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纱线张力调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张力调整
,特别是涉及一种纱线张力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通过设置于座体上的旋钮带动张力调节装置以控制纱线的张力大小。现有的旋钮的体积较小,使操作工人难以快速准确地地调整纱线的张力;此外,旋钮在调整纱线张力的过程中需要克服扭簧的反作用力,旋钮较小将导致力臂较短,操作工人必须使出更大的力以形成足够的扭矩,才能克服扭簧的扭力,这提高了操作工人的操作难度。另外,现有技术中未设置有固定两个摆脚的卡扣结构,容易导致穿纱过程中瓷眼晃动情况,不利于提高穿纱的效率。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1301130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纱线张力调整装置,包括座体,以及设置于座体上的调节转轮、第一摆脚和第二摆脚,所述第一摆脚和所述第二摆脚均通过销轴转动设置于所述座体上,所述第一摆脚的顶部和所述第二摆脚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相互啮合的齿形部;所述第一摆脚和所述第二摆脚分别在位于所述齿形部的下部外侧面上设有上下交错排列的过纱瓷眼,其具有本实施例的调节摆轮的直径较大,相当于调节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纱线张力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转动支架(2)、转动电机(3)、转盘(4)、转动阻尼件(5)、支撑支架(6)、固定轮(7)、滑动支架(8)、伸缩杆(9)、张紧轮(10)和滑动限位件(11);底座(1)顶部与转动支架(2)连接;转动支架(2)侧面与转动电机(3)连接;转动电机(3)输出端与转盘(4)转动连接;转盘(4)远离转动电机(3)的一端与转动阻尼件(5)转动阻尼连接;转动阻尼件(5)上设有连接柱,连接柱穿过转盘(4)圆心与转动支架(2)连接;底座(1)顶部与支撑支架(6)连接;支撑支架(6)顶部与固定轮(7)转动连接;支撑支架(6)与滑动限位件(11)连接;支撑支架(6)侧面与滑动支架(8)滑动连接;滑动支架(8)侧面与伸缩杆(9)连接;伸缩杆(9)与支撑支架(6)传动连接;滑动支架(8)顶部与张紧轮(10)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线张力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1)上设有多组固定螺纹孔,多组固定螺纹孔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在权,
申请(专利权)人:荆门市众和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