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压机中冷器检修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49714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压机中冷器检修方法,包括:将中冷器芯子与空压机主体分离;使用行车将中冷器芯子从中冷器腔室拉出;在中冷器芯子的后端设置用于使中冷器芯子在中冷器腔室内滑动的万向球滚轮;将中冷器芯子从中冷器腔室拖出,采取两点吊装将中冷器芯子吊至检修位;对中冷器芯子进行检查和清洗;将中冷器芯子装回中冷器腔室并与空压机主体连接。本方案将现有技术的使用导轨将中冷器芯子从中冷器腔室拉出、推入,替换为使用万向球滚轮拉出、推入,将拆装过程从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不仅能够更方便快速的拉出和推入中冷器芯子,而且能大幅减小摩擦过程中对中冷器腔室防腐层的摩擦损坏。损坏。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压机中冷器检修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压机中冷器检修
,特别是涉及一种空压机中冷器检修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空压机由于多年连续运行,在恶劣的运行环境下,高速的粉尘和液滴气流对空压机中冷器腔室形成冲刷腐蚀,再加上空气中含有少量的SO2与检修过程中锈蚀点的打磨,造成腔室锈蚀、渣滓较为严重。现有对中冷器清洗检修需先架设中冷器芯子导轨,以滑动摩擦的方式将中冷器芯子从腔室的防腐层上硬行拖出和推入,较为困难和吃力,检修时间长,同时也对腔室的防腐层损坏较大,造成了中冷器锈蚀更为严重,引起空压机的排气量和效率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压机中冷器检修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中冷器芯子检修时从中冷器腔室拖出和推入困难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压机中冷器检修方法,包括:
[0005]将中冷器芯子与空压机主体分离;
[0006]使用行车将中冷器芯子从中冷器腔室拉出;
[0007]在中冷器芯子的后端设置用于使中冷器芯子在中冷器腔室内滑动的万向球滚轮;
[0008]将中冷器芯子从中冷器腔室拖出,采取两点吊装将中冷器芯子吊至检修位;
[0009]对中冷器芯子进行检查和清洗;
[0010]将中冷器芯子装回中冷器腔室并与空压机主体连接。
[0011]可选地,所述将中冷器芯子与空压机主体分离包括:
[0012]关闭中冷器芯子冷却循环水管的进水阀门和出水阀门;
[0013]拆卸中冷器芯子冷却循环水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各自与主管道阀门法兰的连接螺栓,并排放余水;
[0014]拆下冷却循环水管;
[0015]拆除中冷器芯子的管束盖板上的螺栓,使将中冷器芯子与空压机主体分离。
[0016]可选地,所述使用行车将中冷器芯子拉出包括:
[0017]使用顶杆螺丝从中冷器芯子法兰的拆卸孔处向中冷器腔室外顶出中冷器芯子。
[0018]可选地,所述在中冷器芯子的后端设置用于使中冷器芯子在中冷器腔室内滑动的万向球滚轮包括:
[0019]在中冷器芯子的后端端盖周侧上沿径向开设两个滚轮孔;
[0020]将万向球滚轮设置在两个所述滚轮孔中。
[0021]可选地,所述将中冷器芯子从中冷器腔室拖出,采取两点吊装将中冷器芯子吊至检修位包括:
[0022]将吊杆横穿过中冷器芯子前端端盖吊耳,并将行车的吊带挂在吊杆上;
[0023]使中冷器芯子的前端悬空,行车向中冷器腔室外缓慢拉出中冷器芯子;
[0024]将中冷器芯子吊出2000mm后,将行车的另一个吊带挂在中冷器芯子的后端上,并将中冷器芯子吊出。
[0025]可选地,所述对中冷器芯子进行检查和清洗包括:
[0026]使用高压水枪清洗中冷器芯子外部,去除其表面附着物;
[0027]拆除中冷器芯子的前、后端盖,检查中冷器芯子的换热管是否锈蚀、漏水或堵塞;
[0028]将中冷器芯子吊起,并向中冷器芯子上淋水,根据水流通过情况检查中冷器芯子的中冷器翅片之间是否存在杂物;
[0029]更换中冷器芯子上的密封胶条。
[0030]可选地,所述更换中冷器芯子上的密封胶条包括:
[0031]在中冷器芯子的管束盖板与空压机主体接触的密封面上涂胶;
[0032]使用润滑剂润滑密封胶条,并替换中冷器芯子上原有的密封胶条。
[0033]可选地,所述将中冷器芯子装回中冷器腔室并与空压机主体连接包括:
[0034]使用行车将中冷器芯子横向吊起,将中冷器后端通过万向球滚轮置于中冷器腔室中;
[0035]将中冷器芯子与空压机主体建立连接。
[0036]可选地,所述将中冷器芯子与空压机主体建立连接包括:
[0037]安装中冷器芯子的管束盖板的螺栓,使中冷器与空压机主体紧密连接;
[0038]安装中冷器芯子冷却循环水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各自与主管道阀门法兰的连接螺栓,使循环冷却水管与主管网连接。
[0039]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空压机中冷器检修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40]本方案将现有技术的使用导轨将中冷器芯子从中冷器腔室拉出、推入,替换为使用万向球滚轮拉出、推入,将拆装过程从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不仅能够更方便快速的拉出和推入中冷器芯子,而且能大幅减小摩擦过程中对中冷器腔室防腐层的摩擦损坏。降低恶劣工况下的粉尘与滑动摩擦对中冷器腔室形成的损坏,还能省略架设导轨支架的过程,减少空压机中冷器的检修时间,提升检修效率,降低检修成本,增强了中冷器腔室耐磨、耐冲击性及耐腐蚀性能。
附图说明
[004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004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
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44]请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压机中冷器检修方法,包括:
[0045]将中冷器芯子与空压机主体分离;
[0046]使用行车将中冷器芯子从中冷器腔室拉出;
[0047]在中冷器芯子的后端设置用于使中冷器芯子在中冷器腔室内滑动的万向球滚轮,万向球滚轮与中冷器腔室之间为滚动摩擦;
[0048]将中冷器芯子从中冷器腔室拖出,采取两点吊装将中冷器芯子吊至检修位;
[0049]对中冷器芯子进行检查和清洗;
[0050]将中冷器芯子装回中冷器腔室并与空压机主体连接。
[005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将中冷器芯子与空压机主体分离包括:
[0052]关闭中冷器芯子冷却循环水管的进水阀门和出水阀门;
[0053]拆卸中冷器芯子冷却循环水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各自与主管道阀门法兰的连接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压机中冷器检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中冷器芯子与空压机主体分离;使用行车将中冷器芯子从中冷器腔室拉出;在中冷器芯子的后端设置用于使中冷器芯子在中冷器腔室内滑动的万向球滚轮;将中冷器芯子从中冷器腔室拖出,采取两点吊装将中冷器芯子吊至检修位;对中冷器芯子进行检查和清洗;将中冷器芯子装回中冷器腔室并与空压机主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压机中冷器检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中冷器芯子与空压机主体分离包括:关闭中冷器芯子冷却循环水管的进水阀门和出水阀门;拆卸中冷器芯子冷却循环水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各自与主管道阀门法兰的连接螺栓,并排放余水;拆下冷却循环水管;拆除中冷器芯子的管束盖板上的螺栓,使将中冷器芯子与空压机主体分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压机中冷器检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行车将中冷器芯子拉出包括:使用顶杆螺丝从中冷器芯子法兰的拆卸孔处向中冷器腔室外顶出中冷器芯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压机中冷器检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中冷器芯子的后端设置用于使中冷器芯子在中冷器腔室内滑动的万向球滚轮包括:在中冷器芯子的后端端盖周侧上沿径向开设两个滚轮孔;将万向球滚轮设置在两个所述滚轮孔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压机中冷器检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中冷器芯子从中冷器腔室拖出,采取两点吊装将中冷器芯子吊至检修位包括:将吊杆横穿过中冷器芯子前端端盖吊耳,并将行车的吊带挂在吊杆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家林田刚周宏马继海代力文静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