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工位钢丝圈旋转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8272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工位钢丝圈旋转机构。其技术方案是:底座上安装旋转轴,旋转轴的上部固定连接下固定板和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和上固定板的一侧连接第一升降涨紧机构和第一上下移动装置组成的第一工位,第一升降涨紧机构安设在第一上下移动装置的上侧;下固定板和上固定板的另一侧连接第二升降涨紧机构和第二上下移动装置组成的第二工位,第二升降涨紧机构安装在第二上下移动装置的上侧。有益效果是:通过挂圈固定板向上移动,从而使待缠布的钢丝圈的下端与下部的下支撑轮涨紧接触,将待缠布的钢丝圈被固定牢固,依次循环,实现设备运行过程中始终有一个工位在进行缠布工作,另一个或多个工位在进行取钢丝圈和放钢丝圈工作。作。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工位钢丝圈旋转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轮胎钢丝圈缠布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多工位钢丝圈旋转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在轮胎生产中,需要对各种尺寸规格轮胎的钢丝圈缠布,其作用是使钢丝紧束一起,以防在成型、定型和硫化时发生变形,现有一般是通过人工来操作简易的缠布机械来完成钢丝圈的缠布,这种缠布方式存在的问题是:缠布的松紧不一致,缠布的排列也不均匀,而且劳动量较大,生产效率较低,操作人员的手还容易被夹受伤。因此,人们开始研究设计机械化缠布装置。
[0003]现有的机械化缠布装置在对钢丝圈缠布时,一般是模拟人工缠布的方式,每次操作是对一个钢丝圈进行缠布,其工作效率相对较低,只能替代人工进行缠布,没有使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多工位钢丝圈旋转机构,使一个工位的钢丝圈在缠布的同时,另外的工位挂其他的待缠布的钢丝圈,从而大幅的提升钢丝圈的缠布效率。
[0005]本技术提到的一种多工位钢丝圈旋转机构,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底座(1)、旋转轴(2)、下固定板(3)、上固定板(4)、第一升降涨紧机构(5)、第二升降涨紧机构(6)、第一上下移动装置(7)、第二上下移动装置(8),所述底座(1)上安装旋转轴(2),旋转轴(2)的上部固定连接下固定板(3)和上固定板(4),所述的下固定板(3)和上固定板(4)的一侧连接第一升降涨紧机构(5)和第一上下移动装置(7)组成的第一工位,第一升降涨紧机构(5)安设在第一上下移动装置(7)的上侧;所述下固定板(3)和上固定板(4)的另一侧连接第二升降涨紧机构(6)和第二上下移动装置(8)组成的第二工位,第二升降涨紧机构(6)安装在第二上下移动装置(8)的上侧。
[0006]优选的,上述的第一上下移动装置(7)包括支撑杆(7.1)、支撑板(7.2)、导向杆(7.3)和下支撑轮(7.5),所述支撑板(7.2)的内侧与纵向安装的两组导向杆(7.3)配合,且两组导向杆(7.3)的下端固定在下固定板(3)上;所述支撑板(7.2)的外侧安装一个以上的支撑杆(7.1),在支撑板(7.2)的下侧设有一组以上的下支撑轮(7.5),用于与固定钢丝圈的下部接触配合。
[0007]优选的,上述的支撑板(7.2)的后侧连接动力装置(7.4),通过动力装置(7.4)驱动支撑板(7.2)沿着导向杆(7.3)升降。
[0008]优选的,上述的第一升降涨紧机构(5)包括挂圈固定板(5.1)、挂轮(5.2)、轨道(5.3)、支撑架(5.4),所述挂圈固定板(5.1)的外侧设有一组以上的挂轮(5.2),挂圈固定板(5.1)的内侧与竖直方向设置的轨道(5.3)配合,所述轨道(5.3)安装在支撑架(5.4)的外侧。
[0009]优选的,上述的挂轮(5.2)采用两组,且采用V形结构的滑轮。
[0010]优选的,上述的下支撑轮(7.5)采用两组,且采用V形结构的滑轮。
[0011]优选的,上述的支撑杆(7.1)采用四根,其中水平方向设置两根,斜向下方向设置两根。
[0012]优选的,上述的下固定板(3)和上固定板(4)通过四根导轨(9)连接固定。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技术在放钢丝圈工作时,通过将待缠布的钢丝圈放到第一工位的挂圈固定板上的两组挂轮上,然后,第一升降涨紧机构中的挂圈固定板沿着轨道向上移动,从而使待缠布的钢丝圈的下端与下部的下支撑轮涨紧接触,将待缠布的钢丝圈被固定牢固;然后,第二步是通过旋转轴旋转一定角度,将固定牢固的钢丝圈通过缠布轮进行缠布动作;同时,第二工位旋转出来,再将另一组待缠布的钢丝圈放到第二工位的挂圈固定板上的两组挂轮上,然后,第二升降涨紧机构中的挂圈固定板沿着轨道向上移动,从而使待缠布的钢丝圈的下端与下部的下支撑轮涨紧接触,将待缠布的钢丝圈被固定牢固,依次循环,实现设备运行过程中始终有一个工位在进行缠布工作,另一个或多个工位在进行取钢丝圈和放钢丝圈工作。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第一上下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第一升降涨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下固定板和上固定板的连接示意图;
[0019]上图中:底座1、旋转轴2、下固定板3、上固定板4、第一升降涨紧机构5、第二升降涨紧机构6、第一上下移动装置7、第二上下移动装置8、导轨9,支撑杆7.1、支撑板7.2、导向杆7.3、动力装置7.4、挂圈固定板5.1、挂轮5.2、轨道5.3、支撑架5.4。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实施例1,参照图1

3,本技术提到的一种多工位钢丝圈旋转机构,包括底座1、旋转轴2、下固定板3、上固定板4、第一升降涨紧机构5、第二升降涨紧机构6、第一上下移动装置7、第二上下移动装置8,所述底座1上安装旋转轴2,旋转轴2的上部固定连接下固定板3和上固定板4,所述的下固定板3和上固定板4的一侧连接第一升降涨紧机构5和第一上下移动装置7组成的第一工位,第一升降涨紧机构5安设在第一上下移动装置7的上侧;所述下固定板3和上固定板4的另一侧连接第二升降涨紧机构6和第二上下移动装置8组成的第二工位,第二升降涨紧机构6安装在第二上下移动装置8的上侧。
[0022]参照图2,本技术提到的第一上下移动装置7包括支撑杆7.1、支撑板7.2、导向杆7.3和下支撑轮7.5,所述支撑板7.2的内侧与纵向安装的两组导向杆7.3配合,且两组导向杆7.3的下端固定在下固定板3上;所述支撑板7.2的外侧安装一个以上的支撑杆7.1,在支撑板7.2的下侧设有一组以上的下支撑轮7.5,用于与固定钢丝圈的下部接触配合。
[0023]其中,上述的支撑板7.2的后侧连接动力装置7.4,通过动力装置7.4驱动支撑板7.2沿着导向杆7.3升降。
[0024]参照图3,本技术提到的第一升降涨紧机构5包括挂圈固定板5.1、挂轮5.2、轨道5.3、支撑架5.4,所述挂圈固定板5.1的外侧设有一组以上的挂轮5.2,挂圈固定板5.1的内侧与竖直方向设置的轨道5.3配合,所述轨道5.3安装在支撑架5.4的外侧,并且连接涨紧动力机构5.5,涨紧动力机构5.5的下端与第一上下移动装置7的固定板固定,上端与挂圈固定板5.1连接,通过第一升降涨紧机构5伸缩实现对钢丝圈的涨紧与松开。
[0025]另外,上述的挂轮5.2采用两组,且采用V形结构的滑轮,便于将待缠布的钢丝圈挂在这两组挂轮上;另外,上述的下支撑轮7.5采用两组,且采用V形结构的滑轮,便于与待缠布的钢丝圈的下端接触,从而在挂轮5.2向上的带动下,实现对待缠布的钢丝圈的牢牢的涨紧固定,便于进行后一步旋转的操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工位钢丝圈旋转机构,其特征是:包括底座(1)、旋转轴(2)、下固定板(3)、上固定板(4)、第一升降涨紧机构(5)、第二升降涨紧机构(6)、第一上下移动装置(7)、第二上下移动装置(8),所述底座(1)上安装旋转轴(2),旋转轴(2)的上部固定连接下固定板(3)和上固定板(4),所述的下固定板(3)和上固定板(4)的一侧连接第一升降涨紧机构(5)和第一上下移动装置(7)组成的第一工位,第一升降涨紧机构(5)安设在第一上下移动装置(7)的上侧;所述下固定板(3)和上固定板(4)的另一侧连接第二升降涨紧机构(6)和第二上下移动装置(8)组成的第二工位,第二升降涨紧机构(6)安装在第二上下移动装置(8)的上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钢丝圈旋转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上下移动装置(7)包括支撑杆(7.1)、支撑板(7.2)、导向杆(7.3)和下支撑轮(7.5),所述支撑板(7.2)的内侧与纵向安装的两组导向杆(7.3)配合,且两组导向杆(7.3)的下端固定在下固定板(3)上;所述支撑板(7.2)的外侧安装一个以上的支撑杆(7.1),在支撑板(7.2)的下侧设有一组以上的下支撑轮(7.5),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安刘玉亮王雪辉刘国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朗冠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