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幅低温抗冲击耐弯折PVC发泡共挤板材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49700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PVC发泡共挤板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宽幅低温抗冲击耐弯折PVC发泡共挤板材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PVC发泡共挤板材,包括芯层和皮层;芯层原料由PVC树脂粉、硅丙复合低温增韧补强剂、填充剂、发泡调节剂Ⅰ、白发泡剂、钙锌稳定剂、耐寒增塑剂、硬脂酸、聚乙烯蜡和氧化聚乙烯蜡组成;皮层原料由PVC树脂粉、硅丙复合低温增韧补强剂、活化纳米二氧化硅、发泡调节剂Ⅱ、复合发泡剂、钙锌稳定剂、复合耐候改性剂、金红石型钛白粉、聚乙烯蜡、氧化聚乙烯蜡、耐寒增塑剂以及复配型抗菌防霉剂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PVC发泡共挤板材,板材低温韧性好,其强度及刚性能够有效保持,低温冲击下不易破损。下不易破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宽幅低温抗冲击耐弯折PVC发泡共挤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PVC发泡共挤板
,具体的涉及一种宽幅低温抗冲击耐弯折PVC发泡共挤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同类PVC发泡装饰共挤板材,一般在加工过程中,纵向耐弯折性能较好,横向的抗弯折性能较差,横向弯折易断裂,造成用料浪费;另外,在加工过程中跌落或者受到外力碰撞后,耐弯层会出现断裂。根据产品的使用环境,特别是在冬季或低温环境中,大部分同类PVC发泡装饰共挤板材受到外力或不同程度的撞击情况下,弯折部分会出现脆断现象,这将严重影响产品的应用领域和使用场景。
[0003]现有共挤耐弯折PVC板材的宽度一般在1220mm以下,无法适应大宽幅产品场景的应用。市场上共挤产品的耐磨性较差,使用过程中,表面易产生划痕;长时间受到光照后,表面易变色发黄,影响装饰效果。
[0004]专利CN109591419A中公开了一种PVC发泡耐折板及其制备方法,表层使用耐折增韧专用剂为高分子量丙烯酸酯氯化聚乙烯接枝聚合物,其添加份数多至11

20份,其所述的耐折增韧剂为高分子量的有机弹性体,芯层中添加了大豆油,在常温下其耐折性尚可,但其维卡软化点约在60摄氏度左右,在面对封闭高温空间或剧烈阳光暴晒时,其尺寸稳定性会显著变差,极易受温度的影响而发生热变形、翘曲,使得弯折层受到变形影响而开裂。
[0005]另外,在皮层中大量添加高分子量丙烯酸酯氯化聚乙烯接枝聚合物,在韧性增加的同时,其表面刚性和拉伸强度会显著下降;该专利的生产工艺采取的是三辊冷却定型,并未采用定型板水冷定型。综上所述,产品表面的硬度和刚性会受到很大影响,在加工和日常使用过程中,表面受到磕碰或外力冲击,会造成表面出现凹坑和划痕,影响美观和产品价值。
[0006]此外,皮层使用的增韧性为常规的丙烯酸酯和氯化聚乙烯的共聚物,并不能耐受低温冲击,在冬季或低温条件下,其弯折性能会显著下降,造成皮层的脆性大从而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宽幅低温抗冲击耐弯折PVC发泡共挤板材。所述的PVC发泡共挤板材在高低温环境中,其上下皮层横向与纵向的耐弯折性能优异,此外,还具有优异的抗菌防霉和耐磨性;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了其制备方法。
[0008]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宽幅低温抗冲击耐弯折PVC发泡共挤板材,包括芯层和皮层;芯层,以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组成:
[0009][0010]皮层,以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组成:
[0011][0012]其中:
[0013]皮层由上皮层和下皮层组成,芯层的上下表面分别连接上皮层和下皮层;上皮层和下皮层原料组成与用量关系均相同。
[0014]芯层与皮层中的PVC树脂粉型号相同,均为SG

8。
[0015]芯层与皮层中添加的硅丙复合低温增韧补强剂为有机硅乳液、丙烯酸乙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三元共聚物,通过化学接枝和共混的制备工艺进行改性合成。
[0016]其中:以质量百分数计,硅丙复合低温增韧补强剂由以下原料组成:有机硅乳液55

85%、丙烯酸乙酯5

15%、甲基丙烯酸甲酯10

30%。
[0017]利用有机硅乳液对丙烯酸乙酯(软单体)进行化学接枝改性,然后利用甲基丙烯酸
甲酯 (MMA,硬单体)对改性后的聚合物进行共混,对其进行物理改性,最后进行干燥、造粒,形成硅丙复合低温增韧补强剂。
[0018]所述的硅丙复合低温增韧补强剂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0019]①
将占水质量70%的水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加入到反应釜内于55℃下搅拌反应1.5h,获得第一混合液;
[0020]②
将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和剩余的水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搅拌反应,搅拌转速为500r/min;然后升温至60℃并调节搅拌转速至3000r/min,添加步骤

制备得到的混合液,滴加完毕后继续反应5h,制备得到有机硅乳液;
[0021]③
将丙烯酸乙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按照质量比混合均匀,然后加入过氧化苯甲酰使其溶解,制备得到第二混合液;
[0022]④
将步骤

制备得到的有机硅乳液和步骤

制备得到的第二混合液同时滴入正丁醇中,4h滴完,调节溶液的pH为7,然后在100

105℃搅拌保温反应4.5

5h,最后成盐中和,并干燥、造粒,制备得到硅丙复合低温增韧补强剂。
[0023]其中:有机硅乳液的制备中,以质量百分数计,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占5%、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占60%,余量为水。
[0024]硅丙复合低温增韧补强剂能够在显著提升PVC基体的低温抗冲击强度的同时使得PVC 基体的拉伸强度、弹性模量以及刚性得到有效保持和提升;加入PVC基体中,不会降低产品整体的维卡软化点和热变形温度,在高温环境中不变软、变形和翘曲。
[0025]芯层中的填充剂为重质碳酸钙。
[0026]发泡调节剂Ⅰ是日科化学生产的92型号、日本化学生产的HL

801型号、日本化学生产的HL

175型号按照1.5:2:0.5的质量比复配而成的。
[0027]日科化学生产的92型号采用高粘度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丁酯合成,粘度为 13.98

15.24η;日科化学生产的HL

801型号采用苯乙烯和丙烯腈合成,粘度为11.65

13.39η;日本化学生产的HL

175型号采用苯乙烯和丙烯腈合成,粘度为1.32

1.89η。
[0028]发泡调节剂Ⅰ中选择日科化学生产的92型号、日本化学生产的HL

801型号、日本化学生产的HL

175型号复配使用,可有效提高PVC塑化和增强熔体强度,显著改善PVC基体发泡后熔体流动性,还可以有效解决PVC发泡熔体在宽幅模具因停留时间不同造成两侧和中间颜色不一致的色差问题;同时改善因流动性差造成宽幅产品两侧皮层不能完全包覆问题。
[0029]发泡调节剂Ⅰ的主要作用是提高PVC基体的熔体强度,使得PVC发泡后的泡孔均匀且致密,不易发生并泡。
[0030]芯层中的白发泡剂为碳酸氢钠,优选上海杰上杰生产的w3835型号。
[0031]芯层与皮层中的钙锌稳定剂相同,芯层与皮层中的钙锌稳定剂均为熊牌R502,钙锌稳定剂由钙盐、锌盐、润滑剂、抗氧剂等为主要组分采用特殊复合工艺而合成。
[0032]芯层与皮层中的耐寒增塑剂相同,均为己二酸二异辛酯(DOA)。
[0033]在芯层中添加硬脂酸、聚乙烯蜡和氧化聚乙烯蜡作为润滑剂。
[0034]氧化聚氯乙烯蜡选优潍坊科澜生产的型号OS

25;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宽幅低温抗冲击耐弯折PVC发泡共挤板材,其特征在于:包括芯层和皮层;芯层,以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组成:皮层,以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幅低温抗冲击耐弯折PVC发泡共挤板材,其特征在于:皮层由上皮层和下皮层组成,芯层的上下表面分别连接上皮层和下皮层;上皮层和下皮层原料组成与用量关系均相同;芯层与皮层中的PVC树脂粉型号相同,均为SG

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幅低温抗冲击耐弯折PVC发泡共挤板材,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数计,硅丙复合低温增韧补强剂由以下原料组成:有机硅乳液55

85%、丙烯酸乙酯5

15%、甲基丙烯酸甲酯10

3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幅低温抗冲击耐弯折PVC发泡共挤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硅丙复合低温增韧补强剂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将占水质量70%的水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加入到反应釜内于55℃下搅拌反应1.5h,获得第一混合液;

将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和剩余的水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搅拌反应,搅拌转速为500r/min;然后升温至60℃并调节搅拌转速至3000r/min,添加步骤

制备得到的混合液,滴加完毕后继续反应5h,制备得到有机硅乳液;

将丙烯酸乙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按照质量比混合均匀,然后加入过氧化苯甲酰使其溶解,制备得到第二混合液;

将步骤

制备得到的有机硅乳液和步骤

制备得到的第二混合液同时滴入正丁醇中,4h滴完,调节溶液的pH为7,然后在100

105℃搅拌保温反应4.5

5h,最后成盐中和,并干燥、造粒,制备得到硅丙复合低温增韧补强剂;其中:有机硅乳液的制备中,以质量百分数计,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占5%、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占60%,余量为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幅低温抗冲击耐弯折PVC发泡共挤板材,其特征在于:芯层中的填充剂为重质碳酸钙;芯层中的白发泡剂为碳酸氢钠。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幅低温抗冲击耐弯折PVC发泡共挤板材,其特征在于:发泡调节剂Ⅰ是日科化学生产的92型号、日本化学生产的HL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锋马健苗伟张中林杨国庆王长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博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