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OS图像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9957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07
一种CMOS图像传感器,包括:第一复位管、第二复位管、第一源随管、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一电容以及第二电容,其中:第一复位管,其第一端与预设的第一电压源耦接,其第二端与第一源随管的控制端耦接,其控制端输入第一复位控制信号;第一源随管,其第一端与预设的第二电压源耦接,其第二端输出图像信号;第一开关管,其第一端输入图像信号,其第二端与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耦接,其控制端输入第一开关控制信号;第二开关管,其第一端输入图像信号,其第二端与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耦接,其控制端输入第二开关控制信号;第二复位管,其第二端接地,其控制端输入第二复位控制信号。上述方案可以降低CMOS图像传感器的功耗。低CMOS图像传感器的功耗。低CMOS图像传感器的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CMOS图像传感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CMOS图像传感器。

技术介绍

[0002]按照曝光方式的不同,CMOS图像传感器可以分为全局(Global Shutter,GS)快门与卷帘(Rolling Shutter,RS)快门。在全局快门工作模式下,每一行像素单元同时开启曝光,图像信号同时由像素PD向外传输,可以避免卷帘快门工作模式下图像失真问题。
[0003]全局CMOS图像传感器为了存储电能信号需要设置额外的存储单元,根据信号存储方式分为电压域与电荷域。电压域全局CMOS图像传感器先通过放大器转换成电压信号后存储在存储单元中,受寄生光信号的影响较小。
[0004]但是,传统电压域全局CMOS图像传感器中,对应于每一个像素,需要设置一个源随管,每个源随管需要对应设置一电流偏置管。电流偏置管长时间处于饱和区工作状态,功耗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解决的是CMOS图像传感器的功耗较大的技术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CMOS图像传感器,包括:第一复位管、第二复位管、第一源随管、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一电容以及第二电容,其中:所述第一复位管,其第一端与预设的第一电压源耦接,其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源随管的控制端耦接,其控制端输入第一复位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源随管,其第一端与预设的第二电压源耦接,其第二端输出图像信号;所述第一开关管,其第一端输入所述图像信号,其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耦接,其控制端输入第一开关控制信号;所述第二开关管,其第一端输入所述图像信号,其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耦接,其控制端输入第二开关控制信号;所述第二复位管,其第二端接地,其控制端输入第二复位控制信号;所述第二复位管适于在所述第二复位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导通,以释放所述第一电容和/或所述第二电容上存储的电荷;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均接地。
[0007]可选的,所述第一开关管,其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源随管的第二端耦接;所述第二开关管,其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耦接。
[0008]可选的,所述第二复位管,其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耦接。
[0009]可选的,所述CMOS图像传感器还包括:第二源随管以及第一行选管,其中:所述第二源随管,其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压源耦接,其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行选管的第一端耦接,其控制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耦接;所述第一行选管,其第二端与列总线耦接,其控制端输入第三开关控制信号。
[0010]可选的,所述第一开关管,其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源随管的第二端耦接;所述第二开关管,其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源随管的第二端耦接。
[0011]可选的,所述第二复位管,其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耦接。
[0012]可选的,所述CMOS图像传感器还包括:第三源随管、第四源随管、第二行选管以及第三行选管,其中:所述第三源随管,其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压源耦接,其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行选管的第一端耦接,其控制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耦接;所述第二行选管,其第二端与列总线耦接,其控制端输入第四开关控制信号;所述第四源随管,其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压源耦接,其第二端与所述第三行选管的第一端耦接,其控制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耦接;所述第三行选管,其第二端与所述列总线耦接,其控制端输入第五开关控制信号。
[0013]可选的,所述CMOS图像传感器还包括:传输管;所述传输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源随管的控制端、所述第一复位管的第二端耦接,适于输出所述图像信号。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设置第二复位管替代电流偏置管PC,通过第二复位控制信号控制第二复位管的导通,以释放第一电容和/或第二电容上存储的电荷。由于第二复位管无需长时间工作在饱和区,因此,第二复位管的功耗大大减小,CMOS图像传感器的功耗相应减小。同时,与传统的CMOS图像传感器相比,元器件数据也未增加。
[0016]进一步,第二复位管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耦接,第一开关与第二开关并联,可以避免图像信号在第一电容与第二电容之间的重分配,进而避免图像信号电压的幅度降低。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CMOS图像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CMOS图像传感器的控制时序图;
[0019]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另一种CMOS图像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另一种CMOS图像传感器的控制时序图;
[0021]图5是现有的一种CMOS图像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参照图5,给出了现有的一种CMOS图像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中的CMOS图像传感器包括:复位管RST、第一源随管SF1、第二源随管SF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开关管S1、第二开关管S2、电流偏置管PC、行选管RS以及传输管TG。复位管RST的漏极与电压源VR连接,第一源随管SF1与第二源随管SF2的漏极均与电压源VDD耦接,行选管RS的漏极连接列总线Column Bus。
[0023]在图5中,CMOS图像传感器在工作过程中,电流偏置管PC长时间处于饱和区工作,导致CMOS图像传感器的功耗较大。
[0024]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设置第二复位管替代电流偏置管PC,通过第二复位控制信号控制第二复位管的导通,以释放第一电容和/或第二电容上存储的电荷。由于第二复位管无需长时间工作在饱和区,因此,第二复位管的功耗大大减小,CMOS图像传感器的功耗相应减小。同时,与传统的CMOS图像传感器相比,元器件数据也未增加。
[0025]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有益效果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002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CMOS图像传感器,包括:第一复位管、第二复位管、第一源随管、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一电容以及第二电容,其中:
[0027]第一复位管的第一端可以与预设的第一电压源耦接,第一复位管的第二端可以与第一源随管的控制端耦接,第一复位管的控制端可以输入第一复位控制信号;第一复位管可以在第一复位控制信号的作用下导通,通过其第二端输出第一复位信号;
[0028]第一源随管的第一端可以与预设的第二电压源耦接,第一源随管的控制端可以与第一复位管的第二端耦接,第一源随管的第二端可以输出图像信号;
[0029]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可以输入图像信号,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可以与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耦接,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可以输入第一开关控制信号;第一开关管可以在第一开关控制信号的作用下导通;
[0030]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可以输入图像信号,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可以与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耦接,第二开关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MOS图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复位管、第二复位管、第一源随管、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一电容以及第二电容,其中:所述第一复位管,其第一端与预设的第一电压源耦接,其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源随管的控制端耦接,其控制端输入第一复位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源随管,其第一端与预设的第二电压源耦接,其第二端输出图像信号;所述第一开关管,其第一端输入所述图像信号,其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耦接,其控制端输入第一开关控制信号;所述第二开关管,其第一端输入所述图像信号,其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耦接,其控制端输入第二开关控制信号;所述第二复位管,其第二端接地,其控制端输入第二复位控制信号;所述第二复位管适于在所述第二复位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导通,以释放所述第一电容和/或所述第二电容上存储的电荷;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均接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MOS图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其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源随管的第二端耦接;所述第二开关管,其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耦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CMOS图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复位管,其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耦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CMOS图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源随管以及第一行选管,其中:所述第二源随管,其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欢文荟麟
申请(专利权)人:联合微电子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