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国科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坡面固土调沙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50764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坡面固土调沙的方法,属于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坡面上种植若干灌木,若干灌木组成植物篱网格,植物篱网格的单元格形状为菱形,并且菱形的其中一条对角线为第一直线,第一直线的长度方向与坡面的纵向方向平行,第一直线对应的顶角为目标角,目标角的大小根据坡面平均坡度来确定;在单元格中种植乔木和草本植物。该方法针对不同坡度下泥沙运动的特性,改变坡面上种植的植物篱网格的菱形单元格的目标角,利用植物篱调节不同坡度上的泥沙输移路径,使泥沙能够汇聚,并被植物有效地拦蓄、固结和改良,从而对坡面进行网格化泥沙调控,治理成本低,综合效益高,并且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并且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并且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坡面固土调沙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
,特别涉及一种坡面固土调沙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对山区不稳定坡体造成极大的破坏,导致泥石流、滑坡等山地灾害越发频繁,严重威胁到山区城镇建设和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特别是西南地区,降水集中且地质条件复杂,已成为山地灾害的重灾区域之一。因此,针对不稳定坡体泥沙运动的问题,开发有效的坡面泥沙调控的绿色技术,对于增强坡体稳定性、修复退化的生态环境、保障山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等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0003]目前,针对不稳定坡体泥沙运动的问题多采用岩体挖除、修筑挡墙、锚固结构、喷混凝土护面等岩土工程措施,这些工程措施对于稳定坡体具有积极的意义,但这些治理措施不光工程建设费用高、建设难度大,同时还破坏了原有生态环境,无法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甚至加剧了不稳定坡体的破坏过程,难以达到大面积科学合理的治理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坡面固土调沙的方法,用于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指出的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坡面固土调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在坡面上种植若干灌木,若干所述灌木组成植物篱网格,所述植物篱网格的单元格形状为菱形,并且所述菱形的其中一条对角线为第一直线,所述第一直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坡面的纵向方向平行,所述第一直线对应的顶角为目标角,所述目标角的大小根据所述坡面平均坡度来确定;
>[0007]在所述单元格中种植乔木和草本植物。
[0008]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单元格的所述目标角随所述坡面平均坡度的增大而减小。
[0009]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在所述坡面的平均坡度小于等于15
°
时,所述目标角设置为120
°

[0010]在所述坡面的平均坡度大于15
°
并小于等于25
°
时,所述目标角设置为90
°

[0011]在所述坡面的平均坡度大于25
°
并小于等于35
°
时,所述目标角设置为60
°

[0012]在所述坡面的平均坡度大于35
°
时,所述目标角设置为30
°

[0013]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植物篱网格的单元格的边长长度为2

3m,并且所述植物篱网格的单元格的每条边均由三行所述灌木组成,所述灌木的坑穴规格为0.3
×
0.3
×
0.3m,株距为0.2m,行距为0.3m。
[0014]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植物篱网格的单元格中心种植有一颗所述乔木,并且所述乔木的坑穴规格为0.5
×
0.5
×
0.5m;
[0015]所述植物篱网格的单元格中的所述草本植物采用撒播或点播。
[0016]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乔木为柳树或者杨树或者桉树或者桤木或者云南松,截干后高度为1.5

1.8m;
[0017]所述灌木为马桑或者苦刺或者车桑子,高度为0.6

1m;
[0018]所述草本植物为拟金茅或者扭黄茅或者孔颖草。
[0019]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灌木、乔木以及草本植物进行抚育管理。
[0020]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抚育管理具体为:
[0021]对刚刚种植的植被进行人工灌溉,并采用封禁管理,严防人畜践踏,禁牧禁伐,第二年对死亡植株进行补植,注意病虫害防治,管护两年。
[0022]本专利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坡面固土调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坡面上种植若干灌木,若干灌木组成植物篱网格,植物篱网格的单元格形状为菱形,并且菱形的其中一条对角线为第一直线,第一直线的长度方向与坡面的纵向方向平行,第一直线对应的顶角为目标角,目标角的大小根据坡面平均坡度来确定,在单元格中种植乔木和草本植物,在坡面形成一种既能调控不稳定坡体坡面泥沙运动,同时又能恢复区域生态环境的植被群落。
[0024]通过上述步骤,该方法针对不同坡度下泥沙运动的特性,改变坡面上种植的植物篱网格的菱形单元格的目标角,利用植物篱调节不同坡度上的泥沙输移路径,使泥沙能够汇聚,并被植物有效地拦蓄、固结和改良,从而对坡面进行网格化泥沙调控,增强不稳定坡体表层粗糙度,提高土体抗蚀能力和抗剪能力,实现治理成本低、综合效益高及减灾措施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绿色减灾目的,该方法种植的灌木、乔木以及草本植物与当地自然环境适应,生长迅速、根系发达、耐旱耐瘠,抗冲能力强、拦沙截流能力强、固土改土能力强。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植物篱网格种植在坡面上后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植物篱网格的单元格的示意图。
[0028]图中:
[0029]1‑
不稳定坡体;2

灌木;3

乔木;4

草本植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0031]实施例1:
[003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坡面固土调沙的方法,用于对不稳定坡体1的坡面进行固土调
沙。如图1和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3]步骤1:在坡面上种植若干灌木2,若干灌木2组成植物篱网格,植物篱网格的单元格形状为菱形,并且菱形的其中一条对角线为第一直线,第一直线的长度方向与坡面的纵向方向平行,第一直线对应的顶角为目标角α,目标角的大小根据坡面平均坡度β来确定。可选地,上述菱形为等边菱形。
[0034]步骤2:在单元格中种植乔木3和草本植物4。
[0035]通过上述步骤,该方法针对不同坡度下泥沙运动的特性,改变坡面上种植的植物篱网格的菱形单元格的目标角α,利用植物篱调节不同坡度上的泥沙输移路径,使泥沙能够汇聚,充分发挥植物对泥沙拦蓄、固结和改良作用,并被植物有效地拦蓄、固结和改良,从而对坡面进行网格化泥沙调控,增强不稳定坡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坡面固土调沙的方法,其特则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坡面上种植若干灌木,若干所述灌木组成植物篱网格,所述植物篱网格的单元格形状为菱形,并且所述菱形的其中一条对角线为第一直线,所述第一直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坡面的纵向方向平行,所述第一直线对应的顶角为目标角,所述目标角的大小根据所述坡面平均坡度来确定;在所述单元格中种植乔木和草本植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坡面固土调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格的所述目标角随所述坡面平均坡度的增大而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坡面固土调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坡面的平均坡度小于等于15
°
时,所述目标角设置为120
°
;在所述坡面的平均坡度大于15
°
并小于等于25
°
时,所述目标角设置为90
°
;在所述坡面的平均坡度大于25
°
并小于等于35
°
时,所述目标角设置为60
°
;在所述坡面的平均坡度大于35
°
时,所述目标角设置为30
°
。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坡面固土调沙的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鹏王道杰何松膛裴曾莉祁玉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