(5),所述钢混梁(1)的底部和钢混柱(2)的两侧通过螺杆(5)安装有固定板(4),其中两块所述固定板(4)的底端面均安装有两块固定块(6),另两块所述固定板(4)的两侧面均安装两块固定块(6),八块所述固定块(6)上均螺纹连接有螺栓(7),八块所述固定块(6)通过螺栓(7)分别两两对应连接有第一稳定板(8)和第二稳定板(9),所述第一稳定板(8)和第二稳定板(9)之间连接有连接杆(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混梁用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稳定板(8)和第二稳定板(9)上开设有两个螺纹孔,四个所述螺栓(7)分别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林黄震宇江伟城蒋党盛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海投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