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将扁平设备可松脱地紧固在机动车座椅上的保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0676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保持器(10),其用于将扁平的、近似矩形的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可松脱地紧固在机动车座椅(20)上,保持器具有紧固装置(12),其用于将保持器可松脱地插接紧固在配置给机动车座椅的插接容纳部(18)上,并且保持器具有保持装置(24),其用于将设备可松脱地保持在保持器上,紧固装置和保持装置经由联接元件(36)彼此连接,联接元件经由第一接头与紧固装置连接并且经由第二接头与保持装置连接,其中,接头构造为具有第一枢转接头(42)和第一枢转轴(38)以及以具有第二枢转接头(44)和第二枢转轴(40)的枢转接头,其中,第一枢转轴和第二枢转轴彼此平行定向。第二枢转轴彼此平行定向。第二枢转轴彼此平行定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将扁平设备可松脱地紧固在机动车座椅上的保持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保持器,该保持器用于将扁平的、近似矩形的设备如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可松脱地紧固在机动车座椅上,该保持器具有紧固装置,该紧固装置用于将保持器可松脱地插接紧固在配置给机动车座椅的插接容纳部上,并且该保持器具有保持装置,该保持装置用于将设备可松脱地保持在保持器上,其中,紧固装置和保持装置经由联接元件彼此连接,该联接元件经由第一接头与紧固装置连接并且经由第二接头与保持装置连接。

技术介绍

[0002]从DE 10 2016 102 611 A1已知用于电子设备的保持器,该保持器具有车辆侧的插接紧固装置和设备侧的保持装置。在插接紧固装置和保持装置之间设置有接头区域,该接头区域具有枢转轴,围绕该枢转轴可以调整保持装置的倾斜度,并且该接头区域具有旋转接头,该旋转接头用于使同一设备可以竖起或横向定向。
[0003]从DE 10 2016 102 611 A1已知的保持器坚固且实用并且适于机动车中、特别是在机动车的后座空间中的安全而舒适的运行。
[0004]已经证实,上述类型的保持器应用在各种车辆环境中(从简单的小型车到豪华级的车辆)并且被许多不同年龄和不同身高的不同用户使用。要保持在保持装置上的设备的设计从较小的智能手机直到较大的平板电脑也各不相同。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以此为出发点,本专利技术基于的目的是:说明一种特别好地适用于不同车辆环境和不同用户的保持器。
[0006]所述目的在开头提到的类型的保持器中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即,接头构造为具有第一枢转接头和第一枢转轴以及具有第二枢转接头和第二枢转轴的枢转接头,其中,第一枢转轴和第二枢转轴彼此平行定向。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保持器能够实现的是,可以将带有设置在其上的设备的保持装置设置在大量不同的位置和方位中。特别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保持器能够实现的是,将带有设备的保持装置紧邻机动车座椅附近设置或者设置在与机动车座椅较远间隔开的空间中,该空间距离设备用户具有减小的距离。这例如对于如下的车辆情况是有益的,其中具有较小身高的用户想使用相对较小的设备、特别是当保持器设置在具有充足后座空间的车辆中时。
[0008]特别优选的是,在保持器的使用位置中,第一枢转轴和第二枢转轴水平定向。这确保了,保持器的构件的运动在竖直的运动平面中进行,该运动平面平行于车辆纵向轴线延伸。如果保持装置位于与机动车座椅较远间隔开的区域中,并且假设机动车发生追尾事故,则保持装置和联接元件会在所述运动平面内向前偏移,使得在发生事故时同样在车辆方向上向前运动的车辆乘员的受伤风险降低。这也适用于车辆乘员应该在车辆横向方向上与保持器错开一些坐着的情况。
[0009]还优选的是,紧固装置具有沿着插接轴线延伸的插接区段,该插接轴线在保持器
的使用位置中并且在插入插接容纳部中的状态中水平定向。这能够实现紧固装置与机动车座椅的插接容纳部之间的简单且节省空间的连接。
[0010]还优选的是,联接元件的枢转路径从联接元件的竖直定向出发被界定为枢转路径的向着机动车座椅方向最大40
°
的第一部分,和/或枢转路径的反向的最大150
°
的第二部分。界定枢转路径的第一部分的区域防止了保持装置的背侧与机动车座椅的设置在插接容纳部上方的构件例如头枕的易刮伤表面或头枕罩的不期望的碰撞。界定枢转路径的第二部分防止了在机动车座椅的插接容纳部下方的区域中、例如在靠背的套或罩的区域中发生这种碰撞。
[0011]上述关于机动车座椅的区域的解释涉及插接容纳部在机动车座椅的头枕和靠背之间的过渡的区域中、特别是在暴露的头枕杆的区域中的设置。然而所提及的区域只是示例性的;不言而喻,插接容纳部也可以设置在一体式座椅中,其中靠背区域和头枕区域彼此融合。
[0012]还优选的是,联接元件和紧固装置彼此形成止挡,以界定联接元件相对紧固装置的一个或所述枢转路径的第一终端位置和/或以界定联接元件相对紧固装置的一个或所述枢转路径的第二终端位置。这能够通过所提到的构件的简单贴靠来实现对所提到的终端位置的简单限定,其中,这些构件特别是在与第一枢转轴间隔开的区域中彼此贴靠。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设定,保持装置相对联接元件的枢转角为至少90
°
、优选地至少120
°
、特别是至少150
°
。这能够实现保持装置围绕第二枢转轴、并且优选在联接元件相对紧固装置的每个枢转位置中的很大程度上自由的倾斜度调整。
[0014]进一步优选的是,保持装置相对联接元件的枢转角最大为170
°
,保持装置的倾斜度的可调整性由此被限制到如下的调整范围中,在该调整范围中保持装置占据如下的倾斜度,在该倾斜度中,保持在其上的设备大致竖直定向、或略微向下指向、或略微向上指向。特别是可以避免保持装置的如下方位,在该方位中保持装置基本上向下指向并且在保持装置不小心松脱时,保持在其上的设备将从保持装置上向下掉落。
[0015]为了界定保持装置相对联接元件的枢转路径的第一终端位置和/或界定保持装置相对联接元件的一个或所述枢转角度的第二终端位置,优选的是:保持装置和联接元件特别是在与第二枢转轴间隔开的区域中彼此形成止挡。这能够实现第一终端位置和/或第二终端位置的可靠且稳定的限定。
[0016]还有利的是,第一枢转接头和/或第二枢转接头构造为摩擦接头。这种摩擦接头特别能够实现联接元件相对紧固装置或者保持装置相对联接元件的无级可调节性。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方案,保持器包括围绕第一枢转轴向联接元件施加扭矩的装置,该扭矩对于将联接元件从水平位置竖立到更竖直定向的位置是有效的。该装置因此将与重力相反的保持力施加到联接元件上以及施加到与其连接的保持装置上,从而可以为保持在保持装置上的设备实现重量平衡。结合将摩擦接头用于第一枢转接头,这能够实现摩擦接头的提高的运动轻便性,以及因此能够实现在调整联接元件的枢转位置时保持装置的更舒适的使用。
[0018]为了进一步增加保持器的舒适度提出:保持装置具有旋转接头,保持装置的保持区域借助该旋转接头能够围绕垂直于第二枢转轴定向的旋转轴线扭转。这能够实现:在联接元件的任何位置将保持在保持装置上的设备与保持区域一起选择性地带入竖起设置或
横向设置中。为此优选的是,旋转接头具有卡锁台阶,这些卡锁台阶优选相对彼此错开90
°

附图说明
[0019]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是以下描述和优选实施例的视图的主题。
[0020]附图中:
[0021]图1示出了保持器的实施方式的透视图;
[0022]图2示出了图1所示保持器处于基本位置的侧视图,其中联接元件和保持装置竖直定向;
[0023]图3示出了对应于图2的侧视图,其中联接元件相对紧固装置占据第一终端位置;
[0024]图4示出了对应于图3的侧视图,其中保持装置相对联接元件占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保持器(10),该保持器用于将扁平的、近似矩形的设备如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可松脱地紧固在机动车座椅(20)上,其中,所述保持器(10)具有紧固装置(12),该紧固装置用于将所述保持器(10)可松脱地插接紧固在配置给所述机动车座椅(20)的插接容纳部(18)上,并且所述保持器(10)具有保持装置(24),该保持装置用于将所述设备可松脱地保持在所述保持器(10)上,所述紧固装置(12)和所述保持装置(24)经由联接元件(36)彼此连接,所述联接元件(36)经由第一接头与所述紧固装置(12)连接并且经由第二接头与所述保持装置(2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构造为具有第一枢转接头(42)和第一枢转轴(38)以及具有第二枢转接头(44)和第二枢转轴(40)的枢转接头,其中,所述第一枢转轴(38)和所述第二枢转轴(40)彼此平行定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器(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持器(10)的使用位置中,所述第一枢转轴(38)和所述第二枢转轴(40)水平定向。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装置(12)具有沿着插接轴线(16)延伸的插接区段(14),所述插接轴线(16)在所述保持器(10)的一个或所述使用位置中并且在插入所述插接容纳部(18)中的状态中水平定向。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元件(36)的枢转路径从该联接元件(36)的竖直方向(46)出发界定为:

所述枢转路径的向机动车座椅(20)的方向的最大40
°
的第一部分(48),和/或

所述枢转路径的反向的最大150
°
的第二部分(64)。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迈克尔
申请(专利权)人:科尼蒂克西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