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叠膜、层叠成形品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48404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36
本申请提供一种具备优异的外观和耐化学性和耐候性,长期加热后黄变也会被抑制的层叠膜。一种层叠膜,包括含有偏二氟乙烯系树脂(F)的表层,和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Y)的层,该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Y)含有分子量1400以上的受阻胺系光稳定剂。一种层叠成形品,含有基材和在该基材上层叠的所述层叠膜。一种层叠成形品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将上述层叠膜在第1模具内真空成形或加压成形而制造预备成形体的工序,和在第2模具内将成为基材的树脂注塑成形,将该预备成形体和该基材一体化的工序。将该预备成形体和该基材一体化的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层叠膜、层叠成形品及其制造方法
本申请为下述申请的分案申请。专利技术名称:层叠膜、层叠成形品及其制造方法申请日:2015年8月11日申请号:201580055423.6(PCT/JP2015/072778)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层叠膜以及使用该层叠膜的层叠成形品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作为以低成本赋予成形品美观性的方法,有插入成形法和模内成形法。插入成形法是以下的方法:将施加有印刷等的装饰的聚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丙烯酸树脂等的膜或片,预先通过真空成形等成形为三维形状的成形体,将该膜或片中的不需要的部分除去后,将该三维成形体移至注塑成形模具内,通过将成为基材的树脂注塑成形而使三维成形体和基材一体化,得到成形品。
[0003]另一方面,模内成形法是以下方法:将施加有印刷等装饰的聚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丙烯酸树脂等的膜或片设置在注塑成形模具内,实施真空成形后,通过在该模具内将成为基材的树脂注塑成形而使膜或片与基材一体化,得到成形品。
[0004]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通过在丙烯酸树脂膜的表层上配置偏二氟乙烯系树脂从而提高了耐化学性的层叠膜。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通过使偏二氟乙烯系树脂中含有有机酸从而在耐湿热性的耐久性评价中难以产生黄变的偏二氟乙烯系树脂膜。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平03

28864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2013

10402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br/>[0006]一般,为了保护在成形品上施加的印刷等的装饰层防止因紫外线而劣化,在聚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丙烯酸树脂等的膜或片中添加有紫外线吸收剂和受阻胺系光稳定剂。但是,已知为了赋予耐化学性和防污性而在表层中配置了偏二氟乙烯系树脂的层叠膜中,偏二氟乙烯系树脂比较容易被碱性物质侵蚀,进而因脱氟酸反应而着色。因此,存在由于丙烯酸树脂等的层中存在的受阻胺系光稳定剂,而致邻接的表层中的偏二氟乙烯系树脂黄变的情况。
[0007]专利文献2公开了,通过使偏二氟乙烯系树脂膜中含有有机酸,从而可抑制与含有受阻胺系光稳定剂的树脂层邻接的偏二氟乙烯系树脂膜的黄变。但是,含有有机酸的偏二氟乙烯系树脂在用挤出机混炼时,有时会产生热劣化物,存在引起膜的外观不良的情况。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优异的外观和耐化学性和耐候性,并且即使长期加热后黄变也会被抑制的层叠膜,以及使用该层叠膜的层叠成形品及其制造方法。解决课题的手段
[0009]所述课题通过以下的本专利技术[1]~[16]中的任一项解决。[1]一种层叠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含有偏二氟乙烯系树脂(F)的表层和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Y)的层,该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Y)含有分子量1400以上的受阻胺系光稳定剂。[2]根据上述[1]记载的层叠膜,所述表层进一步含有丙烯酸系树脂(A
F
)。[3]根据上述[1]或[2]记载的层叠膜,所述表层进一步含有丙烯酸系树脂(A
F
),该表层中的所述偏二氟乙烯系树脂(F)和该丙烯酸系树脂(A
F
)的合计100质量%中,该偏二氟乙烯系树脂(F)的含有率为62质量%以上,该丙烯酸系树脂(A
F
)的含有率为38质量%以下。[4]根据上述[1]~[3]中任意一项记载的层叠膜,所述表层进一步含有丙烯酸系树脂(A
F
),该表层中的所述偏二氟乙烯系树脂(F)和该丙烯酸系树脂(A
F
)的合计100质量%中,该偏二氟乙烯系树脂(F)的含有率为62质量%以上78质量%以下,该丙烯酸系树脂(A
F
)的含有率为22质量%以上38质量%以下。[5]根据上述[1]~[4]中任意一项记载的层叠膜,相对于该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Y)中的树脂成分100质量份,所述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Y)中的所述受阻胺系光稳定剂的含量为0.1~5质量份。[6]根据上述[1]~[5]中任意一项记载的层叠膜,所述受阻胺系光稳定剂的分子量为2000以上。[7]根据上述[1]~[6]中任意一项记载的层叠膜,所述受阻胺系光稳定剂的分子量为2400以上。[8]根据上述[1]~[7]中任意一项记载的层叠膜,所述受阻胺系光稳定剂的由热重分析所测得的10%质量减少温度为380℃以上。[9]根据上述[1]~[8]中任意一项记载的层叠膜,所述受阻胺系光稳定剂在分子结构中,具有哌啶骨架和哌啶骨架以外的氨基。[10]根据上述[1]~[9]中任意一项记载的层叠膜,所述氨基为源自叔胺的氨基。[11]根据上述[1]~[10]中任意一项记载的层叠膜,所述受阻胺系光稳定剂为反应性受阻胺系光稳定剂的共聚物。[12]根据上述[1]~[11]中任意一项记载的层叠膜,所述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Y)进一步含有分子量不足1400的受阻胺系光稳定剂,相对于该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Y)中的树脂成分100质量份,该受阻胺系光稳定剂的含量为1质量份以下。[13]根据上述[1]~[12]中任意一项记载的层叠膜,所述表层进一步含有受阻胺系光稳定剂,相对于该表层中的树脂成分100质量份,该受阻胺系光稳定剂的含量为0.1质量份以下。[14]一种层叠成形品,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和在该基材上层叠的上述[1]~[13]中任意一项记载的层叠膜。[15]一种层叠成形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将上述[1]~[14]中任意一项记载的层叠膜在第1模具内进行真空成形或加压成形,制造预备成形体的工序,
和在第2模具内将成为基材的树脂注塑成形,将该预备成形体和该基材一体化的工序。[16]一种层叠膜,是包括含有偏二氟乙烯系树脂(F)的表层,和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Y)的层的层叠膜,其特征在于,在温度100℃的大气中加热500小时后,与加热前相比,黄色度的增加量(

YI)为3.0以下,使用超加速耐候性试验机(岩崎电气公司制,商品名:SUV

F1)曝光至累计光量成为1080MJ/m2后,在波长323nm下的光线透过率T
1080
为20%以下。专利技术的效果
[0010]按照本专利技术,可提供具备优异的外观和耐化学性和耐候性,即使在长期加热后黄变也会被抑制的层叠膜,以及使用该层叠膜的层叠成形品及其制造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以下,对关于本专利技术的层叠膜以及层叠成形品及其制造方法的优选方式进行说明。此外,本专利技术中,膜是指厚度为0.01~0.5mm的平板材料。
[0012]&lt;层叠膜&gt;本专利技术的层叠膜包括:含有偏二氟乙烯系树脂(F)的表层(以下有时称为“(F)层”或“膜(F)”)和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Y)的层(以下有时称为“(Y)层”或“膜(Y)”)。此外,该层叠膜由(F)层和(Y)层构成,(F)层可位于层叠膜的表面,例如,可以是含有(F)层和(Y)层的2层构成,以及在(Y)层的两侧存在有(F)层的3层构成。
[0013]&lt;层叠膜的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层叠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含有偏二氟乙烯系树脂(F)的表层,和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Y)的层,该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Y)含有分子量为1400以上的受阻胺系光稳定剂。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层叠膜,所述表层进一步含有丙烯酸系树脂(A
F
)。3.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层叠膜,所述表层进一步含有丙烯酸系树脂(A
F
),该表层中的所述偏二氟乙烯系树脂(F)和该丙烯酸系树脂(A
F
)的合计100质量%中,该偏二氟乙烯系树脂(F)的含有率为62质量%以上,该丙烯酸系树脂(A
F
)的含有率为38质量%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层叠膜,所述表层进一步含有丙烯酸系树脂(A
F
),该表层中的所述偏二氟乙烯系树脂(F)和该丙烯酸系树脂(A
F
)的合计100质量%中,该偏二氟乙烯系树脂(F)的含有率为62质量%以上78质量%以下,该丙烯酸系树脂(A
F
)的含有率为22质量%以上38质量%以下。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记载的层叠膜,相对于该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Y)中的树脂成分100质量份,所述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Y)中的所述受阻胺系光稳定剂的含量为0.1~5质量份。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记载的层叠膜,所述受阻胺系光稳定剂的分子量为2000以上。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记载的层叠膜,所述受阻胺系光稳定剂的分子量为2400以上。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记载的层叠膜,所述受阻胺系光稳定剂的由热重分析测得的10%热失重温度为380℃以上。9.根据权利要求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实藤康一郎川口祐二河濑保德大姶良和哉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