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弯管成型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49839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弯管成型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涉及弯管加工成型技术领域,包括:建立数据库;获取管材的材质信息,同时测量管材的初始尺寸,获得管材的初始尺寸信息;实时测量获取弯管工艺过程中的各项工艺参数,获得弯管工艺参数数据;测量成型弯管尺寸,获得弯管尺寸信息,并判断其是否满足成型标准,若是,则为合格品,输出合格信号;若否,则为不合格品,输出不合格信号;将合格品的初始尺寸信息、工艺参数数据以及弯管尺寸信息存储进数据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对弯管成型后的回弹数据进行整合化分析,可及时输出异常信号,提醒工作人员进行设备校对检修,进而防止加工废品的产生,极大的提高了产品的生产良率。极大的提高了产品的生产良率。极大的提高了产品的生产良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弯管成型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弯管加工成型
,具体是涉及一种弯管成型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空间多连弯管具有展开长度长、口径小、弯曲角度不等、多空间走势、弯管管束密集排列整体装配的特点,从而对空间多连弯管的尺寸精度要求极高。
[0003]空间多连弯管的弯制成形,制造厂通常采用自动弯管机进行,受材料性能不同的影响,弯管过程中材料回弹不同,导致弯管成形精度无法保证,弯管后或多或少还需要进行整形,无形中增加了弯管制作周期。
[0004]现有技术中的弯管成型检测通常只能实现对弯管的成型合格或者不合格进行检测,无法针对对于弯管成型检测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导致无法快速发现弯管成型过程中的异常数据,易导致在实际加工过程中的废品率升高,影响产品的生产良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弯管成型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本技术方案解决了上述的现有技术中的弯管成型检测通常只能实现对弯管的成型合格或者不合格进行检测,无法针对对于弯管成型检测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导致无法快速发现弯管成型过程中的异常数据,易导致在实际加工过程中的废品率升高,影响产品的生产良率的问题。
[0006]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弯管成型检测方法,包括:建立数据库;获取管材的材质信息,同时测量管材的初始尺寸,获得管材的初始尺寸信息,所述初始尺寸信息包括管材的初始壁厚;实时测量获取弯管工艺过程中的各项工艺参数,获得弯管工艺参数数据,所述弯管工艺参数数据包括中频加热温度、设备推力、摇臂转速和摇臂转动角度;测量成型弯管尺寸,获得弯管尺寸信息,所述弯管尺寸信息包括弯管背部壁厚和弯管角度,并判断其是否满足成型标准,若是,则为合格品,输出合格信号,若否,则为不合格品,输出不合格信号;将合格品的初始尺寸信息、工艺参数数据以及弯管尺寸信息存储进数据库。
[0007]优选的,所述将合格品的初始尺寸信息、工艺参数数据以及弯管尺寸信息存储进数据库包括:建立第一数据集合;根据合格品的弯管角度和摇臂转动角度进行计算,获得弯管回弹角度数据;将弯管回弹角度数据作为元素加入第一数据集合中;判断新加入的弯管回弹角度数据是否为异常数据,若为是,则输出回弹异常信号,
若为否,则不做响应。
[0008]优选的,所述判断新加入的弯管回弹角度数据是否为异常数据具体包括:将第一数据集合中的所有元素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计算第一数据集合中的所有元素的平均值和标准差;根据第一数据集合中的所有元素的平均值、标准差和新加入的弯管回弹角度数据,计算新加入的弯管回弹角度数据的检测值Gi;确定检出水平,根据检出水平获得临界值Gp(n);判断新加入的弯管回弹角度数据的检测值Gi是否大于临界值Gp(n),若是,则判定该弯管回弹角度数据为异常数据,若否,则判定该弯管回弹角度数据为正常数据。
[0009]优选的,所述新加入的弯管回弹角度数据的检测值Gi的计算方法为:式中,为新加入的弯管回弹角度数据,为第一数据集合中的所有元素的平均值,s为第一数据集合中的所有元素的标准差。
[0010]优选的,所述将合格品的初始尺寸信息、工艺参数数据以及弯管尺寸信息存储进数据库还包括:建立第二数据集合;根据弯管背部壁厚和管材的初始壁厚计算获得弯管减薄厚度;将弯管减薄厚度和中频加热温度、设备推力、摇臂转速建立映射关系,并保存至第二数据集合中;根据第二数据集合中的多组弯管减薄厚度和中频加热温度、设备推力、摇臂转速的映射关系,建立当前弯管加工下,弯管减薄厚度与中频加热温度、设备推力、摇臂转速的多元回归模型;根据当前弯管加工下,弯管减薄厚度与中频加热温度、设备推力、摇臂转速的多元回归模型确定当前的最佳弯管加工参数。
[0011]优选的,所述弯管减薄厚度与中频加热温度、设备推力、摇臂转速的多元回归模型的建立步骤如下:首先,建立如下模型:公式1其中,,,,,
,其中,为弯管减薄厚度,为中频加热温度,为设备推力,为摇臂转速,为回归方程系数,为误差系数;设 的最小二乘估计为,则:则公式1的多元回归方程为:公式2其中,C满足:方程1求解方程1,即可得到回归方程系数的最小二乘估计,得到弯管减薄厚度与中频加热温度、设备推力、摇臂转速的多元回归模型。
[0012]优选的,所述弯管成型检测方法还包括:在弯管成型过程中实时检测中频加热温度、设备推力、摇臂转速,获得中频加热温度、设备推力、摇臂转速的实时数据;判断中频加热温度、设备推力、摇臂转速的实时数据是否偏离中频加热温度、设备推力、摇臂转速的最佳弯管加工参数;若是,则输出调节信号,若否,则不做响应。
[0013]进一步的,提出一种弯管成型检测系统,用于实现如上述的弯管成型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数据库,所述存储模块上还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调用运行时执行如上述的弯管成型检测方法;处理模块,处理模块与存储模块相耦合,所述处理模块用于进行数据库的建立和更新,同时进行弯管减薄厚度与中频加热温度、设备推力、摇臂转速的多元回归模型拟合计算;测量模块,所述测量模块用于获取管材的初始尺寸信息、中频加热温度、设备推力、摇臂转速、摇臂转动角度、弯管背部壁厚和弯管角度;信号输出模块,所述信号输出模块用于输出合格信号、不合格信号和调节信号其中一种或多种。
[0014]可选的,所述测量模块包括测温传感器和推力测量装置,所述测温传感器和推力测量装置安装于弯管机的弯管机构处,所述测温传感器和推力测量装置用于实施检测管材在弯管过程中的中频加热温度和设备推力。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弯管成型过程的成型检测方法,通过对弯管成型后的回弹数据进行整合化分析,与传统的判断合格与不合格的方式相比,本方案可以根据加工弯管的回弹角度数据判断其加工工艺是否正常,当连续出现多个回弹角度数据异常时,则此时虽然加工的弯管任然处于合格品区间内,但是由于异常数据较多,弯管机存在着异常风险,继续加工易导致废品产生,此时本方案可及时输出异常信号,提醒工作人员进行设备校对检修,进而防止加工废品的产生,极大的提高了产品的生产良率;本专利技术针对于弯管的弯管背部壁厚和管材的初始壁厚计算获得弯管减薄厚度,并通过建立弯管减薄厚度与中频加热温度、设备推力、摇臂转速的多元回归模型进而获取弯管的最佳加工工艺参数,之后通过实时检测和调整弯管加工工艺参数,极大的提高了弯管加工的质量和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检测方法中的步骤S100

S500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检测方法中的步骤S501

S504的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检测方法中的步骤S505

S509的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检测方法中的步骤S510

S514的流程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检测方法中的步骤S600

S800的流程图;图6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弯管成型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立数据库;获取管材的材质信息,同时测量管材的初始尺寸,获得管材的初始尺寸信息,所述初始尺寸信息包括管材的初始壁厚;实时测量获取弯管工艺过程中的各项工艺参数,获得弯管工艺参数数据,所述弯管工艺参数数据包括中频加热温度、设备推力、摇臂转速和摇臂转动角度;测量成型弯管尺寸,获得弯管尺寸信息,所述弯管尺寸信息包括弯管背部壁厚和弯管角度,并判断其是否满足成型标准,若是,则为合格品,输出合格信号,若否,则为不合格品,输出不合格信号;将合格品的初始尺寸信息、工艺参数数据以及弯管尺寸信息存储进数据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弯管成型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合格品的初始尺寸信息、工艺参数数据以及弯管尺寸信息存储进数据库包括:建立第一数据集合;根据合格品的弯管角度和摇臂转动角度进行计算,获得弯管回弹角度数据;将弯管回弹角度数据作为元素加入第一数据集合中;判断新加入的弯管回弹角度数据是否为异常数据,若为是,则输出回弹异常信号,若为否,则不做响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弯管成型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新加入的弯管回弹角度数据是否为异常数据具体包括:将第一数据集合中的所有元素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计算第一数据集合中的所有元素的平均值和标准差;根据第一数据集合中的所有元素的平均值、标准差和新加入的弯管回弹角度数据,计算新加入的弯管回弹角度数据的检测值Gi;确定检出水平,根据检出水平获得临界值Gp(n);判断新加入的弯管回弹角度数据的检测值Gi是否大于临界值Gp(n),若是,则判定该弯管回弹角度数据为异常数据,若否,则判定该弯管回弹角度数据为正常数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弯管成型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加入的弯管回弹角度数据的检测值Gi的计算方法为:式中,为新加入的弯管回弹角度数据,为第一数据集合中的所有元素的平均值,s为第一数据集合中的所有元素的标准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弯管成型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合格品的初始尺寸信息、工艺参数数据以及弯管尺寸信息存储进数据库还包括:建立第二数据集合;根据弯管背部壁厚和管材的初始壁厚计算获得弯管减薄厚度;将弯管减薄厚度和中频加热温度、设备推力、摇臂转速建立映射关系,并保存至第二数据集合中;
根据第二数据集合中的多组弯管减薄厚度和中频加热温度、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艳东王槐春廖亭黄兴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恒基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