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引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4371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引入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杆、上固定座、下固定座、上张紧辊、下张紧辊和调节结构,调节结构包括锥形限位套、限位块、连杆、连接套、螺杆、螺套和调节座,调节座固定在两支撑杆的端部,螺套沿竖向贯穿调节座,螺杆螺纹连接在螺套内,其上部设置有调节手柄,螺杆下端和连杆上端分别套装在连接套内,并通过锁丝固定,连杆的底部设置有锥形的限位块,锥形限位套固定在上固定座的上端,限位块套装在锥形限位套内,通过设置调节结构,能够使上固定座的高度调节至任意高度,使上固定座和下固定座的间隔高度无级可调,使张紧结构能够适用于不同线材,并对同一线材施加不同强度的校正力。并对同一线材施加不同强度的校正力。并对同一线材施加不同强度的校正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引入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电缆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电缆引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高压电缆从内到外的组成部分包括:导体、绝缘、内护层、填充料(铠装)、外绝缘,主要用于地埋,可以抵抗地面上高强度的压迫,同时可防止其他外力损坏。
[0003]电缆在制造过程中,首先需要将多股电缆通过绞线机缠绕在一起形成导体内芯,然后在导体内芯的外部用绝缘注塑。
[0004]现有的结构中由于生产线较长,往往难以一个工序就能完成,在绞线机生产导体内芯时,需要将其缠绕在线辊上,以便于运输,然后将其运输至下道工序,利用挤塑机在导体内芯上绝缘注塑,在工序的衔接位置,需要利用引入装置将缠绕在线辊上的导体内芯从弯曲状态调直,现有的结构中,往往利用张紧辊迂回摆放形成弯曲的线路,将导体内芯通过该弯曲的线路,来克服弯曲应力,将导体内芯调直;但是现有的结构中张紧辊的位置无法调节,但是对于不同型号的电缆,往往需要不同的张紧程度,显然现有的结构无法满足要求,同时随着导体内芯在线辊上不断的消耗,导体内芯的出线端在线辊上的轴向和径向位置都会改变,使导体内芯进入张紧辊的位置不固定,导致同一批导体内芯的张紧效果出现偏差,基于此,研究一种电缆引入装置是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设备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缆引入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设备中存在的导体内芯的张紧程度无法调节,同时同一批导体内芯的张紧效果不均衡的问题。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电缆引入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杆、上固定座、下固定座、上张紧辊、下张紧辊和调节结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间隔设置有支撑杆,下固定座沿横向固定在支撑杆上,所述下张紧辊转动设置在下固定座上,上固定座沿横向设置,上固定座滑动套装支撑杆上,上张紧辊转动设置在上固定座上,上张紧辊与下张紧辊在同一投影面上交错设置,所述调节结构包括锥形限位套、限位块、连杆、连接套、螺杆、螺套和调节座,所述调节座固定在两支撑杆的端部,螺套沿竖向贯穿调节座,螺杆螺纹连接在螺套内,其上部设置有调节手柄,螺杆下端和连杆上端分别套装在连接套内,并通过锁丝固定,所述连杆的底部设置有锥形的限位块,锥形限位套固定在上固定座的上端,限位块套装在锥形限位套内,并能在其中转动。
[0007]进一步的,所述锥形限位套的两侧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通过螺栓固定在上固定座的中部。
[0008]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斜面,左侧斜面通过左支架设置有导向辊,右侧斜面通过右支架设置有清洗套。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上张紧辊设置有两个,下张紧辊设置有三个,且下张紧辊的直径大
于下张紧辊的直径。
[0010]进一步的,所述螺杆的底部间隔设置有凸起,连杆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与凸起对应的凹槽,凸起匹配套装在凹槽内,使连杆与螺杆对接在一起。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针对张紧结构张紧程度不可调的位置,本技术将上张紧辊设置在上固定座上,并将上固定座滑动套装在支撑杆上,并利用调节结构对上固定座的沿竖向位置进行调节,下张紧辊处于固定状态,从而使上张紧辊和下张紧辊的相对高度可调,从而当导体内芯迂回交替经过下张紧辊和上张紧辊时的弯曲程度得到调节,进而能对导体内芯施加不同的校正力度,适用于不同型号的线材。
[0012]本技术中调节结构中依靠螺杆和螺套的相对转动施加高度调节,此结构在任意位置均具有自锁能力,调节行程小,精度高;为了使螺杆的转动提升能给上固定座施加竖向提升效果,在螺杆的下部设置了连杆,连杆可拆卸的与螺杆组装固定在一起,并在连杆的下部设置了限位块,限位块呈上小下大的锥形结构,锥形套固定在上固定座上,限位块套装在限位套内且能在其中转动;从而利用此处转动抵消螺杆的转动,并利用两者的限位实现提升效果;另外连杆和螺杆的可拆除对接结构处,能够使限位套从连杆处套入并与限位块匹配,结构简单,便于维护,结构合理。
[0013]由此,本技术结构新颖,通过设置调节结构,能够使上固定座的高度调节至任意高度,使上固定座和下固定座的间隔高度无级可调,使张紧结构能够适用于不同线材,并对同一线材施加不同强度的校正力,且调节结构设置合理,制作方便,组装简单,便于维护,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调节简单、便于维护的电缆引入装置。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调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工作过程示意图。
[0017]图4为导向辊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的标号为:1为底座,2为支撑杆,3为下固定座,4为下张紧辊,5为上固定座,6为上张紧辊,7为调节结构,71为调节座,72为螺套,73为螺杆,74为调节手轮,75为连杆,76为限位块,77为限位套,78为连接套,79为锁丝,8为导向辊,81为轴架,82为复合轴座,83为水平导辊,84为竖向导辊,9为清洗辊。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0]实施例1:本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电缆引入装置,主要用于高压电缆进行加工,针对现有结构中存在的导体内芯的张紧程度无法调节,且对同一批导体内芯的张紧效果不均衡,基于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调节简单、便于维护的电缆引入装置。
[0021]如图1中所示,一种电缆引入装置,包括底座1、支撑杆2、上固定座5、下固定座3、上张紧辊6、下张紧辊4和调节结构7;其中底座1上设置有间隔设置有两根支撑杆2,下固定座3沿横向固定在两个支撑杆2上,具体的固定方式可以为,支撑杆2与底座1固定焊接,在支撑杆上设置有挡台,下固定座坐落并固定在挡台上,即下固定座3处于固定状态,并在下固定
座3上设置有下张紧辊4,下张紧辊4间隔设置三个,下张紧辊上设置有线槽,且能转动。
[0022]本实施例中上固定座5沿横向设置,且与上固定座3水平,且上固定座5的长度较下固定座短,其上对应设置有两个上张紧辊6,上张紧辊6与下张紧辊4在同一投影面上交错设置,从而使导体内芯能够在张紧辊之间呈迂回状,且下张紧辊的直径大于下张紧辊的直径,上固定座滑动套装两支撑杆2上,上张紧辊6转动设置在上固定座5上,并在上固定座上设置有调节结构7,其用于对上固定座5的高度进行调节。
[0023]如图3所示,上固定座5的沿竖向位置进行调节,下张紧辊4处于固定状态,从而使上张紧辊6和下张紧辊4的相对高度可调,从而当导体内芯迂回交替经过下张紧辊和上张紧辊时的弯曲程度得到调节,进而能对导体内芯施加不同的校正力度,适用于不同型号的线材。
[002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施例如图2中所示,调节结构包括锥形限位套77、限位块76、连杆75、连接套78、螺杆73、螺套72和调节座71,调节座71固定在两支撑杆2的端部,螺套72沿竖向贯穿调节座71,螺杆73螺纹连接在螺套72内,其上部设置有调节手柄74,螺杆73下端和连杆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撑杆、上固定座、下固定座、上张紧辊、下张紧辊和调节结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间隔设置有支撑杆,下固定座沿横向固定在支撑杆上,所述下张紧辊转动设置在下固定座上,上固定座沿横向设置,上固定座滑动套装支撑杆上,上张紧辊转动设置在上固定座上,上张紧辊与下张紧辊在同一投影面上交错设置,所述调节结构包括锥形限位套、限位块、连杆、连接套、螺杆、螺套和调节座,所述调节座固定在两支撑杆的端部,螺套沿竖向贯穿调节座,螺杆螺纹连接在螺套内,其上部设置有调节手柄,螺杆下端和连杆上端分别套装在连接套内,并通过锁丝固定,所述连杆的底部设置有锥形的限位块,锥形限位套固定在上固定座的上端,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振伟王彩林马宏朝张松强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帝玖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