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面栅格翼多方向载荷加载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8007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曲面栅格翼多方向载荷加载试验装置,包括连杆机构、单耳、承载件;所述连杆机构贯穿布置于栅格翼的两端;所述单耳布置于栅格翼的一端,并且单耳一端与所述连杆机构的一端相连,单耳的另一端实现施加载荷;所述承载件布置于栅格翼的另一端,并且承载件一端与连杆机构的另一端连接,承载件的另一端实现施加载荷。所述连杆机构与栅格翼相贴合,将施加于单耳与承载件的力通过所述连杆机构实现力的不同方向传递。通过优化设计构型改善试验装置的传力,并利用螺栓连接将整体连接成一个可以互相调节的连杆机构,保证栅格翼的栅格的受力均匀,以满足曲面栅格翼多方向载荷的施加需求。施加需求。施加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曲面栅格翼多方向载荷加载试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弹体结构类试验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曲面栅格翼多方向载荷加载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弹体结构栅格翼性能指标的不断提升,对弹体结构栅格翼的承载要求也越来越严苛,不仅承载力的量级不断增加,而且为了真实全面的考核结构,在地面模拟载荷工况时,对栅格翼多方向的载荷耦合加载的试验需求也逐渐增多。因此需要根据目前研制的栅格翼结构以及服役时的载荷工况特点,确定试验加载方式以及试验装置的构型。
[0003]专利文献CN108238282B公开了一种中央翼盒试验设备,包括试验件,试验件支持系统,模拟侧壁板支持系统,模拟机身框支持系统,模拟地板梁支持系统,外翼加载系统,实现对中央翼盒强度进行全面的试验考核,可较为真实的模拟中央翼盒在机体中的边界条件和受力状态。但该设备对栅格翼多方向的载荷耦合加载的试验需求仍无法满足,特别是针对曲面栅格翼结构,更难以进行快速有效的适应性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曲面栅格翼多方向载荷加载试验装置,根据栅格翼以及加载要求,并通过仿真分析对试验装置的具体构型与尺寸进行详细设计,利用本装置可实现对曲面栅格翼多方向载荷的同时加载。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曲面栅格翼多方向载荷加载试验装置,包括连杆机构、单耳、承载件;
[0006]所述连杆机构贯穿布置于栅格翼的两端;
[0007]所述单耳布置于栅格翼的一端,并且单耳一端与所述连杆机构的一端相连,单耳的另一端实现施加载荷;
[0008]所述承载件布置于栅格翼的另一端,并且承载件一端与连杆机构的另一端连接,承载件的另一端实现施加载荷。
[0009]所述连杆机构与栅格翼相贴合,将施加于单耳与承载件的力通过所述连杆机构实现力的不同方向传递。
[0010]优选地,所述单耳与所述承载件在同一条轴线上。
[0011]优选地,还包括钢丝绳;所述钢丝绳一端与所述单耳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承载件连接。通过所述钢丝绳实现对栅格翼Y、Z方向的载荷施加,通过所述单耳实现对栅格翼X方向载荷的施加。
[0012]优选地,所述连杆结构包括堵块、连接板、连接件、拉板;
[0013]所述堵块贯穿布置于栅格翼的两端;
[0014]所述堵块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板通过连接连接件实现活动相连;
[0015]所述连接板与拉板通过连接件实现活动相连;
[0016]所述单耳布置于栅格翼的一端,并且单耳一端与拉板相连;
[0017]所述承载件布置于栅格翼的另一端,并且所述承载件一端与拉板连接。
[0018]优选地,所述堵块、连接板、拉板在栅格翼两端的外侧面从里到外依次布置,并通过连接件活动连接,实现堵块、所述连接板、所述拉板的相互转动。具体地,所述堵块两端均用所述连接板、连接螺栓、拉板进行连接,且连接方式及连接件之间的组合相同。
[0019]优选地,所述堵块的一端与栅格翼贴合布置,且覆盖栅格翼的栅格,实现力的传递;所述堵块的另一端贯穿于栅格翼的栅格。
[0020]所述堵块的两端开有第一螺纹孔,两端第一螺纹孔的中心线在同一条轴线上,所述轴线与堵块穿过栅格的一端中心线重合,防止施加Y和Z向载荷时出现偏心。具体地,所述堵块根据需要加载的栅格位置一端通过与栅格翼的栅格仿型设计,实现与栅格翼的贴合,且该端要比栅格翼的栅格大,通过栅格翼与堵块之间的贴合实现X方向力的传递;另一端比栅格翼的栅格小,能从栅格中穿过。
[0021]所述连接板两端开有第一通孔,中间开有第二螺纹孔,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堵块通过所述连接件活动连接,实现所述堵块与所述连接板相互转动。具体地,所述连接板两端的第一通孔比所述堵块上的第一螺纹孔的孔径大,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堵块通过所述连接件的连接并不紧固,保证所述堵块与所述连接板之间的相互转动。
[0022]优选地,所述拉板两端开有第二通孔,中间开有第三螺纹孔,所述拉板与所述连接板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实现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拉板相互转动。具体地,所述拉板两端的第二通孔比所述连接板上的第二螺纹孔的孔径大,所述拉板与所述连接板通过所述螺栓的连接并不紧固,保证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拉板之间的相互转动。
[0023]优选地,所述单耳一端通过位于栅格翼一侧面的拉板上的第三螺纹孔与所述拉板相接;所述承载件一端通过栅格翼另一侧面的第三螺纹孔与拉板连接。
[0024]优选地,所述连杆机构设置于栅格翼的4个栅格内;所述堵块设置有4件,所述连接板设置有4块,所述拉板设置有2块;所述连接板两端第一通孔之间的距离与相邻两个栅格中心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拉板两端第二通孔之间的距离与相邻两个栅格中心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堵块、所述连接板、所述拉板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到一起,组成一个可以相互转动的连杆机构,当受到所述钢丝绳上传来的Y和Z向的拉力时,所述堵块、所述连接板、所述拉板之间的位置会相互调整,保证将作用力均匀的传递到栅格翼的栅格上。
[0025]优选地,所述承载件采用承载螺栓或其他可以达到同样承载效果的构件。
[0026]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可以采用连接螺栓或其他可以达到同样连接效果的构件。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28]1、本专利技术通过优化设计构型改善试验装置的传力,并利用螺栓连接将整体连接成一个可以互相调节的连杆机构,保证栅格翼的其中4个栅格的受力均匀,以满足曲面栅格翼多方向载荷的施加需求。
[0029]2、本专利技术在保证试验高效与安全开展的同时,获得正确、充分的试验数据。依靠试验数据全面了解结构各个部位的强度变化过程,解决型号研制中的结构设计与强度考核问题。
[0030]3、本专利技术的试验装置结构简单、试验过程操作方便、模拟精确、可重复应用和多规格灵活设计。
附图说明
[0031]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32]图1为本专利技术曲面栅格翼多方向载荷加载试验装置的栅格面结构示意图;
[0033]图2为本专利技术曲面栅格翼多方向载荷加载试验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34]图3为本专利技术曲面栅格翼多方向载荷加载试验装置的另一栅格面结构示意图;
[0035]图4为本专利技术应用于曲面栅格翼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5为通过本专利技术对栅格翼施加X、Y、Z三个方向拉力示意图;
[0037]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曲面栅格翼多方向载荷加载试验装置的堵块1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
[0038]堵块1、连接板2、连接螺栓3、拉板4、单耳5、栅格翼6、承载螺栓7、钢丝绳8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曲面栅格翼多方向载荷加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杆机构、单耳(5)、承载件;所述连杆机构贯穿布置于栅格翼(6)的两端;所述单耳(5)布置于栅格翼(6)的一端,并且单耳(5)一端与所述连杆机构的一端相连,单耳(5)的另一端实现施加载荷;所述承载件布置于栅格翼(6)的另一端,并且承载件一端与连杆机构的另一端连接,承载件的另一端实现施加载荷;所述连杆机构与栅格翼(6)相贴合,将施加于单耳(5)与承载件的力通过所述连杆机构实现力不同方向的传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栅格翼多方向载荷加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结构包括堵块(1)、连接板(2)、连接件、拉板(4);所述堵块(1)贯穿布置于栅格翼(6)的两端;所述堵块(1)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板(2)通过连接件活动配合;所述连接板(2)与拉板(4)通过连接件活动配合;所述单耳(5)布置于栅格翼(6)的一端,并且单耳(5)一端与拉板(4)相连;所述承载件布置于栅格翼(6)的另一端,并且所述承载件一端与拉板(4)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面栅格翼多方向载荷加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块(1)的一端与栅格翼(6)贴合布置,且覆盖栅格翼(6)的栅格,实现力的传递;所述堵块(1)的另一端贯穿于栅格翼(6)的栅格。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面栅格翼多方向载荷加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块(1)的两端开有第一螺纹孔,两端第一螺纹孔的中心线在同一条轴线上,所述轴线与堵块(1)穿过栅格的一端中心线重合。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面栅格翼多方向载荷加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块(1)、连接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广威陈哲易果潘浚铭刘翌辉陶静雅潘智勇蒋吉贤沈俭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