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硫酸锰萃取用有机相冷却换热用盘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1428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硫酸锰萃取用有机相冷却换热用盘管机构,包括上下设置的出液管和进液管,所述出液管和进液管横向设置,还包括多个横向并排连接于所述出液管和进液管之间的换热用盘管,所述换热用盘管分别包括:多个纵向并排的换热金属管,位于最顶部的换热金属管分别连通连接到所述出液管上,位于最底部的换热金属管分别连通连接到所述进液管上,且相邻两个换热金属管之间分别交错连接有能够使纵向并排设置的换热金属管形成连通连接的PVC钢丝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不影响对物料的流通输送的基础上,能够大幅降低换热用盘管的弯头处出现漏损的概率。现漏损的概率。现漏损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硫酸锰萃取用有机相冷却换热用盘管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硫酸锰萃取用有机相冷却换热用盘管机构,其主要用于对硫酸锰萃取用有机相进行流通输送,使硫酸锰萃取用有机相能够与外界冷媒介质发生热交换,从而对硫酸锰萃取用有机相进行冷却降温。

技术介绍

[0002]硫酸锰萃取提纯主要采用氢氧化钠和有机油(萃取剂)进行皂化后,有选择的与硫酸锰结合形成有机相,有机相与水相自动分层从而实现与杂质分离,再用硫酸将有机相中的锰离子结合反萃形成高纯硫酸锰的工艺。
[0003]萃取过程中循环的有机相在参与萃取和反萃后,温度上升到65℃,而参与皂化的有机相(萃取剂+白油等)的温度要求是30℃,因此,工作过程的有机相需要通过泵送至相应的换热装置的多个换热盘管内,再与换热盘管外部的冷媒介质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冷却降温。现有的换热装置用换热盘管大多呈多段弯折设置,以延长物料的流通路径,从而可有效提升换热效率和换热效果。但是,由于硫酸锰萃取用有机相中的硫酸、有机油等易对换热盘管造成的腐蚀,加之,换热盘管的弯头处在折弯过程中易对管壁造成折痕损伤,因此,换热盘管在对有机相进行流通输的送过程中,其弯头处的经常出现漏损现象,从而给硫酸锰的萃取提纯加工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0004]因此,在不影响对物料的流通输送的基础上,设计一款能够有效大幅降低换热盘管的弯头处出现漏损概率的硫酸锰萃取用有机相冷却换热用盘管机构是本技术的研究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硫酸锰萃取用有机相冷却换热用盘管机构,该硫酸锰萃取用有机相冷却换热用盘管机构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硫酸锰萃取用有机相冷却换热用盘管机构,包括上下设置的出液管和进液管,所述出液管和进液管横向设置,还包括多个横向并排连接于所述出液管和进液管之间的换热用盘管,所述换热用盘管分别包括:
[0008]多个纵向并排的换热金属管,位于最顶部的换热金属管分别连通连接到所述出液管上,位于最底部的换热金属管分别连通连接到所述进液管上,且相邻两个换热金属管之间分别交错连接有能够使纵向并排设置的换热金属管形成连通连接的PVC钢丝管;
[0009]拼接机构,用于将PVC钢丝管密封连接到相应的换热金属管的端部,所述换热金属管在与所述PVC钢丝管相对应的端部内侧分别设有锁紧用外螺纹,所述拼接机构包含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可移动连接到相应的换热金属管的锁紧用外螺纹上的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的外侧分别一体化成型向外设有相应的夹紧套筒,所述夹紧套筒与相应的换热金属管的
外侧壁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PVC钢丝管的壁厚,所述PVC钢丝管的端部分别呈挤压状态固定夹设于相应的夹紧套筒与换热金属管的外侧壁之间。
[0010]所述夹紧套筒的内侧壁上分别呈锯齿状向内设有多个用于对PVC钢丝管形成密封卡紧的卡接凸沿。
[0011]所述夹紧套筒的内侧壁外端分别向内设置相应的斜面倒角。
[0012]所述固定套筒的外侧壁上分别设有防滑用网格状纹路。
[0013]或者,所述固定套筒的外侧壁呈六角状设置。
[0014]所述换热金属管的内表面分别涂覆有一层聚四氟乙烯涂层。
[0015]所述出液管、以及进液管的两端分别封闭设置,且所述出液管、以及进液管未连接换热金属管的一侧分别向外连通连接有相应的循环出液管和循环进液管。
[0016]所述出液管、以及进液管采用横截面呈方形状设置方管。
[0017]本技术的优点:
[0018]1)本技术于出液管和进液管之间并排设置有多个换热用盘管,以对物料进行分散输送,使物料能够充分与换热用盘管外的冷媒换热介质进行热交换,从而对物料形成冷却降温。
[0019]在此基础上,本技术进一步将换热用盘管分为多个纵向并排设置的换热金属管,然后于相邻两个换热金属管之间分别交错连接有能够使纵向并排设置的换热金属管形成连通连接的PVC钢丝管,由于PVC钢丝管本身具有足够的刚性和耐腐蚀性,因此,不仅能够确保物料流通的顺畅性,且能够有效防止换热用盘管的弯折处因腐蚀而产生漏损。
[0020]从而有效在不影响对物料的流通输送的基础上,大幅降低换热用盘管的弯头处出现漏损概率。
[0021]2)本技术还包括用于将PVC钢丝管密封连接到相应的换热金属管端部的拼接机构,拼接机构包含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可移动连接到相应的换热金属管上的固定套筒,固定套筒的外侧分别一体化成型向外设有相应的夹紧套筒,夹紧套筒与换热金属管的外侧壁之间的间距小于PVC钢丝管的壁厚,从而能够有效将PVC钢丝管的端部分别呈挤压状态固定夹设于夹紧套筒与换热金属管的外侧壁之间。
[0022]装配操作过程中,只需将PVC钢丝管的端部分别套设到相应的换热金属管的外侧壁上,并对其进行定位固定;然后再将固定套筒向外旋动,使夹紧套筒向外移动以对PVC 钢丝管进行夹紧即可,不仅操作便捷,且能够有效确保PVC钢丝管与换热金属管的衔接处的密封效果。
[0023]3)本技术的夹紧套筒的内侧壁上分别呈锯齿状向内设有多个用于对PVC钢丝管形成密封卡紧的卡接凸沿。以确保装配到位之后的夹紧套筒能够对PVC钢丝管形成足够紧密的装夹效果,从而在不过度增加装夹难度的前提下,有效进一步增加PVC钢丝管与换热金属管的衔接处的密封效果。
[0024]4)本技术的换热金属管的内表面分别涂覆有一层聚四氟乙烯涂层,以提升换热金属管本身的耐腐蚀性,从而有效提升本技术的实用效果。
[0025]5)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易、易于拼装和成本低廉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换热用盘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换热用盘管的局部放大图。
[0029]图4为换热用盘管的局部剖视图。
[0030]图5为拼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6为拼接机构的剖视图。
[0032]图7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换热用盘管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现将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34]参考图1

6,一种硫酸锰萃取用有机相冷却换热用盘管机构,包括上下设置的出液管 1和进液管2,所述出液管1和进液管2横向设置,还包括多个横向并排连接于所述出液管1和进液管2之间的换热用盘管3,所述换热用盘管3分别包括:
[0035]多个纵向并排的换热金属管301(本实施例中的换热金属管301采用铝合金换热管),位于最顶部的换热金属管301分别连通连接到所述出液管1上,位于最底部的换热金属管 301分别连通连接到所述进液管2上,且相邻两个换热金属管301之间分别交错连接有能够使纵向并排设置的换热金属管301形成连通连接的PVC钢丝管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硫酸锰萃取用有机相冷却换热用盘管机构,包括上下设置的出液管(1)和进液管(2),所述出液管(1)和进液管(2)横向设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横向并排连接于所述出液管(1)和进液管(2)之间的换热用盘管(3),所述换热用盘管(3)分别包括:多个纵向并排的换热金属管(301),位于最顶部的换热金属管(301)分别连通连接到所述出液管(1)上,位于最底部的换热金属管(301)分别连通连接到所述进液管(2)上,且相邻两个换热金属管(301)之间分别交错连接有能够使纵向并排设置的换热金属管(301)形成连通连接的PVC钢丝管(302);拼接机构(303),用于将PVC钢丝管(302)密封连接到相应的换热金属管(301)的端部,所述换热金属管(301)在与所述PVC钢丝管(302)相对应的端部内侧分别设有锁紧用外螺纹(3011),所述拼接机构(303)包含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可移动连接到相应的换热金属管(301)的锁紧用外螺纹(3011)上的固定套筒(3031),所述固定套筒(3031)的外侧分别一体化成型向外设有相应的夹紧套筒(3032),所述夹紧套筒(3032)与相应的换热金属管(301)的外侧壁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PVC钢丝管(302)的壁厚,所述PVC钢丝管(302)的端部分别呈挤压状态固定夹设于相应的夹紧套筒(3032)与换热金属管(301)的外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庆云肖昉陈银谢永旗江日水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兴龙新能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