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介入手术用止漏连接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0194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11
一种介入手术用止漏连接组件,其包括中心部、分别安装于所述中心部两相对端的锁紧部和旋拧部,所述锁紧部包括鲁尔连接器公头、齿轮部,所述齿轮部带动所述鲁尔连接器公头转动。让齿轮部与外部动力输出端的驱动齿轮啮合,从而带动所述鲁尔连接器公头转动,进而实现导管的自动旋转控制,方便医生操作。方便医生操作。方便医生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介入手术用止漏连接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介入手术领域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介入手术用止漏连接组件。

技术介绍

[0002]介入治疗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的一种微创性治疗
‑‑
就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特制的导管、导丝等精密医疗器械,引入人体,对体内病态进行诊断和局部治疗。
[0003]介入治疗应用数字技术,扩大了医生的视野,借助导管、导丝延长了医生的双手,它的切口(穿刺点),仅有米粒大小,不用切开人体组织,就可治疗许多过去无法治疗,必须手术治疗或内科治疗疗效欠佳的疾病,如肿瘤,血管瘤,各种出血等。介入治疗具有不开刀,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的特点。是未来医学的发展趋势之一。
[0004]止漏连接组件是介入治疗必需的器械,其主要作用是在介入手术过程中连接导管等医疗器械,让空气、造影剂或其它医疗制剂通过止漏连接组件的支路管进入导管,从而提供进入血管的液体通路,以及控制血液倒流。同时可让导丝通过止漏连接组件穿入导管。
[0005]对于普通的止漏连接组件,在介入手术前,医生在导管室将导管或导丝通过止漏连接组件将导管或导丝穿入导管,在通过转动旋拧部对导管进行密封,并将这些医疗器械安装到介入手术设备上,在介入手术中可能需要更换或增加新的导管或导丝,这时医生就不便于转动旋拧部,此时取出导管或导丝就需要使用很大的力,这就很容易给患者带来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介入手术用止漏连接组件。
[0007]一种介入手术用止漏连接组件,其包括中心部、分别安装于所述中心部两相对端的锁紧部和旋拧部,所述锁紧部包括鲁尔连接器公头、齿轮部,所述齿轮部带动所述鲁尔连接器公头转动。
[0008]进一步地,所述齿轮部一体化成形于所述锁紧部外圆周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齿轮部设置在所述锁紧部外圆周上中间位置。
[0010]进一步地,所述齿轮部的轮齿部分的轴向宽度比所述齿轮部的主体部分的宽度宽。
[0011]进一步地,所述齿轮部的主体部分通过沿所述锁紧部外圆周分布的多个肋板支撑。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中心部于锁紧部和旋拧部之间的位置设有具有鲁尔连接器母头的支管部。
[0013]进一步地,所述介入手术用止漏连接组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旋拧部外端面的开启
部。
[0014]进一步地,所述旋拧部内安装有具有连通腔的螺旋部及封闭连通腔的止漏件,所述开启部抵顶于所述止漏件。
[0015]进一步地,所述旋拧部于外端面设有导向安装部,所述开启部包括穿设于所述导向安装部的插入部,所述导向安装部与所述插入部之间具有导向结构。
[0016]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安装部与所述插入部之间具有锁定结构,所述开启部插入所述旋拧部以抵顶于所述止漏件时让所述插入部锁止于所述导向安装部。
[0017]本技术的介入手术用止漏连接组件的有益效果在于:让所述齿轮部与外部动力输出端的驱动齿轮啮合,从而带动所述鲁尔连接器公头转动,进而实现与鲁尔连接器公头连接的导管的自动旋转,方便医生操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一种介入手术用止漏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的分解视图;
[0020]图3为图1的轴向剖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技术。
[0022]本技术所使用的方向“远”、“前”、“首”为朝向患者的方向,方向“近”、“后”、“尾”是远离患者的方向。
[0023]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介入手术用止漏连接组件1,大体呈T型(也可以呈Y型),包括锁紧部10、密封圈11、中心部12、第一止挡环13、第一止漏件14、连通件15、第二止漏件16、第二止挡环17、旋拧部18、开启部19,所述第一止挡环13、第二止挡环17由具有耐磨、润滑性好的塑料或其它材料制成,其横截面呈正方形,具有缺口。
[0024]所述锁紧部10,用于连接各种医用导管的尾端并在介入手术中需要时转动所述各种医用导管,包括第一插入部101(即鲁尔连接器公头)、齿轮部102,所述锁紧部10内部沿轴线设置有锁紧腔103、第一容置腔104,所述锁紧腔104为圆筒形、内壁上设有内螺纹,与第一容置腔104不相通。所述第一插入部101从所述锁紧腔103的尾端侧壁沿所述锁紧部10的轴向向前延伸直到伸出所述锁紧腔103前端的端面一定尺寸,所述第一插入部101也呈圆筒形,内部具有沿其轴线方向贯穿的第一管孔105,所述第一插入部101能够插入各种医用导管(图中未示出)的尾端连接孔里。当所述第一插入部101插入到所述医用导管尾端连接孔时,通过转动所述锁紧部10或所述医用导管尾端,使所述锁紧腔103的内螺纹与所述医用导管尾端的外螺纹锁紧。所述第一容置腔104与所述第一管孔105连通,包括从所述第一管孔105最尾端开始内径逐渐增大的呈圆台形的过渡段和呈圆筒形状的容置段,所述过渡段的最大内径小于所述容置段的内径。所述齿轮部102设置于所述锁紧部10轴向的中间处的外圆周上,所述齿轮部102的轮齿部分的轴向宽度比所述齿轮部102的主体部分的宽度宽,所述齿轮部102的主体部分通过沿所述锁紧部10外圆周分布的多个肋板加强支撑。所述齿轮
部102用于当所述介入手术用止漏连接组件1安装到介入手术机器人从端装置时与所述介入手术机器人从端装置的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驱动齿轮啮合。在所述锁紧部10的尾端设有第一凸部106,所述第一凸部106环绕其外圆周等间距地压设有多个形状尺寸一样的第一方槽108,从而在所述第一容置腔104的内壁形成相应的第一卡扣107,为便于所述中心部12的安装,第一容置腔104开口处具有内倒角。所述第一方槽108的轴向宽度大体与所述第一止挡环13的宽度相匹配。优选地,所述第一方18及相应的第一卡扣107的数量都为6。
[0025]所述中心部12通过聚乙烯或其它材料成形制成,包括第二插入部121、相对第二插入部121设置的第一螺旋部122及长形支管部124,所述第二插入部121内部具有沿整个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二管孔123,所述支管部124设于所述中心部12的中部,其延伸方向与所述支管部124的轴线方向正交或交叉,所述支管部124的尾端具有与其他止漏连接组件等其它医疗器械连接相匹配的外螺纹,一般为鲁尔连接器母头。在所述支管部124内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二管孔123连通的支路管孔125。所述第二插入部121的外周面上设有环绕的第二凸部121a、第三凸部121b。
[0026]当所述中心部12的第二插入部121安装到所述锁紧部10的所述第一容置腔104时,预先让所述密封圈11安装在所述第二插入部121的头部,所述第二插入部121的前端端面抵靠在第一容置腔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介入手术用止漏连接组件,包括中心部、分别安装于所述中心部两相对端的锁紧部和旋拧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部包括鲁尔连接器公头、齿轮部,所述齿轮部带动所述鲁尔连接器公头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手术用止漏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部一体化成形于所述锁紧部外圆周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手术用止漏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部设置在所述锁紧部外圆周上中间位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手术用止漏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部的轮齿部分的轴向宽度比所述齿轮部的主体部分的宽度宽。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介入手术用止漏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部的主体部分通过沿所述锁紧部外圆周分布的多个肋板支撑。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手术用止漏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部于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一IntClA六一M三九一零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爱博医疗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