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德州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内饰用无纺布复合材料的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7080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有一种汽车内饰用无纺布复合材料的加工工艺,该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汽车内饰用无纺布复合材料底层通过薄膜撒粉复合机,在汽车内饰用无纺布复合材料底层上均匀撒上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粉末颗粒,制得生物质基复合材料;撒上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粉末颗粒的汽车内饰用无纺布复合材料底层进入烘房;该汽车内饰用无纺布复合材料的加工工艺,利用汽车内饰用无纺布复合材料底层通过薄膜撒粉复合机,在汽车内饰用无纺布复合材料底层上均匀撒上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粉末颗粒,制得生物质基复合材料,可以使得无纺布复合材料的防腐蚀性显著提升。性显著提升。性显著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内饰用无纺布复合材料的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纺布复合材料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汽车内饰用无纺布复合材料的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复合无纺布是新型材料可称为:有朴针棉,采用针刺棉+PP无纺布10g左右复合一起,具有吸水、保温隔热、过滤等效果,可用于蔬菜保鲜、过滤袋、于医疗、卫生工业以及汽车工业等领域。
[0003]对无纺布进行各种特殊的处理,以满足客户对无纺布的各种特殊性能的要求。处理后的无纺布具有抗酒精、抗血、抗油功能,主要应用于医用手术衣、手术铺单。抗静电处理:抗静电无纺布主要应用于对静电有特殊环境要求的防护用品的材料。吸水处理:吸水无纺布主要应用于医疗耗材的生产,如手术洞巾,手术垫单等;阻燃处理:阻燃无纺布广泛应用于家具产品和航空用品;抗菌防臭和光触媒效果处理:此类无纺布主要应用于家居用品的领域;抗紫外线处理:抗紫外线,抗老化无纺布主要应用于农业覆盖布,汽车罩等面料,要求有防晒,抗老化作用的场合;芳香剂处理:香味无纺布应用于卫生用品(有薄荷味、柠檬味、薰衣草味等)。
[0004]而目前汽车内饰用无纺布复合材料的加工时,产物利用率偏低,且无纺布复合材料防腐性能较差,基于此,专利技术一种汽车内饰用无纺布复合材料的加工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汽车内饰用无纺布复合材料的加工工艺,该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将汽车内饰用无纺布复合材料底层通过薄膜撒粉复合机,在汽车内饰用无纺布复合材料底层上均匀撒上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粉末颗粒,制得生物质基复合材料;
[0007]S2、撒上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粉末颗粒的汽车内饰用无纺布复合材料底层进入烘房;
[0008]S3、由烘房出布口输出的汽车内饰用无纺布复合材料底层与无纺布面层在冷却压辊上复合,得到复合无纺布,复合无纺布由输送辊输出后裁剪、收卷后得到汽车内饰用无纺布复合材料。
[0009]优选的,汽车内饰用无纺布复合材料底层的车速为1.5

2.8m/min,过滤性的机械分离设备的振动幅度为3

6mm,过滤性的机械分离设备的网眼孔目数为10

26目。
[0010]优选的,所述烘房内的温度为160

195℃,烘房内的温度由进布方向至出布方向分为三个加热区、温度逐渐升高,烘房上部电热石英管与汽车内饰用无纺布复合材料底层之间的距离为65

85mm。
[0011]优选的,所述乙烯的化学式为C2H4,分子量为28.06,是由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
组成的化合物,两个碳原子之间以碳碳双键连接,乙烯由蛋氨酸在供氧充足的条件下转化而成的。
[0012]优选的,所述乙烯有4个氢原子的约束,碳原子之间以双键连接,所有6个原子组成的乙烯是共面,H

C

C角是121.3
°
,H

C

H角是117.4
°
,接近120
°
,为理想sp2混成轨域。
[0013]优选的,所述热塑性树脂选用PE

聚乙烯、PP

聚丙烯、PVC

聚氯乙烯、PS

聚苯乙烯、PA

聚酰胺、POM

聚甲醛、PC

聚碳酸酯、聚苯醚、聚砜、橡胶中的任意一种。
[0014]优选的,所述生物质基复合材料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步骤一、将多糖类生物高分子与水按质量比1:50混合,并向多糖类生物高分子与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多糖类生物高分子质量3倍的正硅酸乙酯和多糖类生物高分子质量8倍的无水乙醇;
[0016]步骤二、将步骤一所得物质与硅烷偶联剂KH

550按质量比12:1混合,并向步骤一所得物质与硅烷偶联剂KH

550的混合物中加入硅烷偶联剂KH

550质量3倍的水,于温度为45℃,转速为26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2h后,得预改性多糖类生物高分子混合物,将预改性多糖类生物高分子混合物经挤出机挤入质量分数为2%的氯化钙溶液中,静置3.2h后,过滤,干燥,得改性多糖类生物高分子;
[0017]步骤三、将聚乳酸与环氧大豆油按质量比2:1混合,并向聚乳酸与环氧大豆油的混合物中加入聚乳酸质量0.2倍的氯化锌,搅拌混合;
[0018]步骤四、将氧化淀粉加入烧杯中,并向烧杯中加入氧化淀粉质量0.6倍的步骤二得物质和氧化淀粉质量8倍的水,于温度为60℃,转速为300r/min的条件下向搅拌反应3h后,过滤,干燥;
[0019]步骤五、将步骤三所得物质与步骤四所得物质按质量比1.0:1.8混合,于密闭条件下混炼,造粒,对所得物质进行指标分析,所述还原剂为硼氢化钠。
[0020]优选的,步骤一中于温度为35℃,转速为32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32min后,再向多糖类生物高分子与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多糖类生物高分子质量20倍的氨水,于温度为55℃,转速为35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3h后,真空脱泡。
[0021]优选的,于温度为30℃,转速为35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1h,调节烧杯中物料的pH至10.0,继续于温度为60℃,转速为3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3h后,再向烧杯中加入氧化淀粉质量0.2倍的还原剂。
[0022]有益效果:该汽车内饰用无纺布复合材料的加工工艺,利用汽车内饰用无纺布复合材料底层通过薄膜撒粉复合机,在汽车内饰用无纺布复合材料底层上均匀撒上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粉末颗粒,制得生物质基复合材料,可以使得无纺布复合材料的防腐蚀性显著提升。
附图说明
[0023]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汽车内饰用无纺布复合材料的加工工艺的无纺布复合材料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
[002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图中不同种类的剖面线不是按照国标进行标注的,也不对元件的材料进行要求,是对图中元件的剖视图进行区分。
[0027]请参阅图1,一种汽车内饰用无纺布复合材料的加工工艺,该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8]S1、将汽车内饰用无纺布复合材料底层通过薄膜撒粉复合机,在汽车内饰用无纺布复合材料底层上均匀撒上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粉末颗粒,制得生物质基复合材料;
[0029]S2、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内饰用无纺布复合材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汽车内饰用无纺布复合材料底层通过薄膜撒粉复合机,在汽车内饰用无纺布复合材料底层上均匀撒上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粉末颗粒,制得生物质基复合材料;S2、撒上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粉末颗粒的汽车内饰用无纺布复合材料底层进入烘房;S3、由烘房出布口输出的汽车内饰用无纺布复合材料底层与无纺布面层在冷却压辊上复合,得到复合无纺布,复合无纺布由输送辊输出后裁剪、收卷后得到汽车内饰用无纺布复合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用无纺布复合材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汽车内饰用无纺布复合材料底层的车速为1.5

2.8m/min,过滤性的机械分离设备的振动幅度为3

6mm,过滤性的机械分离设备的网眼孔目数为10

26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用无纺布复合材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房内的温度为160

195℃,烘房内的温度由进布方向至出布方向分为三个加热区、温度逐渐升高,烘房上部电热石英管与汽车内饰用无纺布复合材料底层之间的距离为65

8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用无纺布复合材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的化学式为C2H4,分子量为28.06,是由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的化合物,两个碳原子之间以碳碳双键连接,乙烯由蛋氨酸在供氧充足的条件下转化而成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用无纺布复合材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有4个氢原子的约束,碳原子之间以双键连接,所有6个原子组成的乙烯是共面,H

C

C角是121.3
°
,H

C

H角是117.4
°
,接近120
°
,为理想sp2混成轨域。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用无纺布复合材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树脂选用PE

聚乙烯、PP

聚丙烯、PVC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赛郭小敏王伟董硕陈梦怡王友旺陶雯昕张安慧
申请(专利权)人:德州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