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变形壁障台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0457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碰撞试验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变形壁障台车,包括车架和蜂窝铝模块,所述蜂窝铝模块包括蜂窝铝、安装板和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为两个,分别对称设于车架前端两侧,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固定支架和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角钢和第一固定块,所述角钢为“L”形,角钢的一边与安装支架连接,另一边设有若干条形孔,所述第一固定块固定于安装支架上,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两个第二固定块,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分别与条形孔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与第一固定块分别通过螺杆连接,所述蜂窝铝与安装板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调节蜂窝铝的安装高度,能够更加准确反映车辆前部结构碰撞刚度特性及其分布规律。及其分布规律。及其分布规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变形壁障台车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碰撞试验设备
,具体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变形壁障台车。

技术介绍

[0002]现行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以下简称“C

IASI”)侧面碰撞测试评价规程自2017年投入使用以来,对测试车型的侧面碰撞耐撞性和乘员损伤防护性能进行了科学全面的评价,也为消费者提供了客观公正的车辆安全性能数据,促进了车辆安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但是,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产品的技术迭代及道路交通事故形势的日益严峻,现行C

IASI侧面碰撞测试评价规程的研究与必要更新迫在眉睫,主要体现在壁障方面。
[0003]2017版C

IASI侧碰壁障是沿用IIHS 2003年所开发的壁障,此壁障重量1500kg,参考美国皮卡和SUV的重量设计,代表的是美国中型SUV或者是大型皮卡重量,但现在看来1500kg的重量只是接近其现有小型SUV或者中型轿车的重量,截止到2015年,美国市场中型SUV的重量已经达到了1900kg。中国与美国情况相差较大,主要体现在皮卡较少,且车辆质量较轻。根据2016

2019年上半年C

IASI进行测评的63款车型的整备质量的统计数据,发现轿车整备质量平均值为1355kg,SUV整备质量平均值为1562kg,中型及以上SUV整备质量平均值为1694kg,均与美国差别较大。同时,根据2015

2019年来有销量统计数据的SUV车型整备质量的统计数据,我国SUV平均整备质量不足1550kg,与美国SUV重量相差较大。
[0004]另一方面,现行MDB在碰撞实验中所体现出来的前部结构力学特性,与真实车辆相差明显,其差异主要体现在:被撞车的运动学特征和姿态、被撞车被撞部位的变形模式、以及被撞车内乘员的损伤特征。
[0005]因此,如何设计出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我国汽车市场上SUV车型的前部结构碰撞刚度特性及其分布规律的可移动壁障台车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可移动变形壁障台车,通过调节蜂窝铝的安装高度,能够更加准确反映车辆前部结构碰撞刚度特性及其分布规律。
[0007]本技术提供的基础方案:一种可移动变形壁障台车,包括车架和蜂窝铝模块,所述蜂窝铝模块包括蜂窝铝、安装板和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为两个,分别对称设于车架前端两侧,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固定支架和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角钢和第一固定块,所述角钢为“L”形,角钢的一边与安装支架连接,另一边设有若干条形孔,所述第一固定块固定于安装支架上,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两个第二固定块,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分别与条形孔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与第一固定块分别通过螺杆连接,所述蜂窝铝与安装板可拆卸连接。
[0008]本技术的原理及优点在于:在碰撞试验过程中,通过前端蜂窝铝的吸能情况对碰撞结果进行分析。蜂窝铝模块包括蜂窝铝、安装板和安装支架。安装支架为两个,分别
对称设于车架前端两侧,安装支架用于固定和支撑整个蜂窝铝模块,安装支架包括固定支架和高度调节机构,安装支架通过高度调节机构与安装板连接。安装板通过高度调节机构的角钢条形孔和固定块螺杆实现上下高度调节,蜂窝铝与安装板可拆卸连接。因此蜂窝铝的高度可调节并且便于更换,可根据我国汽车市场的普遍车型情况对蜂窝铝的位置进行针对性调整,使其能够更加准确反映车辆前部结构碰撞刚度特性及其分布规律,以获得更精确的碰撞试验数据。
[0009]进一步,所述固定支架上设有上衬板和下衬板,所述上衬板和下衬板分别与车架的上底面和下底面连接。
[0010]每个固定支架通过上下衬板分别与车架的上下底面连接,以提高固定支架与车架连接的稳定性。
[0011]进一步,所述螺杆的长度大于100mm。
[0012]用于连接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的螺杆长度大于100mm,这样固定块之间的调节范围为0

100mm,蜂窝铝的高度调节范围为0

100mm,能够满足大多数测试情况。
[0013]进一步,所述车架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于车架中部,所述支撑架为“K”字形。
[0014]支撑架为“K”字型结构,支撑架安装于车架中部,用于连接和支撑车架左右两侧,支撑架的四端均与车架通过螺栓连接,能够保证支撑架对车架的稳固效果。同时由于“K”字形的结构,相比于传统“工”字形结构,能够提供支撑架与车架尾端之间的更大的容纳空间,以安装更多的部件。
[0015]进一步,所述车架包括配重块组,所述配重块组包括大配重块和小配重块,所述大配重块设于车架尾端,所述小配重块设于车架中部。
[0016]配重块组用于调节壁障台车的质量配重,配重块组包括两种规格,是为了方便配重及调节车辆重心位置,单规格的配重块很难将质量精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0017]进一步,所述大配重块的重量为75.5kg,所述小配重块的重量为58kg,所述可移动变形壁障台车的总重量为1650kg。
[0018]通过配置大小配重块的重量分别为75.5kg和58kg,并将可移动变形壁障台车的总重量控制在1650kg,可以更真实地代表我国汽车市场上SUV车型的质量特征,以确保其与真实事故中碰撞一方车辆所产生的碰撞能量具有更好的一致性。
[0019]进一步,所述车架包括车桥组合,所述车桥组合包括车桥、刚性支撑和弹性支撑,所述刚性支撑和车架连接,所述弹性支撑分别与刚性支撑和车桥连接。
[0020]车桥主要用于承受整车载荷及碰撞冲击,同时为轮系及制动系统提供支撑点,在刚性支撑和弹性支撑的配合下,车桥组合对缓冲路面冲击有了更显著的效果。
[0021]进一步,所述弹性支撑为橡胶垫。
[0022]橡胶垫作为弹性支撑具备优良的缓冲效果。
[0023]进一步。还包括相机支架,所述相机支架包括相机安装板、前固定架和后固定架,所述前固定架为两个,分别设于相机安装板的前侧两边,所述后固定架为两个,分别设于相机安装板的后侧两边,所述前固定架分别与固定支架连接,所述后固定架分别于车架两侧连接。
[0024]相机支架用于对车载高速相机提供安装点,方便试验时采集图像。相机支架的前固定架与固定支架连接,后固定架与车架连接。这种布置结构有利减轻碰撞试验时支架的
晃动,方便整车布置,另外造型设计比较美观。
[0025]进一步,所述安装板的长度为1800mm,高度为700mm,厚度为50mm,所述安装板与蜂窝铝通过螺栓连接。
[0026]安装板的长度为1800mm,高度为700mm,厚度为50mm,能够适应各种尺寸的蜂窝铝的安装。螺栓连接的方式具有稳固的固定效果,且易于装卸。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可移动变形壁障台车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可移动变形壁障台车前端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变形壁障台车,包括车架和蜂窝铝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铝模块包括蜂窝铝、安装板和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为两个,分别对称设于车架前端两侧,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固定支架和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角钢和第一固定块,所述角钢为“L”形,角钢的一边与安装支架连接,另一边设有若干条形孔,所述第一固定块固定于安装支架上,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两个第二固定块,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分别与条形孔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与第一固定块分别通过螺杆连接,所述蜂窝铝与安装板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变形壁障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上设有上衬板和下衬板,所述上衬板和下衬板分别与车架的上底面和下底面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变形壁障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的长度大于10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变形壁障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于车架中部,所述支撑架为“K”字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变形壁障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配重块组,所述配重块组包括大配重块和小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费敬王国杰汪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