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补偿回转缓冲阀、回转液压系统和汽车起重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47137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起重机回转控制领域,公开了一种负载补偿回转缓冲阀、回转液压系统和汽车起重机,负载补偿回转缓冲阀包括阀体、溢流阀和可调节流阀,阀体设有阀体进油口、阀体回油口以及连接阀体进油口与阀体回油口的第一内部缓冲流道,溢流阀设置在第一内部缓冲流道中,可调节流阀与溢流阀串联设置在第一内部缓冲流道中并位于溢流阀的下游端,可调节流阀的节流阀口的开度与溢流阀的溢流出油口的油压呈反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汽车起重机在回转时,回转机构启停产生的回转惯性矩更小,可减轻起重机剧烈晃动,保护起重机结构性破坏。在因地面不平造成的回转超速时,可提供补偿压力以抵消负负载,使回转速度只受操纵者控制,不与负载大小相关。相关。相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负载补偿回转缓冲阀、回转液压系统和汽车起重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起重机回转控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负载补偿回转缓冲阀、回转液压系统和汽车起重机。

技术介绍

[0002]汽车起重机回转机构在启停时存在巨大的回转惯性矩,如果直接用回转刹车进行制动会产生很大的冲击力,导致起重机剧烈晃动,甚至结构性破坏。如图1所示,汽车起重机在回转刹车制动工作前,先通过缓冲阀PR1和PR2以节流耗能的方式将大部分惯性矩动能消散。其中,缓冲阀结构为直动式溢流阀,存在响应慢、压力超调量较大、小开口时压力波动大等问题,且无法根据回转惯性矩的大小提供相应缓冲力。更严重的是回转过程中缓冲阀不工作,在地面不平时,回转系统无法减速,回转速度很难精确控制,甚至造成的回转超速,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的缺陷或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负载补偿回转缓冲阀、回转液压系统和汽车起重机,能够降低回转冲击,减低回转超速问题,使得回转机构在启停时有较小的回转惯性矩。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了一种负载补偿回转缓冲阀,包括:
[0005]阀体,设有阀体进油口、阀体回油口以及连接所述阀体进油口与所述阀体回油口的第一内部缓冲流道;
[0006]溢流阀,设置在所述第一内部缓冲流道中;和
[0007]可调节流阀,与所述溢流阀串联设置在所述第一内部缓冲流道中并位于所述溢流阀的下游端;
[0008]其中,所述可调节流阀的节流阀口的开度与所述溢流阀的溢流出油口的油压呈反比。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可调节流阀包括:
[0010]节流阀控制腔,连通所述溢流阀的溢流出油口;
[0011]节流阀腔,设有连通所述溢流阀的溢流出油口与所述阀体回油口的所述节流阀口;和
[0012]节流阀芯,所述节流阀芯的一端连接有伸入所述节流阀控制腔的第一控制活塞,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复位弹性件,所述节流阀芯在彼此反向作用的所述第一控制活塞与所述第一复位弹性件的合力推动下沿所述节流阀腔移动以调节所述节流阀口的开度。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阀体内还设有连接所述阀体进油口与所述阀体回油口的第二内部缓冲流道,所述第二内部缓冲流道中设有液控单向阀;
[0014]其中,所述液控单向阀包括:
[0015]单向阀控制腔,设有阀体控制油口;
[0016]单向阀腔,通过单向阀口连通所述阀体进油口;
[0017]单向阀芯,所述单向阀芯的阀口端连接有伸入所述单向阀控制腔的第二控制活塞,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复位弹性件,所述单向阀芯在彼此反向作用的所述第二控制活塞与所述第二复位弹性件的合力推动下沿所述单向阀腔移动以调节所述单向阀口的开度。
[00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节流阀控制腔、所述节流阀腔、所述单向阀腔和所述单向阀控制腔沿所述阀体内的第一方向依次分布,所述第一控制活塞、所述第一复位弹性件、所述第二复位弹性件和所述第二控制活塞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线性延伸。
[00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阀体内还包括设有所述阀体进油口的进油腔,所述进油腔沿所述第一方向介于所述单向阀腔和所述单向阀控制腔之间。
[00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复位弹性件的第一端弹性抵接所述节流阀芯,所述第二复位弹性件的第一端弹性抵接所述单向阀芯,所述第一复位弹性件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复位弹性件的第二端弹性抵接于弹性件安装座的两侧。
[00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件安装座为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的活动座体。
[00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单向阀芯的周壁设有阀芯贯通口,所述阀芯贯通口连通所述节流阀腔和所述单向阀腔。
[002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阀体进油口与所述阀体控制油口连通。
[0024]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回转液压系统,所述回转液压系统包括上述的负载补偿回转缓冲阀。
[002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回转液压系统包括:
[0026]回转液压回路,包括回转泵、与所述回转泵的第一端相连的第一工作油路以及与所述回转泵的第二端相连的第二工作油路;
[0027]梭阀,所述梭阀的第一比较端与所述第一工作油路相连且第二比较端与所述第二工作油路相连,所述梭阀的出油口端与所述负载补偿回转缓冲阀的所述阀体进油口相连。
[0028]另外,本专利技术还相应提供了一种汽车起重机,所述汽车起重机包括上述的回转液压系统。
[0029]在本专利技术的负载补偿回转缓冲阀、回转液压系统中,因惯性阻力矩等产生的脉冲压力从阀体进油口进入负载补偿回转缓冲阀的阀体内,沿第一内部缓冲流道依次打开溢流阀、可调节流阀,最后从阀体回油口流出,这样在回转液压系统中就能起到很好的旁路溢流作用,减少压力冲击,从而可降低回转冲击,减低回转超速问题。在回转机构启停时,可根据回转惯性矩的大小提供相应的节流缓冲力,将回转启停产生的冲击快速消散,具有较小的回转惯性矩,从而可对汽车起重机回转动作进行更准确地控制。
[0030]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31]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32]图1为现有的汽车起重机的回转液压系统的液压原理图;
[0033]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回转液压系统的液压原理图;
[0034]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泵送液压系统中的负载补偿回转缓冲阀的结
构原理图。
[0035]附图标记说明
[0036]1ꢀꢀꢀꢀꢀꢀꢀꢀꢀ
第一控制活塞
ꢀꢀꢀꢀꢀꢀꢀꢀꢀ2ꢀꢀꢀꢀꢀꢀꢀꢀꢀ
可调节流阀
[0037]3ꢀꢀꢀꢀꢀꢀꢀꢀꢀ
溢流阀
ꢀꢀꢀꢀꢀꢀꢀꢀꢀꢀꢀꢀꢀꢀꢀ4ꢀꢀꢀꢀꢀꢀꢀꢀꢀ
液控单向阀
[0038]5ꢀꢀꢀꢀꢀꢀꢀꢀꢀ
第二控制活塞
ꢀꢀꢀꢀꢀꢀꢀꢀꢀ6ꢀꢀꢀꢀꢀꢀꢀꢀꢀ
第一复位弹性件
[0039]7ꢀꢀꢀꢀꢀꢀꢀꢀꢀ
第二复位弹性件
ꢀꢀꢀꢀꢀꢀꢀ8ꢀꢀꢀꢀꢀꢀꢀꢀꢀ
进油腔
[0040]9ꢀꢀꢀꢀꢀꢀꢀꢀꢀ
弹性件安装座
ꢀꢀꢀꢀꢀꢀꢀꢀꢀ
10
ꢀꢀꢀꢀꢀꢀꢀꢀ
阀芯贯通口
[0041]21
ꢀꢀꢀꢀꢀꢀꢀꢀ
节流阀口
ꢀꢀꢀꢀꢀꢀꢀꢀꢀꢀꢀꢀꢀ
22
ꢀꢀꢀꢀꢀꢀꢀꢀ
节流阀控制腔
[0042]23
ꢀꢀꢀꢀꢀꢀꢀꢀ
节流阀腔
ꢀꢀꢀꢀꢀꢀꢀꢀꢀꢀꢀꢀꢀ
24
ꢀꢀꢀꢀꢀꢀꢀꢀ
节流阀芯
[0043]31
ꢀꢀꢀꢀꢀꢀꢀꢀ
溢流出油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载补偿回转缓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补偿回转缓冲阀(100)包括:阀体(101),设有阀体进油口(A0)、阀体回油口(T0)以及连接所述阀体进油口(A0)与所述阀体回油口(T0)的第一内部缓冲流道(L1);溢流阀(3),设置在所述第一内部缓冲流道(L1)中;和可调节流阀(2),与所述溢流阀(3)串联设置在所述第一内部缓冲流道(L1)中并位于所述溢流阀(3)的下游端;其中,所述可调节流阀(2)的节流阀口(21)的开度与所述溢流阀(3)的溢流出油口(31)的油压呈反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补偿回转缓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流阀(2)包括:节流阀控制腔(22),连通所述溢流阀(3)的溢流出油口(31);节流阀腔(23),设有连通所述溢流阀(3)的溢流出油口(31)与所述阀体回油口(T0)的所述节流阀口(21);和节流阀芯(24),所述节流阀芯(24)的一端连接有伸入所述节流阀控制腔(22)的第一控制活塞(1),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复位弹性件(6),所述节流阀芯(24)在彼此反向作用的所述第一控制活塞(1)与所述第一复位弹性件(6)的合力推动下沿所述节流阀腔(23)移动以调节所述节流阀口(21)的开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载补偿回转缓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01)内还设有连接所述阀体进油口(A0)与所述阀体回油口(T0)的第二内部缓冲流道(L2),所述第二内部缓冲流道(L2)中设有液控单向阀(4);其中,所述液控单向阀(4)包括:单向阀控制腔(41),设有阀体控制油口(X);单向阀腔(42),通过单向阀口(43)连通所述阀体进油口(A0);单向阀芯(44),所述单向阀芯(44)的阀口端连接有伸入所述单向阀控制腔(41)的第二控制活塞(5),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复位弹性件(7),所述单向阀芯(44)在彼此反向作用的所述第二控制活塞(5)与所述第二复位弹性件(7)的合力推动下沿所述单向阀腔(42)移动以调节所述单向阀口(43)的开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载补偿回转缓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阀控制腔(2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劼人李昭辉邹雄钱志鹏张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