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福州大学专利>正文

阻尼杆式装配光伏路面结构及其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9782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阻尼杆式装配光伏路面结构及其施工工艺,其中阻尼杆式装配光伏路面结构包括路面,所述路面自上而下依次为路面磨耗层、结构层、减震层和固定层,所述结构层内嵌设有用于收集太阳能的太阳光伏电池板,所述结构层上部整列排布罩设有多个钢框,所述路面磨耗层铺设在钢框的上表面。该阻尼杆式装配光伏路面结构设计合理,有利于抵抗重载交通的冲击破坏作用,提高使用寿命。提高使用寿命。提高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阻尼杆式装配光伏路面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0001]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阻尼杆式装配光伏路面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0003]
技术介绍

[0004]目前光伏路面分为空心结构和实心结构,实心结构组成主要包括透光层、发电功能层和底层基座,其中透光层材料需要有较好的透光效果,同时还需具备较好的承载能力和抗滑性能;发电功能层一般由一个或若干光伏组件组成,将透过顶层的太阳光转化为电能,再汇集到储电装置或直接利用;底层基座主要传递车辆荷载、保护光伏路面结构,同时还需要在底层预留孔槽使太阳能电池板的线路连接,并且做好防水、排水的设计。
[0005]在空心光伏路面结构中,可以根据不同地区光照条件,调整光伏组件相对太阳位置的角度以提升发电效率,同时光伏组件也不会受到荷载作用而被破坏,其结构还能有足够的空间嵌入发光、加热、通信或监控等电器元件,提高光伏路面功能性,但是空心结构透光层传载面少,因此透光层将承受大部分荷载,这对透光层材料的力学性能是一个挑战,并且空心结构内部还容易回潮产生水雾,铺筑之后难以去除,影响透光率;实心光伏路面结构整体性较好,其透光层能传递大部分荷载,相对于空心结构的透光层更容易满足力学要求,但是中间发电层的光伏组件会承受部分荷载。
[0006]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尼杆式装配光伏路面结构及施工工艺,该阻尼杆式装配光伏路面结构设计合理,有利于抵抗重载交通的冲击破坏作用,提高使用寿命。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阻尼杆式装配光伏路面结构,包括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自上而下依次为路面磨耗层、结构层、减震层和固定层,所述结构层内嵌设有用于收集太阳能的太阳光伏电池板,所述结构层上部整列排布罩设有多个钢框,所述路面磨耗层铺设在钢框的上表面。
[0009]进一步的,上述结构层为环氧树脂预制块,太阳光伏电池板预先封装在环氧树脂预制块内。
[0010]进一步的,上述钢框由四根角铁焊接形成方形,四根角铁的一侧边为水平设置且外边缘朝向方形中心,四根角铁的另一侧边为竖直设置。
[0011]进一步的,上述钢框上连接有若干根阻尼杆,所述阻尼杆的上端固定在钢框上,所述阻尼杆的下端嵌在减震层和/或固定层内。
[0012]进一步的,上述阻尼杆为膨胀螺栓。
[0013]进一步的,上述路面磨耗层为环氧树脂胶凝材料层,所述减震层为沥青混合料层,所述固定层为混凝土浇筑层。
[0014]本专利技术阻尼杆式装配光伏路面结构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杆式装配光伏路面结构,包括路面,所述路面自上而下依次为路面磨耗层、结构层、减震层和固定层,所述结构层内嵌设有用于收集太阳能的太阳光伏电池板,所述结构层上部整列排布罩设有多个钢框,所述路面磨耗层铺设在钢框的上表面;施工前预制结构层和钢框,即将太阳光伏电池板预先封装在环氧树脂预制块内,使用四根角铁焊接形成方形的钢框,钢框的尺寸能够罩住环氧树脂预制块;施工时,依次浇筑固定层和减震层,在固定层和减震层凝固后在减震层上表面整列排布结构层,相邻结构层之间留有间隙,然后在结构层、减震层和固定层上开设穿孔,接着将预制的钢框罩在结构层上,使钢框上的通孔与穿孔相对应,在通孔与穿孔内穿入作为阻尼杆的膨胀螺栓,实现钢框、结构层与减震层和固定层的固定;最后在钢框上表面铺设路面磨耗层。
[0015]与现有技术的方式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层设计合理,并采用钢框护边,可以为小板结构的结构层提供抵抗重载交通的冲击破坏;2、阻尼杆的主动抗振动设计,减少路面及太阳光伏电池板的跳动。
[0016]3、综合基础地基基础(即固定层)、减震层和阻尼杆,提供了足够的配重,为装配式小板设计提供充足的抗振动能力。
[0017]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构造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剖面构造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示意图。
[0019]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1]本专利技术阻尼杆式装配光伏路面结构,包括路面1,所述路面1自上而下依次为路面磨耗层2、结构层3、减震层4和固定层5,所述结构层3内嵌设有用于收集太阳能的太阳光伏电池板6,所述结构层3上部整列排布罩设有多个钢框7,所述路面磨耗层2铺设在钢框7的上表面。
[0022]为了设计合理,上述结构层为环氧树脂预制块(或者采用其它可透光材料制成的预制硬块),太阳光伏电池板6预先封装在环氧树脂预制块内,环氧树脂预制块可以采用环氧树脂类材料与固化剂拌和凝固而成,制作时,可以在模具内先导入一定量环氧树脂类材料与固化剂拌和料,然后放入太阳光伏电池板6(具体可以是半柔性单晶硅太阳光伏电池板,其能将吸收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太阳光伏电池板6的导线伸出模具外,以与蓄电池等连接。
[0023]进一步的,为了设计合理,增加强度,上述钢框由四根角铁焊接形成方形,四根角铁的一侧边为水平设置且外边缘朝向方形中心,四根角铁的另一侧边为竖直设置,四根角铁焊接形成方形的钢框即呈罩状,其能够罩在结构层3上,结构层3与钢框罩置时可以为过渡配合。
[0024]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紧固,上述钢框上连接有若干根阻尼杆8,所述阻尼杆的上端固定在钢框上,所述阻尼杆的下端嵌在减震层和/或固定层内;具体的,上述阻尼杆为膨胀螺栓。
[0025]上述路面磨耗层为环氧树脂胶凝材料层(该路面磨耗层可以采用环氧树脂类胶凝材料、固化剂以及玻璃砂拌和而成,能够满足抗滑性能、耐候性能、透光性能等太阳能路面路用性能,同时也可以采用其它透光的耐磨材料),所述减震层为沥青混合料层(该层采用沥青混合料能够改善路面板的翘曲变形,减小结构发生脱空情况,弱化层间的粘结,是非常良好的耗能、减震材料),所述固定层为混凝土浇筑层,该混凝土浇筑层能够作为基础和配重,提高路面强度。
[0026]本专利技术阻尼杆式装配光伏路面结构的施工工艺,所述阻尼杆式装配光伏路面结构,包括路面,所述路面自上而下依次为路面磨耗层、结构层、减震层和固定层,所述结构层内嵌设有用于收集太阳能的太阳光伏电池板,所述结构层上部整列排布罩设有多个钢框,所述路面磨耗层铺设在钢框的上表面;施工前预制结构层和钢框,即将太阳光伏电池板预先封装在环氧树脂预制块内,使用四根角铁焊接形成方形的钢框,钢框的尺寸能够罩住环氧树脂预制块;施工时,依次浇筑固定层和减震层,在固定层和减震层凝固后在减震层上表面整列排布结构层,相邻结构层之间留有间隙,然后在结构层、减震层和固定层上开设穿孔,接着将预制的钢框罩在结构层上,使钢框上的通孔与穿孔相对应,在通孔与穿孔内穿入作为阻尼杆的膨胀螺栓,实现钢框、结构层与减震层和固定层的固定;最后在钢框上表面铺设路面磨耗层。
[0027]与现有技术的方式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层设计合理,并采用钢框护边,可以为小板结构的结构层提供抵抗重载交通的冲击破坏;2、阻尼杆的主动抗振动设计,减少路面及太阳光伏电池板的跳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尼杆式装配光伏路面结构,包括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自上而下依次为路面磨耗层、结构层、减震层和固定层,所述结构层内嵌设有用于收集太阳能的太阳光伏电池板,所述结构层上部整列排布罩设有多个钢框,所述路面磨耗层铺设在钢框的上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杆式装配光伏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层为环氧树脂预制块,太阳光伏电池板预先封装在环氧树脂预制块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阻尼杆式装配光伏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框由四根角铁焊接形成方形,四根角铁的一侧边为水平设置且外边缘朝向方形中心,四根角铁的另一侧边为竖直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阻尼杆式装配光伏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框上连接有若干根阻尼杆,所述阻尼杆的上端固定在钢框上,所述阻尼杆的下端嵌在减震层和/或固定层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阻尼杆式装配光伏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杆为膨胀螺栓。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杆式装配光伏路面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昌斌何肖斌张培旭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