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曝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46693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曝气系统,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包括曝气盘、曝气池和沉淀池,所述曝气池由箱体和箱体底部的椎体组成,所述箱体与椎体内部相互连通;所述沉淀池上端与所述箱体上端连通,所述沉淀池下端与所述椎体连通;所述曝气盘设于椎体的每个内侧面上,所述锥体下端接有污水进水管和第一排泥管;所述曝气盘上设有与曝气池外部相通的气体管道,气体管道上连通有用于输入二氧化碳的鼓风装置;所述沉淀池上端设有清水出水管,且底部设有第二排泥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时,具有能增大污泥曝气接触面积、提高曝气效果、降低碱性污水处理成本、高效监管的优点和有益效果。高效监管的优点和有益效果。高效监管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曝气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曝气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环境保护事业的不断发展,曝气系统已成为污水处理装置中不可缺少的系统之一,对污水处理装置中曝气系统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曝气系统是通过曝气设备搅动污水加快空气中的氧气转移到污水中的速度,进而提高污水中氧气的含量,氧化、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工业生产中制造的碱性污水是有害污水,如果直接排入排水管或水体,会使管道及地下构筑物遭到破坏,污染水体。
[0003]在现有技术中,在处理碱性污水时,常用的方法有拌合站配合有机酸和溶气释放器配合弱酸两种碱性污水水质调节方式,这两种方式存在难以同时兼顾水质调节时间和成本控制的问题。同时现有的曝气器以在曝气池底部平放为主,存在对污水的曝气处理作用效果不均,导致曝气效率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在于改善使用曝气装置对碱性污水的处理效果,提供一种污水处理曝气系统,解决现有技术对碱性污水水质调节时间较长和成本偏高的问题。
[0005]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污水处理曝气系统,包括曝气盘、曝气池和沉淀池,所述曝气池由箱体和箱体底部的椎体组成,所述箱体与椎体内部相互连通;所述沉淀池上端与所述箱体上端连通,所述沉淀池下端与所述椎体连通;所述曝气盘设于椎体的每个内侧面上,所述锥体下端接有污水进水管和第一排泥管;所述曝气盘上设有与曝气池外部相通的气体管道,气体管道上连通有用于输入二氧化碳的鼓风装置;所述沉淀池上端设有清水出水管,且底部设有第二排泥管。
[0007]具体地,曝气池上端连通至沉淀池上端,该连通区域为导流区;沉淀池下端连通至曝气池下端,该连通区域为回流区,所述连接形式为完全混合曝气形式,所述多组曝气器的曝气方式为鼓风曝气。第一排泥管和第二排泥管用于将长时间反应后的多余沉积污泥排出,清水出水管用于排出沉淀池内沉淀分离后的上层清液。用于通过椎体下端顶点处的污水进水管,将污水排入到曝气池中。启动鼓风装置,将二氧化碳沿着气体管道排入到曝气盘中,借助曝气盘将二氧化碳分散为气泡后混合到水中,分别生成弱酸碳酸和以金属离子与碳酸根的反应结合生成的碱式碳酸盐沉淀物,以满足弱酸中和的酸性条件需要;在曝气过程中对污水进行搅拌,使活性污泥在曝气池内处于悬浮状态,使得弱酸与污水充分接触。所述沉淀池与曝气池以完全混合曝气形式连接,即曝气池中经过曝气处理后的处理水经由导流后流入到沉淀池中,利用重力将悬浮杂质颗粒向下沉淀,经过沉淀后的清水从沉淀池上端排出,剩余含有污泥和沉淀物的污水回流至曝气池内。根据污泥的堆积周期,定期将曝气系统中的排泥管导通,排泥管用于排出额外堆积的杂质颗粒和沉淀物,排泥结束后通过排
泥管自带的横管阀门将排泥管封闭等待下一次排放。曝气池内原本残留的沉淀物、已多次反应后微生物活性减弱的污泥以及从沉淀池中回流的杂质颗粒与沉淀物,可在每隔一段工作时间后,在外部将排泥管口处的排泥阀打开,借助曝气池内水的静压力,从第一排泥管中排出;沉淀池内多出的杂质污泥和沉淀物,从沉淀池下端的第二排泥管中排出。由于本方案中与金属离子进行结合的是碳酸根离子,需要将中和反应生成的难溶于水的碱式碳酸盐以沉淀物的形式与水分离,因此本技术以处理主要包含有钡、钙、锰、锌、亚铁及银离子等的碱性污水为主。所述沉淀物的颜色以白色为主,少部分情况存在有淡红色和黄色。
[0008]进一步地,还包括水压传感器、导流管及回流管,所述沉淀池上端通过导流管与箱体上端连通,所述沉淀池下端通过回流管与椎体连通;所述导流管、回流管、第一排泥管以及第二排泥管上均设置所述水压传感器。通过水压传感器上显示的压力值来判断,在当前状态下,所述导流管、回流管及两条排泥管的水流速度是否正常。当导流管水压过高,或是回流管里的水压过低,以及当排泥管因疑似出现堵塞导致管道水压降低时,使用者能够通过水压传感器尽早地发现系统运转情况,以便及时在外部调整污水进水管的进水量,避免污水进水量过高超过曝气池和沉淀池的承载负荷,导致清水出水管的水质变差。
[0009]进一步地,所述箱体顶部设有开口;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设于箱体顶端,所述盖板可完成箱体顶端的开启与关闭。由于弱酸与碱性污水的中和反应无额外气体生成,即箱体顶部无论是封闭还是开放状态,均不会影响处理碱性污水的中和反应本身。因此可在所述箱体顶端开口处设置盖板,打开盖板时可用于观察箱体内的中和反应情况,盖板保持关闭时可减少污水中的微生物扩散到空气中。
[0010]进一步地,所述沉淀池下表面设为斜面,所述第二排泥管接于沉淀池斜面的底部;所述回流管设于第二排泥管上方。将所述沉淀池的底面设为斜面且下端朝向曝气池,借助重力作用可大幅度将沉淀池底部的杂质颗粒和沉淀物引向排泥管。将所述回流管设于第二排泥管的上方,有助于将含有较多杂质颗粒及沉淀物的污水先行排出,避免微生物活性减弱的杂质污泥和中和反应沉淀物在沉淀池内过多地堆积。
[0011]进一步地,还包括水流量计,所述水流量计设于污水进水管及清水出水管上。所述水流量计用于测量水流的当前流速以及水流总量,即测量已处理的污水总量及已沉淀分离后的清水总量。同时通过测定的水流流速,可在刻度标尺上设置污水进水管与清水出水管在正常工作时的水流速度参考值,用于在曝气系统中因异常情况导致系统暂停工作后,根据所述水流速度参考值可以快速恢复正常工作的流速,同时结合清水出水管在恢复之后的水流速与参考值的差值大小,可判断曝气系统是否已正常恢复。
[0012]进一步地,所述回流管为倾斜状设置,所述回流管的上端连接于沉淀池下部,其下端连接于椎体上。即所述回流管呈倾斜状,可有效避免回流的污泥在回流管处堆积。
[001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4]1、本方案中曝气器的曝气方向为自下而上,该曝气方向从曝气池下端的椎体四个侧壁分别朝向曝气池上端的四个侧壁,使得四个曝气盘能够同时对曝气池中同一区域的污水进行曝气工作,具有增大污泥曝气接触面积、提高曝气效果的优点;
[0015]2、本方案使用多组曝气器与二氧化碳配合的方式,在对碱性污水具有良好的酸碱中和处理效果的前提下,还能够大幅控制碱性污水处理成本;
[0016]3、本方案在使用完全混合式曝气的基础上增设了对导流、回流、排泥以及进水出
水等各管路的水流大小情况的监测,在对各个管路的监管上具有更高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为本技术正视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
[0020]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0021]1‑
曝气盘,2

箱体,21

椎体,22

盖板,3

导流管,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曝气系统,包括曝气盘(1)、曝气池和沉淀池(6),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池由箱体(2)和箱体底部的椎体(21)组成,所述箱体(2)与椎体(21)内部相互连通;所述沉淀池(6)上端与所述箱体(2)上端连通,所述沉淀池(6)下端与所述椎体(21)连通;所述曝气盘(1)设于椎体(21)的每个内侧面上,所述椎体(21)下端接有污水进水管(7)和第一排泥管(71);所述曝气盘(1)上设有与曝气池外部相通的气体管道,气体管道上连通有用于输入二氧化碳的鼓风装置(5);所述沉淀池(6)上端设有清水出水管(61),且底部设有第二排泥管(7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曝气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压传感器(9)、导流管(3)及回流管(4),所述沉淀池(6)上端通过导流管(3)与箱体(2)上端连通,所述沉淀池(6)下端通过回流管(4)与椎体(21)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朝红沈涛罗伟雷晓莉陈光磊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